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中国陶都陶瓷城
传承弘扬陶瓷文化的业界奇葩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近年来,人们来到钟灵毓秀的江苏省宜兴市,无不为那里丰富的旅游资源、悠久的历史文脉和博大的陶瓷文化深深地感染着——陶与瓷,土与火的交融,技与艺的结晶,点土成金,出火成宝……在位于宜兴丁蜀镇的中国陶都陶瓷城,惊艳绝伦的宜兴陶瓷制品一展丰采,景德镇、德化、禹州、汝州、龙泉、淄博、临沂、唐山、醴陵、邯郸、潮州、石湾、高淳等全国13个陶瓷产区的特色产品,全部在此设点经营。那里精湛的制瓷技艺、溢彩的陶瓷精品、珍贵的陶瓷古迹、独特的陶瓷习俗,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创建中国陶都陶瓷城,是宜兴市、丁蜀镇党政领导和企业家情系陶都、不负使命的杰作,是陶瓷发源地孕育几千年开出的一朵奇葩,是世界陶瓷之林中升起的一面旗帜。那里集纳全国各大陶瓷产地的名品、精品、珍品供人们观赏、购买、收藏,就像一个工艺美术的海洋,吸纳千家艺韵,包容万种风情,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陶艺史上绝无仅有!今天,中国陶都陶瓷城不仅被世人誉为中华瑰宝所在之经典,更以集纳真传、弘扬博大精深陶瓷文化及诚信经营、品质高雅的风范,令人不禁为之挥毫泼墨!

  ——采写札记

  

  弘扬陶瓷文化 彰显诚信经营

  

  宜兴,已有7000年制陶史的中国著名陶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紫砂陶土就产在这里,制作的陶瓷作品名扬海内外。由江苏融达集团总裁、中国陶都陶瓷城董事长、陶瓷城同业商会会长石国松先生创意、策划并投资创办的中国陶都陶瓷城,是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三级政府的“十一五”重点工程,它坐落在美丽的太湖西畔,地处苏浙皖三省腹地,经济发达,通讯便捷,交通顺畅。中国陶都陶瓷城一期工程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其中陶艺商苑1200套,全国各大陶瓷产区已入驻经营。尤其是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登记、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陶都陶瓷艺术国际博览中心,设计新颖、气势恢宏、璀璨艳丽,品位高雅、富丽堂皇、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乃古今陶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既像是从天堂陨落在人间的一座宫殿,又集太湖浩瀚之气魄、竹海幽静之风雅、海天城府之深邃于一体。来到中国陶都陶瓷城,您能一日看遍全国的陶瓷精华,一日购到全国的陶瓷精品,一日览尽全国的陶瓷文化,充分领略中华陶瓷的无穷魅力。可以说,以中国陶都陶瓷城为典型的陶瓷艺术及文化,不仅是属于宜兴、属于江苏的,也是属于中国、属于世界的。

  “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它的名字叫宜兴。宜兴紫砂拥有数百年的悠久历史,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瑰宝,是所有紫砂人赖以生存的家园。作为陶瓷城的紫砂经营户,我们享受到良好的创业条件,拥有得天独厚的经营平台。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好紫砂的良好声誉,打造陶瓷城品牌效应,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将保证遵守如下承诺……”

  最近,看到中国陶都陶瓷城组织经营商家们做出的这则寓意深刻、语重心长的承诺及陶瓷城一系列严格细致的管理,不禁令人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宜兴紫砂陶是中国茶文化之瑰宝,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被少数不法分子仿冒造假,给陶都宜兴的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为规范紫砂陶产品市场秩序,净化紫砂陶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宜兴紫砂陶品牌和声誉,保障消费者和紫砂陶从业人员合法利益,宜兴市政府制定了《无锡宜兴市紫砂保护条例》,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市紫砂行业健康发展和严厉打击制售假冒宜兴紫砂陶的《意见》。在陶瓷城陶瓷艺术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中国陶都陶瓷城同业商会紫砂陶经营秩序整治大会上,中国陶都陶瓷城董事长石国松和丁蜀镇镇长陈雪峰、陶瓷协会会长史俊棠、市工商局副局长沈军等在讲话中表达了务求必胜的信心。开展了以石国松任组长领导的中国陶都陶瓷城、融达汽车城的诚信经营示范创建活动,制订了“诚信经营示范创建”达标标准和示范店(企业)创建标准;并组织商家签订了《中国陶都陶瓷城经营业主依法、诚信经营承诺书》,尤其强调“要诚信为上,质量为本。不进、不销售含有毒害添加物原料的紫砂产品”及“决不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建设运营专业市场的开拓创新

  

  宜兴陶瓷承载了远古的文明和当代的荣耀,也是宜兴的一张“城市名片”。相传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号陶朱公,就是因他从事过陶器制作而得名。自明朝起,宜兴陶业进入了全盛时期,历代名工巧匠辈出,产品制作精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传统和陶都特色,尤以特有的“紫砂”和“宜钧”著称于世。世世代代,历经沧桑,宜兴陶业风貌所体现的陶瓷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当代相关专业知名专家的赞扬。最近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的专家组在对宜兴陶业风貌区中的两处历史文化街区考察后表示,宜兴7000年的制陶史保留相对完好,陶业在人们生产生活中产生较大影响,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而且没有缺痕,这个特色在全国其他陶瓷产区(城市)中并不多见。

  有着几千年制陶史的宜兴,陶器造型千姿百态,色泽雅致洁净,拥有壶、杯、瓶、人物雕塑等成千上万个品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陶艺世界。然而,陶都宜兴自古以来始终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将陶瓷艺人、陶瓷作品、陶瓷文化唱响的平台。为了让这座历史名城焕发新的光彩,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石国松率领江苏融达集团公司对中国陶都陶瓷城进行了大手笔的独家开发建设。

  曾经过够了苦日子的石国松,早年为生产队喂过猪、养过兔,当过农技员,开过拖拉机。后来靠着改革开放的政策和自己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创新奋斗,成了宜兴市巷头村最先富起来的人。1990年起,经地方党委再三动员,他毅然放弃了一年20多万的收入,担起了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重任。他看准本村位于城郊结合部的优势和交通要道的经商之便,提出了“兴市场、富百姓、促发展”的战略构想,经过呕心沥血的苦战奋斗,使这个昔日的穷村迅速致富。

  他以自己积累的实力建立和发展的江苏融达集团自1997年创立以来,相继创办起胶合板厂、厨具厂和冶金铸造等数十家企业,并充分利用交通要冲及城郊区位优势,先后投入20亿元创办了陶瓷市场、夹板市场、墙地砖市场、新世纪家具城、金属材料交易市场、化工市场、五金机电城、融达汽车城等八大交易市场,在同类市场中名列江苏省第一、华东地区第二,被评为江苏省样板市场、无锡市特色市场。

  2006年底,由于乡镇撤并及行政区域功能转换,石国松从村支部书记等工作中抽身出来,开始把全部精力转到融达集团的发展和中国陶都陶瓷城的建设发展上。2008年11月26日,中国陶都陶瓷城隆重开业,这是江苏融达集团在十年间建成八个大型专业市场后的又一精品力作——相当于融达创办的第九个专业市场。在这里,既有“北方瓷都”之称的河北唐山日用陶瓷,宋代五大名瓷之首的河南汝瓷和闻名遐迩的“唐三彩”;也有声名远扬的福建德化白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河南禹州钧瓷;还有被誉为“南国陶都”的广东佛山陶瓷……

  中国陶都陶瓷城给陶艺家们提供施展才艺的乐园,让爱好陶艺的人们在此落户创业,在那里吞吐天地之灵气,吸纳日月之精华。中国陶都陶瓷城一期工程的建成和运营,为宜兴的城市建设、旅游事业、陶瓷文化,更为全国各重点陶瓷产区,提供了一个全方位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也成为了吸引各界人士观察、审视江苏无锡宜兴市传承陶瓷发展工艺,助力经济发展转型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具体的案例。

  

  卓而不凡的集金聚宝之地

  

  中国陶都陶瓷城璀璨艳丽。它以陶文化为特色,不仅汇集了产于陶都宜兴的紫砂陶、日用陶、工艺美术陶、园林盆艺陶,还汇聚了全国各产区的名窑名陶名瓷,名人名作名品,是一个规模大、水平高,且前景广阔的综合性陶瓷商贸文化旅游城。尤其是坐落在陶瓷城中的陶都陶瓷艺术国际博览中心,显得尤为雄伟、壮观和高雅。

  如果说中国陶都陶瓷城是陶瓷王国的一顶王冠,那么中国陶都陶瓷艺术国际博览中心便是镶嵌在这顶王冠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中国陶都陶瓷城里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陶瓷艺术殿堂,该中心第一层为陶瓷产品经销区,集中展示和反映了全国各陶瓷产区特色风貌的陶瓷品种。第二层为笑迎八方宾客的旅游商品和玉文化展销区,荟萃了全国的名特优茶和玉器、翡翠;集中展销名闻天下的宜兴紫砂和宜兴土特产;还展销各类奇石、书画、青铜器、刺绣及古典家居等,并可举办各种大型展览和活动。第三层为陶艺珍品展示区,即陶艺大师艺术馆,辟有青瓷馆、紫砂馆、雕塑馆、国瓷馆、国际馆、日用陶瓷馆、国松艺术馆等,集中展示了名师大家制作和收藏的古今中外名作,此外还设有陶艺论坛,名人会所,开通了中国陶都陶瓷城官方网站,为全国各类工艺美术大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切磋技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以提高产品档次的商业平台。

  中国陶都陶瓷艺术国际博览中心海纳百川,集天下名窑名陶名瓷于一体,汇华夏名人名作名品于一堂,是展示古今陶艺精品的殿堂,是与世界交流陶瓷文化的平台,是发布和传播陶瓷信息的枢纽,也是陶瓷购物者的天堂,珍品收藏者的乐园。在这里,皇家风范的青花,文人神韵的紫砂,青翠欲滴的青瓷,色彩万千的均瓷,晶莹如玉的白瓷,古朴厚重的黑陶,形神兼备的各式雕塑等等,一件件出神入化的艺术珍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彰显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无与伦比,昭示了华夏文明的悠远古朴与博大精深。漫步此间,是一种艺术的熏陶、一种美的享受,您会感受到民族历史的律动,聆听到中华文化的动人乐章,以致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陶瓷城内一条长逾千米的明清建筑风格商业步行街,青砖碧瓦、小桥流水、牌楼垂柳,尽显古典韵味,令人叹为观止。三座凸显陶瓷文化韵味的牌坊高高耸立,与气势恢宏的陶瓷博览中心大厦和大型景观广场相呼应;陶瓷城南侧有一座集餐饮、住宿、休闲和文化娱乐于一体的五星级融达国际大酒店,与商贸、购物、展览等构成陶瓷城三大主体。

  成百上千个工厂,成百上千个店堂,聚集在一起,成就了一个城市的完美,凝结了一个城市的气派!走进陶瓷城,身临其境,让人感受到天籁之音、物华之韵、艺海之神、地灵之气。这音、韵、神、气汇集于一身,蔚为壮观,沁人心肺!目前,中国陶都陶瓷城正在申报国家4A级文化旅游景区。

  

  完善现代服务业 建好经营者家园

  

  定位于陶瓷文化及其产品交流的中国陶都陶瓷城安家长三角,面向全世界,尤其吸引着沪、宁、杭、苏、锡、常、镇、扬的陶艺爱好者和陶艺寻梦者,实为华夏陶艺之千年盛举。陶瓷城开业近两年来,以其靓丽的丰姿迅速崛起,为宜兴的城市建设、旅游事业、陶瓷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更为全国13个重点陶瓷产区提供了一个全方位交流与合作的巨大平台,并先后接待了国家领导人和兄弟产区、周边县(市)党政代表团来此考察和交流;成功举办了全国陶瓷花盆评比和明清紫砂花盆迎国庆,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六十名人题签、六十名人制作、六十名壶展与当代名人名作展等活动;以及中国壶迷论坛成立五周年暨首届会员藏品展;中国紫砂原创专利作品展;成立了陶都陶瓷城同业商会。去年11月中国陶都陶瓷城周年庆典之际,九个陶艺大师艺术馆一同开馆。这些馆藏作品,出自全国各陶瓷产区的200多位国家级、省级陶艺大师、工艺美术大师之手,真可谓国陶集珍。

  如此大手笔,实源于陶瓷城董事长石国松之远见卓识。这些年来,他所建的九大专业市场中,陶瓷城是他的最爱。面对九个馆展出的全国大师的精品力作,他说这些仅仅是一部分,要继续在陶海集珍,不断充实,要长期向公众展出,并永久收藏。这个平台,将服务于全国陶瓷产区,服务于全国陶艺大师,服务于全国收藏爱好者。

  根据中国陶都陶瓷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目标及发展方向,在未来几年中,中国陶都陶瓷城将围绕原有布局的调整、有关区域的拓展和特色服务,拟通过重点项目的建设实施,进一步完善陶瓷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最终达到全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要求——

  实施文化名人园建设项目。旨在进一步提高陶瓷城的档次和文化品位,整合宜兴人才资源,发扬紫砂艺术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独特的影响。一是规划建设已故大师顾景舟、朱可心、蒋蓉等名人纪念馆,以弘扬老一辈艺人艰苦卓绝、献身艺术的精神,传承传统技艺,扩大宜兴紫砂的社会影响,使老一辈艺术家们留下的精神和艺术财富能代代相传,流芳百世。二是规划建设现代工艺美术大师艺术馆,将艺术造诣深、艺术成就大、经济实力强的现代工艺美术大师逐步引进“陶艺文化名人园”。园区内设有艺术作品展示厅、现场制作工作室、业务洽谈室和休闲娱乐室,既可以使每位大师安心创作,又可以使每一位来此参观的游客都能了解到陶都7000年制陶史,领略、欣赏到现场制陶的知识和乐趣,使其成为宜兴旅游和陶文化事业又一道亮丽的风景。从而真正把中国陶都陶瓷城建设和打造成中国最大,全国一流乃至世界一流的陶文化会展中心、世界陶艺交流中心和世界陶文化的旅游胜地。

  实施五星级融达国际大酒店建设项目。建设总投资2亿元,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的融餐饮、住宿、休闲、文化娱乐于一体的陶瓷城客商和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加快陶瓷城配套项目建设,满足陶瓷城消费者和有关人员食宿、休闲、文化娱乐及开展各类大型活动所需,并藉此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该项目已开工建设,明年即可正式投用。

  实施中国茶城建设项目。旨在打造中国茶产业渠道总部基地,融合全国各大茶叶产区的名特优茶品于一城,汇集茶叶、茶具、茶器、茶点、茶制品等相关高附加值和深加工产品,形成茶叶交易、茶艺表演、茶历史博览、茶艺培训学校,茶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独特生态文化景观,并藉此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为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

  

  陶瓷既是一种工艺美术日用品,也是一种民俗艺术和民俗文化,广泛地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世态人情和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追求。为了推进千年陶都的转型发展,宜兴市在对当地陶瓷工业遗址、遗存保护和修复的基础上,拟将建设陶瓷工业遗址公园,发展工业旅游,推出陶都风情旅游系列项目。并围绕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规划入手加大保护和发掘陶瓷文化特色。以推动宜兴紫砂行业繁荣发展为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健全制度、加强监管,综合施策、长效管理,着力加强紫砂产品从资源开采加工、泥料供应、生产制作到市场流通的全过程环节监控,促进紫砂行业规范、健康发展。被誉为“陶都陶业重镇”的宜兴丁蜀镇,眼下正精心安排陶业风貌区的深度规划和保护,并逐步将采矿、制陶、修坯及窑场、陶器堆场、码头等等反映宜兴陶瓷工业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利用起来,构建陶瓷工业遗址公园。

  “总之,我们将通过高档次、高品位的规划建设、严格管理和开拓创新,使中国陶都陶瓷城的名人效应、集聚效应得到充分的显现,使规模效益得到更好的提升,为宜兴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以及陶瓷文化、旅游事业的更加兴旺,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石国松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中国陶都陶瓷城,尚在完善配套之中,待全部项目建成后,将与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古龙窑遗址群一起,构成陶都古镇的三大特色文化旅游亮点。这三大板块既各具特色,又相得益彰,将有望成为世界陶文化旅游的圣地。尤其宜兴紫砂制作技艺列入国务院颁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前墅古龙窑及其遗址群中的多条古龙窑遗址均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其历史文化价值非比一般。“陶都古镇的陶文化旅游具有极高的含金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旅游价值必将与日俱增。因此,我们竭诚欢迎国内外陶文化研究者、爱好者和广大游客前来探幽索秘、旅游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