2013年07月08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一周热点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扩至六省市

  自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闸口开启之后,自行发债试点省市在2013年再次扩围。根据财政部4日发布的《2013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在首批试点的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之外,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和山东省在2013年也加入到自行发债试点的行列中。至此,我国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已扩至6个省市。

  业内专家表示,虽然发债额度和规模占地方财政收入比例不是很高,但推进自行发债试点对改革和完善目前财政体制和发展债券市场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要彻底解决正在扩张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亟须探索一整套完善、透明的地方发债制度和规则,替代不够规范的地方融资平台负债。

  (张莫 赵东东)

  

  国内多地启动

  水价调整方案

  

  近期,国内多地启动水价调整方案。计划上调或已经上调的包括上海、武汉、遵义和芜湖等多个城市。水价上调固然是趋势,但如何在涨价中尽量减轻居民负担,需要更合理的政策设计。

  6月底,上海举行居民用户水价调整听证会。听证会提供的两套调价方案,涨幅均达到30%。

  事实上,水价的上调这两年频频发生。去年有长沙、广州等,今年有上海、武汉等城市。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表示,水价和电价、油价等不同,后两者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统一调控,而水价由地方自行决定。全国多个地级市,调价步伐不可能一致,难免给人涨价“此起彼伏”的印象。

  此外,从国外经验看,水价调整的周期为3到5年。我国上一轮水价调整期是在2009年—2010年,以此推算,目前调价比较集中是正常现象。

  (何欣荣 叶锋)

  

  收入分配“提低”进程加速

  

  7月1日起,江苏、四川和辽宁这三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至此,2013年以来,全国已有18个省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

  大幅提高劳动者收入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收入分配改革的需要。根据《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低、扩中、控高”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则和主线。 舆论普遍认为,“提低”难度较小,而“控高”难度较大,所以目前的一系列措施着力点更多是在“提低”和“扩中”。

  首创证券研发部副总经理王剑辉认为,目前我国80%的工薪阶层上缴了占税收总额60%的税收,这是不合理的,要充分发挥税收在二次分配中的调节作用,逐步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未来在税收设计上更应该向财产性收入倾斜,避免造成富人交的税相对较少,穷人交的税相对较多,加剧了贫富的分化。

  (郑文)

  

  中央财政拨168亿

  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

  

  据财政部网站3日消息,2013年中央对地方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总规模为168亿元,比上年增长5%。

  转移支付资金主要按照资源枯竭类型、非农业人口、所在省的财力状况、该城市的财政困难程度等客观因素进行公式化分配。据悉,享受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较多的地区分别是:黑龙江20.4亿元、辽宁16.4亿元、吉林15.27亿元。接受补助的地方政府可统筹安排此项资金,重点用于生态环境治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领域。

  为了帮助资源枯竭型城市化解历史包袱、加快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2007年,中央财政设立了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经国务院批准,阜新、辽源、伊春、石嘴山、抚顺、乌海、钟祥、万山区、井陉矿区等69个城市(县、市辖区)分三批陆续纳入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范围。

  (新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