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雪
重卡行业,历来是男人们的天下。尤其是在发动机领域,更是清一色的阳盛阴衰。中国重汽技术中心动力设计院院长李红珍却在这片男人的天下闯出了一片自己的天空,成为重卡发动机研发领域少有的女性技术领军人物。2013年,李红珍被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
李红珍1983年从武汉理工大学内燃机专业毕业至今,一直从事重型柴油发动机的设计研发与技术管理工作。在30年的基层企业工作历程中,为了民族汽车发动机产业的振兴,兢兢业业、锲而不舍,长期潜心汽车发动机技术的研发,先后负责并主持多项国家863项目与集团公司重大发动机研发项目。
练就过硬的技术研发能力
在技术研发工作中的李红珍以办事高效、决策果敢、雷厉风行、勇挑重担的工作作风著称。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汽车核心总成的发动机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以先进节能为目标的升级换代,满足中国重汽集团各类车型的配套需求以及国内外重型汽车市场需求方向,已成为研发中心的当务之急。李红珍带领技术团队勇挑重担,迎难而上。
为适应发动机环保节能、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发动机步伐,从2008年起,李红珍先后负责组织实施了两项国家863项目计划:天然气专用发动机开发与甲醇柴油双燃料重型柴油机关键技术合作研究,其中重型专用天然气发动机开发项目荣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山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济南市科技成果一等奖。
从2009年开始,根据中国重汽集团公司与德国MAN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李红珍又马不停蹄承担并负责了MC系列5升、7升、11升、13升排量的四款柴油机开发项目工作,经过三年多的辛勤工作、顽强拼搏,先后完成了技术文件图纸国产化工作、发动机国产化及零部件试制、性能、可靠性验证、整车标定等项工作,为产品批量投放市场,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同时,李红珍组织实施开展专利申报工作,近三年来完成173项技术专利申报,其中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159项。
兢兢业业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李红珍作为动力设计院院长,除了过硬的技术研发能力,技术管理工作同样占据了她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身为女性,耐心细致的特点为日常管理工作增色不少。
在具体的技术管理事务上,她始终做到事无巨细、严格要求、认真落实。作为动力院的总舵手,加班加点完成每天繁琐的日常管理事务是她工作中的常态。技术领域从每个专项研发课题的立项审核到研发讨论、部门协调直至最后评审验收,她都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全程跟踪把关,用经过自己多年学习实践养成的职业素养发现一项项技术问题,提出诸多技术提升和质量改进方案并付诸实施。
由于动力设计院工作的分散布局,李红珍的周末时间经常是在往返于济南、杭州两地的路途中度过。多领域的对外技术合作项目,更要求她既要主持好单位内部的研发项目和日常管理,又要满负荷地参与各方技术交流,协调各方关系。她在闲暇之余也是不断地工作,一有空就与技术人员讨论技术提升问题,与管理人员讨论如何更加有效地为设计人员提供一个可以发挥其创造性的软硬件环境,她思索最多的是如何不断加强完善技术管理新路子、新方法,发掘出一条卓有成效的技术开发之路。
永葆共产党员真本色
作为一名有着14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李红珍在日常技术管理中十分注重自身与单位的廉政建设,以身作则,廉洁自律,自觉接受职工、上级的监督与检查。
无论在产品试制阶段供应商考察、选定,还是在试验设备招标、采购上,她都认真依照集团公司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管理工作流程,组织做好产品研发各项工作,自觉维护企业利益。
作为一名单位行政负责人,李红珍时刻把职工的冷暖记在心头。只要获知职工有工作或者生活上的困难都会尽全力帮助,始终创造条件解决职工安心为企业工作的后顾之忧。她以率真的性格、过硬的技术研发实力以及丰富的管理经验,在职工心目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
多年艰辛的付出为李红珍赢得了事业的成功。她所领导完成的多个项目获得集团公司和省部的表彰,她本人也获得过杭州市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工作先进个人,中国重汽集团优秀共产党员、集团劳动模范、科技专家等诸多荣誉。巾帼不让须眉,在重卡发动机领域,李红珍就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解和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