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 乡镇机关公务员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农村基层干部的杰出代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范带头人,原江阴市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8日18时58分逝世,享年85岁。(3月19日《新华日报》)
曾经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中国最有名的农民”吴仁宝在2011年说过自己想要干到88岁。然而,天不遂人愿,老书记没能干到88岁就离中国乡村建设而去,没能亲眼看到中国新型城镇化将在全国开花的新时代。我们怀念吴仁宝老书记,不是说我们必须学习和复制华西模式,而是要学习和发扬老书记留给我们的华西理念,就是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共同富裕!
很多人只要提起华西村,除了羡慕华西人有钱之外,就是主张学习华西模式,想要复制华西模式。然而,实践一次又一次证明,任何一个乡村发展模式都有自身固有的特点,都必须根据自身实际走出自己特色、特有的道路。华西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范例,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一种样板,成为“中国第一村”,虽然主要在于天时地利人和共同发挥效应,但是,华西村的成功离不开其特定历史时代的偶然因素,与那个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更重要的是华西村有一位全国大多数乡村没有和难寻的“有理想、有魄力、有远见,具有真正的大智慧与大境界”的英明、勇敢的老书记吴仁宝,这是华西村成功的内因和关键所在。换言之,这些华西村特有的内在因素就决定了华西村成功模式不可复制。虽然华西村模式不能复制,但是华西村成功的经验可以学习,那就是根据村庄自身实际和特点,建立符合村民素质和村庄实际的村庄管理机制,寻找出适合村庄自身发展的道路。其实很多人批评华西村搞世袭制,吴仁宝的4个子女支配着村庄90%的资金,但是这正是华西村成功的特有道路,也只能属于华西村,正是这种模式让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发展成了“天下第一村”,而且持续几十年而不衰。事实上这么多年来,不管是吴仁宝老书记,还是华西村的继任者,都一直反对华西模式这种观点,也不主张其他村庄学习和模仿华西模式,不支持走华西村的这种世袭制道路。
实际上很多人羡慕华西村,表面上是羡慕华西村人有钱,实质上是羡慕华西村的共同富裕生活。在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今天,共同富裕无疑是绝大多数人向往的生活,即使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共同富裕理念和生活依然拥有强大魅力。事实上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是前提,脱离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要建成一个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的社会不太可能。从这个角度说,华西村目前的共同富裕生活还不能复制,但是华西村的共同富裕信念、理念可以复制,华西村共同富裕的模式可以学习!
吴仁宝老书记走了,但是他奠定的华西理念还活着,这也是老书记留给全国乡村建设者最宝贵的精神遗产,需要全国的乡村建设者发扬光大。我们有理由相信,走了一个“农民英雄”吴仁宝,全国乡村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将站起千万个像吴仁宝老书记一样的“农民英雄”,建起千万个华西村,带领中国农民走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