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短讯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上海本月私车额度投放9000辆

  10月上海私人、私企客车额度投标拍卖将于下周六上午举行,本月投放额度仍为9000辆,与前三个月持平,正式公告预计近日发出。车牌价格连续两月走高,令本月价格走势更为引人关注。

  车牌价格上月继续走高,最低价和均价双双突破“4”字头,最低中标价41800元,平均中标价42180元,分别较前一月上涨2000元和2011元。上月也是车牌价格连续第二个月上涨。专家认为,车市自9月起开始步入“金九银十”旺销季节,市场对车牌的刚性需求走强,是导致车牌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

  (摘自《上海金融报》)  

  艾睿铂调查显示:中国已成全球商用车第一大制造国  

  根据全球商业咨询公司艾睿铂近日发布的“2010年全球商用车行业展望报告”显示,中国商用车行业在经历了2009年以及2010年上半年前所未有的增长后,中国商用车(OEM)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目前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竞争挑战。

  2009年全球商用车产量下降了29%,而中国商用车市场却逆市增长超过22%,占据全球总产量的49%。2010年上半年,中国商用车市场进一步增长了76%,这一强大的增长驱动力来自中国生产低成本产品的优势,以满足如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及中国市场自身的需求。

  报告同时指出,一些西方的商用车厂商低估了中国及其他一些新兴市场的成长潜力,并没有设计出满足新兴市场需求的产品,因此,中国主要商用车厂商的盈利能力正在逐步上升,其中,有5家中国OEM制造商以产量算已位居全球15大商用车供应商之列,它们是:东风、中国一汽、中国重汽、福田汽车以及陕西汽车。艾睿铂预计,到2014年,全球商用车产量将增加180万辆,其中超过50%来自于新兴市场。报告显示,由于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市场汽车排放标准的提高,整个行业正开始向制造中端汽车演进,这对于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成熟制造商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

  (摘自《东方财富网》)  

  发改委陈建国:补贴新能源车不违背WTO原则  

  日前,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以反对中国支持本国清洁能源产业推出“保护主义及掠夺性措施”为名,提出一项全面贸易诉讼,并被指责为有悖WTO原则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陈建国说:“目前中国对于新能源车的补贴只是在研发环节,是扩大规模示范运行,还没有涉及到贸易层面,其他国家也都有相关的补贴,我们都备有相关的资料。”

  对此,新华社近日也撰文,中国扶持新能源产业政策未违反世贸组织规则,而在美国颇有影响的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则认为,中国利用巨额补贴、实绩要求、优惠政策和其他非法手段巩固其在替代及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统治地位。并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交一份将近6000页的起诉书,要求对该案进行调查。

  陈建国还强调,温总理在达沃斯的讲话说中国完全符合世界贸易规则,没有任何保护,而我们自主品牌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但现在“一视同仁没有什么保护了”。

  (摘自《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