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国际EAP协会中国分会在北京正式揭牌,首届中国EAP行业峰会同期举行。相关人士表示,希望通过促进EAP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帮助越来越多的员工缓解工作压力,提升职场幸福感。
EAP即“员工支持计划”,是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为员工设置的系统心理支持项目。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发展,EAP的服务模式和内容包含有舒缓工作压力、解决职业生涯困扰、婚姻家庭问题、健康生活方式、理财问题,甚至包括减肥和克服饮食紊乱等,力求全方位地帮助员工解决个人问题,提高工作效能。资料显示,目前世界500强中,有90%以上建立了EAP,而在美国有将近四分之一企业的员工享受这一服务。
首届中国EAP行业峰会大会主席、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张侃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社会问题逐渐凸显,职场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不容忽视。“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工作得更加有效率,已经是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普遍共识。我们要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只有专业性的服务才能做得好。我们认识到EAP是个很好的模式,它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获得成功,并在我国一些企业得到认可。”
国际EAP协会是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EAP专业人士会员组织,其会员遍布美、英、法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协会执行总裁约翰.梅纳德说,该协会致力于为各国会员提供有针对性的EAP服务:在自然灾害频繁的日本,EAP服务强调心理韧性和复原力;而在南非则突出艾滋病和疲劳管理,在南美则重在解决法律和财务相关问题。他表示,国际EAP协会授权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建立中国分会,正是看到EAP在中国的未来发展趋势。“EAP行业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为了不断推进EAP的发展,我们首先要做好专业协会,专业协会级别可以从国际到国家再到地方都可以去做。其次,需要不断维护好专业资质,包括遵守行业道德规范,不断分享在行业领域的最佳实践和新知识。”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EAP服务就进入了中国。2001年联想集团引入对客户服务部的EAP服务,成为中国企业开展EAP服务的第一个案例。 2012,中央国家机关心理咨询热线全面启动,成为中国最大的政府EAP项目。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工会主席吕秋菊说,当前,国家公务员也急需心理支持和压力调适,EAP需要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我们国资委宣传局2011年举办了国资委的EAP论坛,推动了很多央企、国企引入了EAP服务,包括中国的移动通讯、国家开发银行、中石油等央企的EAP服务,效果不错。EAP不仅仅能够服务企业,也能够很好的服务公务员,工会工作也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和力量。”
目前,中国约有近百家专业提供EAP服务的公司。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组织是EAP服务的潜在客户呢?国内资深EAP咨询专家赵然认为,“第一,一定要有经济实力;第二,当一个组织急于提升组织绩效或者要应对组织变革的时候,它需要EAP;还有就是形势和政治的需要;还有当一个企业有危机事件的时候;还有当企业有人文情怀的时候。这些企业将成为中国未来最佳的EAP客户。”
现在,世界上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通过EAP服务得到不同的生命体验。而这一天,离更多的中国职场员工并不遥远。
(吴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