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8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齿德优隆”牌匾
证明琉球国是中国明清两朝的藩属国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特约记者 李书忠

  6月25日上午,记者到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采访该院董事长、院长王力一,刚进王董事长办公室,他就安排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陈玉栋带我到院内的华夏匾额博物馆,欣赏一块名为“齿德优隆”的牌匾。

  进入展览厅后,记者看到,正对着门口一块古老的匾额上,书写着“齿德优隆”四个行楷浮金大字,上款书“觐光尊世叔老先生德配世婶张老安人六十双寿”,印章为“辛亥冬月”,下款书“钦命御封琉球国王后授广东省琼州府知府加一级年家眷侄林鸿年拜赠”,印章为“丙申状元”。“齿德优隆”意指德高望重,根据匾额内容得知,其为林鸿年为长辈祝寿所题。

  林鸿年(1804—1886),字勿村,侯官(今福州)人。道光十六年(1836年),林鸿年状元及第,“始得大魁”,授翰林院修撰。道光十八年(1838年),林鸿年奉旨为册封琉球国王正使,代表清廷前往琉球国册封新王。

  陈玉栋主任告诉记者,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的《顺风相送》,不仅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现存最早记录中国官船在钓鱼岛海域活动的文献,而且书中有《福建往琉球》条目,详细记载了由福建通往琉球的航线。

  陈玉栋说,琉球国是明、清王朝的藩属国,一直使用明朝和清朝的年号,奉行明清正朔,国王需要得到明、清王朝皇帝的册封。“根据史料记载,自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杨载出使琉球,诏告即位建元,并册封察度琉球王,到1879年清光绪年间日本吞并琉球为止,其间500余年,中国明清两代朝廷先后24次向琉球王国派遣册封使,留下了数量众多的《使琉球录》。”陈玉栋介绍说,该匾额的题写者林鸿年“御封琉球国王”,正是其中的一位。

  1879年,原为清王朝藩属国的琉球国王室被强行迁移到了日本东京,琉球国被废除藩政改为由日本政府直辖的冲绳县。陈玉东主任说,琉球国王曾受中国明清皇帝册封有史可依,“御封琉球国王”的匾额可以作为实物佐证。

  该院博物馆管理人员告诉记者,“齿德优隆”匾额最初被发现于广东,后被博物馆收藏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