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小传
曹家富:男,汉族,河南省潢川县人,潢川县政协副主席、信阳市人大常委、河南省十二届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1991年4月至今,担任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华英禽业集团董事长。在他的带领下,华英集团经过22年的不断努力与创新,企业规模实现了从“中国鸭王”、“亚洲鸭王”到“世界鸭王”的三步跨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鸭加工企业。
2013年1月21日至30日,河南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在郑州隆重召开,本报记者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华英禽业集团董事长曹家富情系食品安全,一口气提出了三项建议。会议期间,本报记者采访了曹家富董事长。
记者:曹董事长您好,华英集团作为在河南省乃至在全国都非常著名的食品企业,在这次会议上,您提出了哪些建议?
曹家富:围绕着食品安全这个中心,我一共提出了三项建议。
第一个是关于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配套措施的建议。在这次会议上,郭庚茂省长在代表省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我感觉到措施很得力,也非常符合河南的发展实际。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农业经济“产业化集群发展”,要求推进两化融合、加快产业升级。但从目前来看,并没有出台相关完善配套的措施来支撑和促进发展。作为我们河南省来讲,是中国的粮仓,又是国人的厨房。涌现出了像华英、双汇、雏鹰等一批大型知名企业,也还有一批中小企业。从目前产业发展来看,我们在规模、技术、效益、品牌等方面与国内外知名品牌相比,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此,我建议为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的发展,政府能够出台更加具体的相关配套政策,比如在金融保障、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技改工程、项目建设、专业合作等方面,加大对产业集群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断提升企业发展实力,壮大产业集群规模,以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第二个是关于建立县级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的建议。2012年,国家农业部以12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的通知》,指出从事动物养殖、屠宰加工的单位和个人是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的第一责任人。内容涉及农业、畜牧、卫生监管、财政、公安等多个部门,从现状来看,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各县都建设有统一的、标准化的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处理站,但并没有集中的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若病死畜禽及废弃物不经无害化处理或任意处置,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引发卫生安全事件,还可能引发动物疫情,危及企业乃至行业的生产安全。但如果由企业来承担,不仅投资大,而且日常管理难度也大。从2010年到现在,我省就有部分地区因为病死畜禽及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方式方法不当,被媒体放大曝光,引起消费恐慌。大企业虽然没有出现问题,但却成了此类问题的替罪羊。为此,我建议政府能够像各地建设污水处理站、垃圾处理站那样,在各畜禽养殖集中大县建立县级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统一标准,出台配套的政策及措施,加大对当地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彻底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以保护畜禽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第三个是关于建立标准化养殖基地、解决食品源头安全的建议。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食品安全已成为重要议题。作为我们河南是粮食大省,又是畜禽养殖和肉产品加工大省,近三年也出现了由于养殖源头不安全,导致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一批企业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加快了养殖源头的升级改造步伐,建设了一批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基地。
“华英鸭”唱响世界
记者:我们知道,经过20年的不断拼搏,华英农业迅速完成了从“中国鸭王”、“亚洲鸭王”,再到“世界鸭王”的三大跨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鸭加工企业,鸭产品产量占全国工厂化生产的30%以上,鸭屠宰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成为引领中国鸭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在产品出口工作上,你们公司现在的情况如何?
曹家富:一直十分看重海外市场的华英农业,在出口创汇方面,始终保持着国内鸭肉出口行业的典范地位,不但是我国内地唯一一家对香港地区出售冻鸭肉产品的企业,更被推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香港地区马术项目唯一原料供应商。
现在的华英,除了饲料原料以外,完全实现了从种鸭(鸡)繁育孵化、商品鸭(鸡)养殖、屠宰冷冻加工、熟食加工、饲料生产到羽绒加工的系列化生产,成为目前世界禽类行业中生产链条最为完整的加工企业、国家大型禽类食品加工企业和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以品质唱响世界的“华英鸭”,在2012年继续保持着国内鸭肉出口行业的领先地位,去年前11个月,我们实现出口2062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净增28.6%,熟食出口方面更是创下146%的同比增速。优秀业绩,同行仰慕。
在深耕传统国内及日、韩市场的同时,多年经营的出口注册战略开始发力,以优质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企业口碑赢得了美洲、中东、中亚及非洲等新兴市场的青睐,正式出口欧盟市场亦指日可待。值得一提的是,华英农业的禽流感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方案也得到了国家农业部的批准。这意味着,一直坚持国际化发展的华英农业,在争取“华英制造”驰骋欧洲市场的路上,将再添一重要筹码。
目前,华英农业已经顺利完成对欧盟出口鸭肉的注册检查,正在等待欧盟的官方回应,从检查的效果看,过程非常理想,这主要源于欧盟食品和兽医办公室(FVO)给国家质检总局发来一份现场考核报告,报告认为“华英集团总体上符合欧盟的注册要求,公共卫生官方控制体系也符合欧盟相关法规的要求”。华英也是当时唯一代表国家接受欧盟检查的中国鸭肉生产企业。
欧盟是目前世界上禽肉价格最高(鸭肉价格是我国国内价格的2~4倍)、进口数量较大(年进口禽肉量总计70多万吨)、对肉类质量安全要求最苛刻、技术标准最严的高端国际市场,对禽肉产品实施严格的准入制度,只有通过其严格的注册检查才获得对其出口的资格。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表示,一旦正式通过欧盟注册,华英农业将再次实现“零”的突破,这不仅预示着河南的鸭肉制品第一次驰骋世界高端市场,也会对华英企业利润的提升产生重大影响。
食品安全关键在于企业自律
记者:作为食品企业,您认为食品安全的关键在于什么?
曹家富:食品安全的关键也在于企业自律。去年底,我们华英有幸被评为河南百张名片之一。多年来,华英农业始终坚持在孵化、养殖、屠宰加工、饲料生产等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通过不断强化标准化措施,来确保所有产品的“华英品质”。
熟制禽肉出口,在食用农产品出口中向来“最难”,各国对熟制禽肉进口的检测标准也一向非常严格。而新加坡则是世界上肉类消费的重要转口贸易市场,对进口肉类的质量安全要求更是苛刻,对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都有着十分严格的控制管理,许多要求甚至严于欧美标准。
为满足新加坡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我们按照《新加坡公共屠宰场卫生要求》、《新加坡原产局兽医卫生公共卫生要求》对熟制鸭肉制品厂——河南华英樱桃谷食品公司进行了全面改造,不仅更新了设施设备,而且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体系和产品追溯体系,从原料供应、屠宰、热加工、产品装车发运等环节进行了全过程监督把关,为实现华英熟制鸭肉产品安全出口新加坡做了充分准备。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孵化、养殖、屠宰加工、饲料生产等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通过不断强化标准化措施,来确保所有产品的“华英品质”。
“谁砸华英质量的牌子,华英就砸谁的饭碗”在这句严厉话语的背后,凸显的正是华英对“质量为尊”生存法则的一贯坚持,更是将产品质量安全视为企业发展"生命线"的直接传递。实践证明,只有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之路,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的源头问题。为此,华英农业在发展中不断探索养殖模式的提升和转变,促进标准化养殖模式的普及规范。
华英自成立以来,就积极引进、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标准、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在孵化、养殖、屠宰加工、饲料生产和产品检测等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通过不断强化的质量意识,来确保食品安全万无一失。
“华英模式”独具创新
彰显“世界鸭王”气魄
记者:我了解到,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当农业产业化的概念还刚刚萌芽的时候,“公司+基地+农户”的华英模式就在全国率先形成,成为国内养殖行业的一面旗帜。请您介绍一下什么是“华英模式”?
曹家富:华英所开创的现代化新型养殖模式,无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革命,不仅从源头上保证了食品安全,同时也保证了农户养殖效益的实现,有着双赢的效果。
近年来,华英更是积极引进国际化标准,大力实施养殖源头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扎紧食品安全的篱笆,产业化发展更具“国际范儿”。
华英农业地处河南省南部的潢川县。豫南是革命老区,深处内陆,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1991年11月,中英两国关于樱桃谷鸭项目合同的签订,正式拉开了今日华英农业发展的序幕。诞生初期的华英农业,没有现成的产业化社会资源,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面对企业发展初期的种种困难,我们没有退却,而是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发展之路。
华英农业投产之初,正值全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转型时期,各地都在探索如何改进农业模式,增强农村经济活力的有效方法。我们在探索中发现:只有引导农户转变观念,切实保证农户利益,才能使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发展和壮大,为此他前后采取了两大政策。
为适应产品出口要求,华英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狠抓养殖标准化建设,从1991年成立以来,华英农业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小区”的发展模式,把农户和市场有效对接起来,生产规模由小到大,带动能力由弱到强,产业发展由单一到多元,使鸭禽产业逐步成长为豫东南区域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养殖、物流、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华英模式”。
20多年来,在“华英模式”的带动下,华英农业不仅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城镇下岗工人提供了一个就业平台,解决了几万人的就业问题,而且进一步拉动了当地农副产品加工业、商品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
在“华英模式”的强力拉动下,如今,华英农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樱桃谷鸭加工基地,赢得“世界鸭王”的美誉,产品远销到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中东、欧盟等多个国家与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