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成成 成都报道
网络终端陆续步入汽车领域,各种车载系统的研发与升级、多媒体终端在汽车内广泛应用,颠覆了传统的开车习惯。把手机放在汽车上,就能通过语音方式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或者发出操作指令等,这种集网络、娱乐等于一体的智能方式普及之后,汽车将不再只是汽车。
另外,无人驾驶系统的研发、自动泊车系统的应用为汽车驾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在IT不断进军汽车领域的同时,信息安全却成为大家堪忧的话题,在信息进一步共享的条件下,如何保证驾驶人的人身安全、防止另类代价亦值得谨慎深思。
车联网大时代逼近
车联网如今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那么何谓车联网呢?车联网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通过GPS、RFID、传感器、摄像头图像处理等装置,车辆可以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通过互联网技术,所有的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从而计算出不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在行车途中,进行即时监控、视频会议、移动办公、多媒体娱乐等一系列高速上网活动,这是车联网的优越之处,也是其备受亲睐的主要因素。
移动物联网在汽车上的应用历史不算短,早在2009年,凯美瑞汽车就与中国电信、因特尔联合推出一款天翼至尊掌控版轿车。这款车通过智能导航可以知悉路况信息;通过车载电脑可以看电影、上网、炒股等等娱乐活动;而通过远程红外感应器可以将公司内的信息及时传到车载电脑上,在路上也能工作,与员工视频沟通。这是车联网的前期发展,而今车联网领域已在逐渐被填充。
移动物联网逐渐深入汽车行业,车联网已然成为汽车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了解,在车联网不断成熟、互联网全面贯穿人们生活的背景之下,各大科技公司、IT企业陆续涉足汽车行业,而汽车企业也在逐渐向科技靠拢,纷纷抓住移动物联网、互联网深入汽车行业的发展契机,研发车载系统、多媒体终端等成为炙手可热的项目。
6月,GSMA与市场研究公司SBD联合发布《车联网预测:未来5年内,全球车联网市场将增3倍》的报告。指出广阔的市场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在车联网发展的大趋势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其中。移动通讯商、互联网巨头以及相关企业在汽车智能化趋势下都开始紧抓此发展机遇。
6月27日,在上海举办的“2013年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上,中国电信以“光聚智城,慧达天下”为主题,展示了包括车联网在内的多项创新成果,完美地展现其他智慧城市等信息化建设中的领军形象。而这也明显表现出中国电信深入车联网的决心和力度。
据悉,中国电信已经研发出的行易通、智能后视镜、智能120救护车、管油宝等智能解决方案对智慧民生有一定的效用,为其在车联网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多方路径。
而在之前于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2013中国车联网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上,中国移动公司旗下中移动物联网有限公司就曾携带其最新的车联网产品与技术出席。其车联网前装产品TSP平台、后装产品“行车卫士”以及针对私家车主、4S店的OBD产品等先进产品和技术都得到相应展示,也表明其对车联网领域的严格布阵。
此前有消息称,联通亦开始逐步涉足车联网,青岛联通已与中网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签订了基于3G的车联网项目合作协议。据了解,当用户在行车过程中需要导航服务时,通过气定制的相关产品,借助联通WCDMA无线网络定向链接到服务商的服务平台和呼叫中心,以此实现一对一服务模式,在车联网时代带来新一代的智能生活体验。
此外,许多互联网科技巨头公司也开始对车联网严阵以待。苹果于6月发布了新产品IOS7车载系统,这是一款集导航、电话、音乐、智能语音控制、收发信息等于一体的强大车载中枢系统,一发布,便引来不少目光瞩目。其IOS in the car的计划已经得到包括法拉利、奔驰、雪佛兰等12家车企的支持,并表示具体车型将于2014年面世。可见车联网这块大蛋糕的诱惑力之强。
苹果公司强大的竞争对手Google也致力于此,多项领先技术让其在汽车互联网、物联网中处于优势地位,例如Google3D地图、谷歌数据采集技术等。据悉,Google已于近日以13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在线地图公司Waze。有消息称,Google希望通过这些具有优势地位的软件通过车载设备进一步移植到汽车里,为其争夺汽车互联网领先地位打下基础。
上月,深圳中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获得车载UMTS模块MF206的规模订单。据了解,中兴物联推出的MF206车载3G模块,将满足汽车工业特定的质量要求,开创汽车电子LGA贴片封装结构规模商用先河,并满足了车载行业的抗震性和防静电的要求,对智能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钛马信息网络公司将微信应用与汽车导航系统相结合,颠覆了传统车载导航模式的应用,其更加简单易操作,具体的方式为:目标通过微信“我的位置”功能,将其所在位置发送给驾驶者,或者由目标通过钛马公共微信搜索地理位置,将该位置发送给驾驶者,车载导航设备将自动获取位置并开始导航,是驾驶者顺利抵达目标所在位置,从而达到牵引式的精准导航效果。这一创新型的导航系统的应用,跨网融合,简化了传统导航的操作方式。
各大公司纷纷进入车联网领域,扩展其在新领域的新技术,这是汽车发展趋势所致,在新的发展环境下顺应现状并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各个公司的共同之处。值得注意的是,此改变涉及到的不仅是科技公司、互联网巨头、移动通讯,许多车企也不甘落后,亦把前进的步伐转向此领域。
福特公司在近段时间以来,一直往科技公司的领域靠拢,6月26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二节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上就意外出现福特的身影。福特是此次展会中出现的唯一汽车厂商,并发布了新一代的SYNCApplink功能,同时表示将“开发者项目”引进中国。
可以看到,福特公司一直致力于开发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和车辆之间的整合体验,并收到了相当的成果。据了解,福特早在2007年就推出了SYNCA系统,并在此后多次涉足科技领域,有意把自身打造成为科技公司。而此次在中国推出的新一代福特SYNCApplink系统,将更有力地实现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与搭载Applink的车辆之间更好的互联。
据福特公司亚特产品研发副总裁葛皓华表示,福特明年将把9款已搭载SYNC系统的国产车型升级为SYNCApplink系统,升级之后,车主可以在所驾驶的车辆上自由地利用包括语音、按键在内的交互系统使用开放着程序。这无疑会对现有的车联网市场形成有力的冲击。
车联网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一个趋势,其从提出至今,已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此后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这是一个极富机遇的领域,与此相关的各个行业都不忍割舍这块巨大馅饼,纷纷摩拳擦掌以期在其中赢得一片天空。而这也将促进车联网领域得到更饱满、更快速地发展。
车联网时代下自主品牌的机遇
车联网的发展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这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车联网已经被提出很长时间,其发展却一直较为缓慢。而今,在各大公司纷纷涉足其中的背景之下,业内人士表示,车联网的发展将会有所突破,不管是在速度上还是在规模上。
在车联网发展的大时代之下,国内自主品牌也将迎来发展机遇,如何把握这个机遇,如何在这个机遇中崭露头角,成为国内车企品牌思考的关键。
可以肯定的是,车联网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美好的,未来一段时间里,车联网在全国乃至全球汽车领域的普及实属必然,现在值得考虑的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如今的汽车已经不再仅仅只是一种纯粹的交通工具了,其与互联网、物联网的结合已经开始,科技的体现、娱乐的利用等方面都将与其息息相关。
苹果、谷歌、通用等各个大公司都开始不遗余力地进军车联网,各自抢占车联网平台的一角。与此同时,国内的不管是车企还是科技技术公司也需要在此领域主动出击、主动合作,实现地位与利益的双重收获。
国产汽车品牌在技术能力上有限,在创新方面也处于弱势,这是不可忽视的方面。然而,你弱,并不意味着就不应该去尝试。在车联网还未完全普及的情况下,当今是涉入其中的最好时机,一旦错过,后悔亦无用。
在国内没有具有优势的车载系统出现的时候,与国外优秀系统合作是最好的选择。例如苹果、谷歌、通用等开发的系统,都是极具优势的。
除此之外,国内科技企业也需要研发创新型的各项车联网技术产品。不可否认,这方面的企业比国产车企做得稍微好一些。可以看到,已经有不少国内企业开始研发车联网相关技术产品,拥有较好的核心技术。
比如,深圳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月15日发表公告,正式表明进军车联网行业,并称公司“基于车联网应用的超高频RFID标签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已被深圳发改委列入高技术产业扶持计划。远望谷已把车联网定位为重点开阔的市场之一,其将从掌握芯片技术入手,打造在车联网领域芯片-标签-读写器-解决方案的完整链条。
车联网时代下的汽车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这个空间还未饱和的阶段里,进入其中将是较好的选择。在国际品牌企业纷纷入住的时候,国内企业不应望而生畏,毕竟机会是要靠自己去把握的。国产品牌需要做的是,主动出击,积极参与,谨慎布局,创造核心技术,在车联网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移动终端与汽车互通
地铁、公交、街道上的低头族数量增长愈发的快,社会的现实状况就是,人们需要时刻用手机或其他上网工具来与社会接轨,消磨时间,满足日渐空虚和无聊的心灵。此境之下,开车族也不例外,大多汽车驾驶员倾向于在行车途中能有多项娱乐,避免开车时的无聊。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的听歌、电台早已不能满足需求。上网娱乐、办公、收发各类信息等等需求不断增长,随着电脑手机应用程序的不断更新,汽车内的程序也不可避免有同样的发展期待。
此前,在新浪微博兴盛之时,福特公司便与新浪微博一同开发完成了福特车载微博APP,这一应用程序可以让驾驶者一边开车一边听取微博内容,而微博的各项操作均可在方向盘上完成,十分便利。
移动终端在汽车上的应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渐趋便利和多样化。一开始,移动终端与汽车的联系是用USB连接,由此可以听音乐等。而今,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只需要把手机置于汽车内一定位置,便可通过蓝牙获取手机内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操作和控制。
有消息称,东风隆纳智捷5将推出一款车型,将直接在车上配备一款HTC手机,与仪表台配备的9英寸平板显示器相连接,如此便可直接利用手机对汽车进行操控。
手机终端与汽车的互通是现在许多车企都比较热衷的项目,这也是汽车发展的趋势。手机远程遥控汽车越来越多地被人提及,可以在车外随时对自己的汽车进行操作,这是极为方便的。很多车载系统把眼光投放于此,开发与手机共通的优势技术,可以看到,如今许多汽车都宣布自己正在开发或者将要推出含有此项技术的车型。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移动终端都可以实现互通,从而有效便捷地进行信息的转换和收发。手机与汽车、播放器与汽车,还有各种多媒体也能在汽车内体现,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丰富、填充了汽车的各项服务和娱乐项目。
网络时代加速汽车智能化
智能化这三个字早已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汽车领域,智能化亦被频繁提及。汽车智能化是汽车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方向,而新技术也在不断研发、问世。自动泊车系统已经开始应用,远程遥控服务、无人驾驶技术等等都是未来智能化汽车的代名词。
尤其是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对网络的依赖逐渐加深,无论何时何地,网络已经是娱乐消遣的最优选择,在驾驶汽车时亦是如此。基于此,网络时代的智能化发展速度无疑有所增加。
据悉,通用汽车公司自1996年开始应用的on star系统在不断的升级、不断的更新中,其新功能颇多。日前有消息称,凯迪拉克XTS上已经配备安吉星系统,其功能令人羡慕。汽车上面不仅配备凯迪拉克专属坐席,还有远程遥控服务体现,车主可以致电呼叫中心实现上锁或开锁的服务。除此之外,安吉星的系统不仅可以在汽车内使用,还可以安装在个人的移动终端上面,由此通过移动终端上的App控制汽车子系统,不仅可以远程读取汽车内的情况,或者实现开锁上锁的功能,也能查找汽车的地理位置等信息。
搭载在全新别克君越系列车上的别克Intellilink车载系统,已经突破了以往车载智能的界限,让汽车变得更为聪明。据了解,别克Intellilink车载系统可以识别14种不同的手势操作指令,侧方盲区警报和变道辅助的功能可以使汽车远离危险,此外,还有定速巡航系统令驾驶更轻松安全。智能化在汽车领域已经进入全面发展的时代。
自动驾驶也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新指标。此前谷歌曾表示,未来的汽车将是自动驾驶的未来。未来的自动驾驶将是什么样的呢?车与车之间保持即使通讯,并对自身状态进行实时广播,其将采取何种操作,例如变道、加速、刹车等动作时,都告知其他车辆,这样便可以减少事故量,让道路交通更为顺畅。完全的智能化,将为汽车驾驶带来极大的便利,这对于传统的驾驶方式,将是一场的巨大变革。
谷歌针对此项智能化的创新项目,多有研究,并已成为其研发的重点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谷歌自2009年开始就开始了在自动驾驶方面的研发,却并未见突破,而其收购Waze的举动将促使谷歌在无人驾驶方面打下更有力的基础。
奔驰此前在德国汉堡发布了新一代S级汽车,展示了无人驾驶技术,并预计会在未来3至5年内将无人驾驶汽车推出市场。其表示,新一代S级汽车能够在城市交通中自我引导,若在正确的形式下,车速在高速公路上可以保持在每小时120公里上。除此之外,还能自动停车,自动减速,并适时提醒司机疲劳驾驶的危险,智能化颇高,极为亮眼。
另外,据了解,比亚迪此前推出的速锐车型,称将配备遥控无人驾驶技术,基于此,在一定视觉范围内,驾驶人可在车外使用遥控钥匙实现车外直观泊车,对车辆的启动、前进、后退和转向进行操作,并控制车的行驶速度与车距等。这无疑是汽车智能化的一大进步。
而奥迪也在去年的CES展会上也推出了此项技术。各大车企都瞩目于无人驾驶技术,而无人驾驶无疑会成为今后汽车发展中的重点,智能化的自动驾驶将成为未来的驾驶趋势。
在过去几年里,汽车产业的创新90%以上都与智能化相关,汽车也正在逐渐从传统的驾驶工具向集娱乐、办公等多方面于一体的新型平台转变。在未来的发展中,智能化将会更加深入到汽车行业中。
除此之外,各类娱乐化的应用也在不断进入汽车系统,比如微博、收听网络电台、上网浏览信息、观看视频、订餐、订酒店、团购等等生活化娱乐化的应用,在追求轻松愉悦的生活的同时,在汽车里的时光也需要有轻松的氛围,这些娱乐项目则成为不可或缺。安吉星系统、苹果IOS7车载系统等都在逐步添加各类娱乐休闲应用。
而在未来,车内服务将更为广阔,更加多元化、智能化,汽车保险、维修、评估、汽车商等各类信息都将在车载系统中体现。汽车智能化无疑已经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娱乐性极强、人车交互新型模式,而在智能化角逐中的取胜者,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中也将更具话语权。
科技颠覆汽车 弊端若现
智能化、科技化不断深入汽车行业,与此同时,汽车的安全问题也成为大家担忧之处。在信息化时代,网络遍布各地,那么驾驶人的信息安全乃至人生财产安全能否保证,都是值得关注的。
科技的力量已经颠覆了汽车传统的交通工具的身份,也完全改变了以往驾驶人在车内的娱乐消遣方式。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驾驶人在汽车内也不仅仅是开车。汽车可以提供各项娱乐、工作、生活需求,而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越来越便捷、越来越透明化的需求与技术,在丰富汽车生活的同时也时有隐患显现。
智能化之后的汽车,其控制方面更加便利,可以远程操控,也可以随时随地掌控车内消息以及汽车行驶的地理位置信息。而这样的便利难免不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比如黑客。黑客教父中国鹰派联盟创始人万涛曾表示,黑客入侵智能汽车将会造成多种威胁,而威胁的可能性取决于智能汽车的控制板块控制的范围,以及系统是否具有可侵入性等。
毫无疑问,若是汽车GPS模块被黑客入侵的话,将会导致汽车驾驶路线的泄露,从而威胁汽车的安全。另外若是侵入汽车内的摄像头,则车内人的个人隐私将会被泄露。这种种信息若是被别有用心之人加以利用的话,则会对车主造成极大的威胁,甚至有可能造成生命财产安全隐患。既然其系统被入侵,那么入侵者能否利用其掌握的信息来操纵一场车祸?这些隐患想想就让人觉得担忧。
手机与汽车的连接,让汽车获取手机上的信息从而方便驾驶时的操作行为。这本身是为驾驶人员提供方便,然而这样的信息互通是否有安全保证,是否能在这个过程中保证用户手机上的信息不被泄密,这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方面。
另外,在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的现实环境中,若只是寄希望于车联网,希望运用车联网技术来改善交通环境,其效果不用多说,各种精确的数据会让车距、行车速度、转弯变道、超车等各种环节自动化,而不必非得要人来控制。对此,有汽车爱好者表示,智能化、自动化之后的汽车还会不会有开车的那种的驾驶感?还能否保留当初开车的刺激感以及纯粹的成就感?若这些感觉消失了,未来的开车便不再是开车。
“人们在车内享受互联网的各种便利,这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福特总裁艾伦·穆拉里曾公开向媒体如此表示。互联网让生活更加方便,各种信息都可在网络上搜索出来,由此,互联网上的信息安全便更值得注意。
科技带给我们的从来都是两方面的东西,有利有弊。我们在享受科技带给我们的种种好处的时候,也应警惕其弊端,尽量利用其好处而规避其不利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