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1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刘继臣 践行破茧之旅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引言:

  近年来,各地山东商会如雨后春笋,相继有十几个省市成立了山东商会。然而运行一段时间后,部分商会陷入了窘境:商会囊中羞涩,发展难以为继。有的商会会费难以按时收交,会员企业则抱怨商会“不作为”而成了鸡肋。商会没有运转资金,有的连房租和工作人员的工资都难凑齐,无从谈起为会员企业提供服务。会员企业渐渐失却了当初的热情,觉得商会成了“吃喝会”,宴终人散,各奔东西。这样下去,久而久之,商会难免成为空架子,最后“树倒猢狲散”。这样的局面亟待改变。

  □ 鲁 企

  

  商会怎样才能避免虎头蛇尾,保持健康稳定地发展?商会发展怎样突破瓶颈?据《山东企业管理》报道,河南省山东商会会长刘继臣,带领商会短短几个月就实现了突破性进展,践行了“以商养会”概念,成为全国十几个山东商会中的特例。他们的探索和突破,将成为山东商会转折与大发展的里程碑。

  

  当会长要众望所归

  

  据不完全统计,山东在豫企业(公司)两万多家,投资领域涉及石油机械、石油化工、农用机械、汽车机电、建筑机械、科研、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农副产品、服装鞋帽、医院、制药、信息网络、房地产等 30多个行业。山东在豫企业多,鲁商实力强,但统领他们也不容易。

  由于经过有关人士进行了几年的筹备和运作,河南省山东商会的筹备工作进展迟缓,没有达到预期结果。经过选举,大家一致推荐刘继臣做河南省山东商会的会长。

  商会里一个会员企业的董事长说:刘继臣当会长,我们心服口服。据了解,当初刘继臣并没有参与山东商会成立的前期筹备。刘继臣是厅级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在社会资源整合方面其他在豫鲁商无人比肩。他麾下的郑州新友谊集团在商业地产、资本运作等方面成绩斐然,闻名中原;作为半个“红顶商人”的刘继臣不仅人缘好、能办大事,而且政策水平高,懂政治,甚至在经济理论方面很有建树,是多家院校的客座教授,并且在书法、绘画方面造诣很高。他不仅是改变中原商业进程风云人物,而且其书画非常抢手,让众多的在豫鲁商不得不服。

  

  会长要有奉献精神

  

  谈起河南省山东商会的发展刘继臣深有感触:“我既然接任了这个会长,就要担当起会长的责任,我考虑得最多的就是会员企业需要什么,商会该为他们做什么,商会该怎样为他们做事情?”

  刘继臣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加入商会,目的是为了获得实际收益。商会光想获得好处,而不舍得为企业发展投入精力、智力、财力,企业只缴纳会费而无实际收益,心就会由热变凉。“等心凉了再热起来,就更难了。”他掐指计算,商会成立半年来,自己的新友谊集团就为商会贴进去60万元,其中包括迎来送往、考察学习、洽谈项目等花销。除了奉献银两,他还给商会免费提供了办公场所。

  刘继臣说:“在一个有众多会员的商会里,作为会长要带头吃亏、常吃亏、吃大亏,才能有号召力,才能做成事情。”同时他认为,会长企业要有经济实力,否则有心无力,难成大事。

  

  要在商会里建立科学机制

  

  刘继臣深有感触地说:一个商会里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企业,而且企业会员的层次高低不同,规模有大小,实力有差异。它不完全像一个家,也不完全像一个企业,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机制,才能保证商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首先,重大问题要通过协商的方式来决策,尊重大家,博采众长。有事大家及时商量、探讨。其次,对于会员,一定要有求必应。每个会员企业都不是来商会里捐钱搞慈善活动的,商会要将心比心,一定要想其所想,投其所好。

  刘继臣还认为,商会发展的外部因素搞上去了,内部会员把握企业命运的能力、经商办企业的决策能力、对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商会领导层的自身素质都要进行培养和提升。在世界性经济危机不断加剧的大环境下,培养一种在经济下滑时期如何寻求商机,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加强自身学习,对山东商会的经营决策者至关重要。记者到山东商会办公室的时候,他们正好才买来两大箱子书籍《赚钱要学温州人》和《李嘉诚,盖世三谋》,分发给会员企业,要求大家认真阅读写出心得,并在年底前召开研讨会,交流学习体会。

  

  商会要有服务意识

  

  刘继臣说:服务好会员是商会的最高信条。

  因为商会将要做项目的时候,担保手续繁琐,资金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因此商会成立了投资担保公司服务中心。法律咨询服务中心也于2008年10月中旬正式成立。

  刘继臣把服务归纳为 “三找”:有钱没项目找我们、有项目没钱找我们、有产品没销路找我们。

  除了“三找”,只要是与商会会员有关的事情,大到商会会员投资搞项目,小到会员的孩子上学,商会都伸出热情之手。

  会员企业老板、三门峡地区灵宝市企业会员徐宝泉,投资搞木制压缩板项目。在没签协议的情况下,他的厂房就被当地政府扒了,给他造成了上千万的损失。徐宝泉投诉无门,万般无奈之中他绝望透顶。刘继臣得知此事后立刻给三门峡市委书记李文慧打电话、写信协调,只用了10天徐宝泉就得到足额补偿。

  

  “以商养会”是必由之路

  

  刘继臣认为,实现“以商养会”,商会的领导应该具备良好的资源整合的能力。他的理想之一,就是捆绑企业集体上市。会员企业首先要把现有的资源用好,然后商会在会员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吸纳各种资源、人才,拓展人脉,信息共享,为企业的获得盈利做好铺垫。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常常会给会员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商机和盈利。他说:“资本运作是商人的最高境界,也是现代企业、现代企业家必走之路,一定要学会借船出海。善于与人合作与高手携手。”

  近期,商会与左宗棠的曾孙女、世界工商联合会主席左丹红女士强强联手,拟吸纳国际基金90亿,巧妙地结合“新农村建设”,拟在郑州郊区开发建设国际养生园。

  刘继臣说,作为商会的领导人,没有激情,没有实力,不讲奉献,最终的结果只能导致商会分崩离析。世界在飞速发展,商会要壮大实力,有必要挂“拖斗”。“拖斗企业”必须跟商会脱钩,成为一个独立的发展体,建立一清二白的关系。反过来,企业发展了,再去反哺商会。对于商会项目开发,刘继臣提出“大项目咬住不放,小项目不退不让,巧项目闻风而上”的理念。

  目前,商会正在运作的项目有中原不锈钢批发市场、齐鲁大厦、中原国际养生园。商会同时策划的项目有:捆绑企业集体上市,组建河南省山东商会基金会、山东商会资源整合公司、组建房地产开发公司和置业公司、综合服务、策划、中介公司。

  后记

  

  呵护“幼苗”成长

  对单个山东人来讲,确实古道热肠、乐善好施,这是“小大方”;但在商业合作中,却唯恐失了份子、丢了面子,唯恐股份小、获利少。这其实是“大小气”。最后,锱铢必较的结果是半途而废,丧失机会。山东省政府驻哈尔滨办事处米主任在谈到一些山东企业在竞标中各自为战的行为时说:“他们都认为自己实力强、关系硬,谁也不服谁,结果在竞标中败在了抱团出击的闽商手下。”这需要我们山东人在意识和观念上进行反思。

  商会在中国还处在“青春期”,而山东商会更像刚刚破土的幼苗,尚需要精心培育和呵护。在目前的社会体制下,“商会万能论”和“商会无用论”都是短视之见、极端之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部分职能由商会这样的民间组织分担,是大势所趋。至少,作为会员企业的领头羊和集体名片,它在整合资源、规模发展及打造品牌等方面,会发挥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