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14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多措并举 “加筑”资本市场审计防线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经过三年探索,约谈已经成为中注协审计监管的一张“名片”,大大促进了事务所整体的执业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 钱丽莉

  

  一年一度的年报审计大幕已开启。在各家会计师事务所年报审计工作如火如荼进行之际,大华和中磊两家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的负责人分别接受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约谈,中注协就事务所承接的创业板公司年报审计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温馨提示”。

  如果说证券市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那么年报审计就是证券市场状况的“透视镜”。“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的神圣使命和职责。”中注协向来重视以年报审计为核心的行业监管及行业诚信建设,在2012年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工作部署会上,中注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毓圭要求,注册会计师行业要牢牢把握行业诚信建设这条主线,全力做好上市公司2012年年报审计工作。

  近年来,随着国家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部署,以及进一步加快资本市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步伐的要求,同时也对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保障资本市场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中注协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建设的目标,加强行业诚信建设,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措施,筑起了行业诚信的层层防线,行业诚信水平日益提升。

  2013年,是注会行业的“诚信文化建设年”。本次约谈将是中注协掀起的又一轮诚信建设的新起点。

  

  十年磨一剑保驾护航资本市场

  

  2002年,安然的财务造假丑闻引发了全球对诚信和监管的深刻反思,美国也因此出台了著名的萨班斯法案,全面加强对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的监管。同年,“中国版安然事件”——银广夏财务造假案也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社会对会计职业诚信的普遍质疑,2002年,中注协明确提出了以诚信建设为主线的行业发展思路,并将加强行业监管作为落实行业诚信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大力推进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的事前事中监督提醒,建立健全了以上市公司年报审计质量为重点的年报审计监管路径。

  2002年,中注协便以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中的“炒鱿鱼、接下家”为突破口,着力强化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日常监管。为切实增强年报审计监管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2011年起,中注协在年报披露期间持续开展主题约谈,提请事务所充分关注和及时化解重大风险。

  2004年,中注协制定了《年报监管工作规程》,标志着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监管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新阶段。2011年,在总结近年来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监管实践的基础上,发布了修订后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监管工作规程》。

  在每个年度的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工作开始前,中注协都会发布对当年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工作相关要求与任务的通知,提前警示当年年报审计工作存在的重大审计风险。

  2009年,年报审计通知要求事务所完善审计规程、质量控制制度和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质量控制。2010年,年报审计通知要求事务所强化独立性监控,坚决抵制索取回扣、压价竞争等不正当行为。2011年,针对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出现的“绿大地”财务欺诈、“胜景山河”发行后终止上市等案件,年报审计通知强调事务所要深入推进自身诚信建设,注册会计师应始终牢记使命,诚信独立,敢于揭示重大问题,如实发表审计意见。2012年,年报审计通知要求事务所建立健全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在年报审计过程中密切关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资本市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充分考虑业绩压力对被审计单位可能造成的影响,特别关注新上市公司、创业板公司及ST公司等客户的风险,提升年报审计工作质量、维护公众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中注协现已建立了行业诚信信息监控系统,将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执业及奖惩信息全面上网,供公众查询,市场选择。定期发布年报审计情况快报,年报审计期间,每周向社会公众披露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数量及类型、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原因、上市公司变更年报审计机构的情况和原因,以及审计费用等内容,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建立了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公告制度,通过媒体定期向社会通告检查内容和检查结果,提高行业检查透明度,形成市场约束机制。

  这套系统化、全过程、全公开的监管体系,使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置于阳光之下,接受社会公众的广泛监督,有效保障了年报审计质量,挤压了资本市场泡沫。在2001-2011年度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审计中,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调整利润总额4839亿元、资产总额26887亿元、应交税金996亿元。

  在加强行业监管的同时,中注协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准则国际趋同、事务所做强做大、新业务拓展和行业信息化等行业发展五大战略,行业高端人才、执业标准、服务能力、技术质量都得到显著提高,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

  

  亮剑约谈控制风险于“萌芽”中

  

  风险未动,约谈先行。约谈是中注协指导和督查事务所工作、促进诚信建设的一把“利器”,近来被创造性地运用在年报审计监管中,意在将监管工作重心前移,增强监管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每年年初,中注协都会在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期间开展约谈工作,提请事务所关注和化解重大风险。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三年探索,约谈已经成为中注协审计监管的一张“名片”,大大促进了事务所整体的执业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接受约谈后,相关事务所放弃了承接相关高风险的年报审计业务,或在接受约谈后,充分关注到相应风险,及时发现并提醒企业调整财务报表的相关数据等。被约谈事务所还积极抵制不正当低价竞争,约谈项目审计收费均高于或等于上年水平。在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审计期间,中注协分别以新承接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防范等为主题,先后约谈了3次,共11家证券所,涉及上市公司11家。2011年,中注协加大约谈工作力度,分别以频繁变更审计机构的上市公司、处在盈亏边缘的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波动的上市公司等9类公司的年报审计风险防范为主题,先后约谈10次共19家证券所,涉及上市公司20家。每次约谈的主题都经过中注协的精心设计,既包括资本市场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会以被惩戒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年审业务为对象,加大对被惩戒事务所的督促和帮扶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