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16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在江湖中 企业家应该有“三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纵观一线的中国企业家,他们其实不乏孜孜以求的目标,不乏默默无闻的实干精神,也不乏在艰难困苦中奋斗的韧性,更不乏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但是企业家群体一旦成功以后,很多在事业上稍有长进之时,就变得自信满满,忘了谦虚,忘了谨慎,甚至变得傲慢和狂妄起来,开始目空一切,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只有想不到的事情,没有办不到的事情”成了他们的口头禅,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完全丧失了中国人历来特有的敬畏之心。

  古圣先贤孔子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中国人历来就是在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畏惧之心中,自觉地约束着自己的行为规范。这里的天命就是自然和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大人就是比自己有经验和有知识的领导、长辈和同事,圣人就是我们的思想先哲。说到底,“三畏”就是对正当事物和正当人的一种尊重,以及一种刻骨铭心的敬畏。心存敬畏,才能甄别什么是可为以及什么是不能为;心存敬畏,才能实现人生的终极目标;心存敬畏,才能延续激情,延续成功。

  在企业管理之中,对事物规律的把握以及对人和事物刻骨铭心的敬畏,是一个企业家必须永远保持的心智模式。敬畏之心是一个企业家保持清醒头脑,保持良知,保持不犯错误从而不会中途夭折的根。没有敬畏之心,没有对事物和人的某些敬重,也就等于这个人离失败已经很近了。

  “畏天命”就是要做到一切以事实和客观规律为依据,实事求是,不能凭空主观臆断,没有调察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企业家一定要履行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精髓,把功夫放在调查研究和亲历亲为的行动当中,只有建立在“行”上的“思”,才能思得科学、思得准确,绝不能够妄自尊大地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拍脑门办事,是企业家一定要牢记的管理理念。

  “畏大人”就是要保持谦虚的心态,尊重他人,善于学习。一个企业家首先应当向公司的长辈学习,由于长辈们在阅历和经验上比较丰富,往往能够洞察出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如能谦虚地倾听他们的意见或者建议,对企业家的成长大有裨益。同时,企业家也应该尊重员工并向员工学习,如果怀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心态,员工便是企业家身边最需要尊重的“大人”。

  “畏圣人之言”就是要求企业家应该尊重传统,向思想先哲们学习管理智慧。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古圣先贤的每一句经典话语就是一个管理哲学理念。治理一个国家远比治理一个企业要难,中国人用传统的管理哲学理念把中国治理了五千年,现在还在延续,所以,“圣人之言”中蕴藏着丰富的管理智慧,中国企业家们需要认真地向我们的古人去讨教学习,助推中国企业的发展。

  心存敬畏也是企业家践行自身责任的保证,生命的暂时绚烂与生命保持持续的活力不是一回事。许多企业家在追逐名和利以及企业的财富和规模上不择手段,肆意妄为,甚至搭上生命和自由都不惜,这都是失去了敬畏之心,从而失掉了自身责任所带来的恶果。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是驾驭成功的法宝,企业家们千万不能忘记这一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模式。

  (段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