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三季度,我国人才市场迎来了“小阳春”。日前全国109个城市发布了就业市场供求“白皮书”;同时,各地才市的第三季度报告也纷纷亮相,作为才市风向标的用人需求指数显示,“才市”回暖势头明显,呈现供需两旺态势。
随着众多企业日渐复苏,普工和技工日渐紧俏;传统行业吸纳人才的容量增大,市场营销等行业重拾热度;企业招聘意愿强烈,就业压力有所下降。相关人士提醒,求职者应当摒弃求职过分攀比心态。为此,编者撷取了我国西、中、南部才市的第一手资料,以飨读者。
A西部
成都才市第三季度平稳向好
建筑房产、计算机通讯企业人才需求意愿强烈
成都市今年第三季度才市分析报告于近日公开发布,报告基于中国成都人才市场现场和网络招聘业务系统所生成数据、综合抽样调查,结果从人才供给、人才需求和人才供需对比三个方面描述了第三季度成都才市的一些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彰显出成都作为四川的人才高地,在四川省从人力资源大省向人才强省迈进中的一些点滴变化及现实特点,表明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西部人才高地建设正初见成效。
整体来看,截至9月30日,中国成都人才市场今年已服务用人单位25979家次,向社会提供岗位51.9万个次,服务求职者73.5万人次。在第三季度共有8922家次的用人单位通过成都人才向社会提交了16.3万个次的人才需求,有21.9万人次的求职者通过成都人才应聘求职。用人单位较二季度增长3.2%;提供需求岗位较二季度减少2.9%;求职人数较二季度增加5.3%。
根据报告分析,第三季度成都才市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一、求人倍率处于合理区间,就业形势相对乐观
三季度求人倍率为0.75(备注:求人倍率是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它表明了每个岗位需求所对应的求职人数。在该值为1时市场达到供需平衡),与二季度0.81环比略有下降,但与去年三季度0.34同比成倍放大。结合今年一季度0.60的求人倍率分析,截至目前,成都市今年人才供需局面明显好转,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二、低年龄段求职者减少,高校毕业生就业向好
求职者的年龄结构数据显示,35岁以下的青年仍为求职主体,约占总求职人数的81.9%,但较今年二季度减少了14个百分点。其中24岁及以下的求职者仅占17.4%,较二季度的68.5%大幅下降。此数据说明,成都市在二季度集中开展的毕业生就业促进工作成效显著,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得以有效缓解。
三、外地人才持续流入,西部人才高地建设加快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第三季度求职者中,四川省外的占15.4%,四川省内成都市外的占52.7%,成都本地的占31.9%,成都市外的求职者比例总共占到了68.1%,与一季度的65.6%、二季度的67.7%相比,呈小幅持续攀升态势。随着四川省、成都江市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西部人才高地建设成效正逐步显现,人才集聚作用日趋增强。
四、行业需求排名小有升降,产业功能区建设领衔需求榜
在成都第三季度十大需求上榜行业中,排名前三的建筑房产、计算机通讯和商贸物流类三个行业的用人单位数量累计达到了总数的39.2%。机电电子、装备制造类行业排名分别上升一位,排名至第五、六位。反映出成都市今年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明确区域产业发展定位后,整体经济提速的同时,部分行业着眼“第一资源”,在人才需求上已经先行。(江淳 殷帮泽)
B南方
岭南才市 “十一”后出现“井喷”行情
普工、技工最受青睐
“金九银十”,要说十月人才市场谁最红,估计普工、技工要当仁不让唱主角。“现在招文员很容易,但普工和技工非常难招。”有企业招聘人员如是说。据广州日报报道,“十一”后招聘需求比节前平均增加了两成左右,而且主要集中在一线的生产普工和技工。需求增加了,薪酬也随之水涨船高,企业工人基本底薪在1800元以上。
“十一”后市场现招聘井喷
“金九银十”或许要改写成“银九金十”了!“十一”长假结束后,广东佛山各大人才市场出现招聘井喷。“请尽量帮我留一个招聘岗位,工厂急需生产工人!”日前,在智通人才现场招聘会上,由于招聘摊位突然变得紧张起来,原本打算开放的130个摊位增加到150多个。
记者从佛山市内各大人才市场获悉,“十一”后招聘需求比节前平均增加了两成左右,招聘需求主要集中在一线的生产普工和技工。另外,薪酬方面亦出现了微调,企业工人基本底薪在1800元以上。智通人才佛山市场龙柏林经理介绍说,长假后企业招聘需求一路攀升,较节前已经增加了20%以上。
订单增多人员流动性大
据佛山市职业介绍中心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9月开始,缺工的情况已经有所显现。如9月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人数5447人,求职人数却只有2424人。从行业需求上看,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中,占需求总量的55.17%,其中缺工情况最为突出的是生产操作工。佛山市职业介绍中心表示,缺工情况是由于一些照相器材、电子元器件、照明电器、珠宝首饰等制造生产加工企业的订单量增多,人员流动性大,急需招聘大量一线员工来完成生产任务,从而使得缺口数高达1836人。
一线普工最受欢迎
“现在招文员很容易,但普工和技工都非常难招。”可口可乐装瓶商生产有限公司招聘代表孔先生介绍说,每次设摊招聘,合适的应聘者只有寥寥几位,经过面试正式录用的就更少了。“很多年轻人要求都很高,不愿意到一线当生产工人。”
记者走访多个人才市场发现,一线普工的紧缺在制造行业中相对比较普遍,佛山传统的陶瓷、纺织、电子、家具等制造企业招聘一线工人,成为10月人才市场招聘的主角。如一家卫浴企业的招聘海报上,从锅炉、模具、抛光,到包装、搬运等各个工序的岗位一应俱全,招聘代表表示由于工期紧张,各个工序都要响应增加人手。
“我们原来的工人如果介绍熟手工人入厂,还有100元的奖励。”广东南海一家服装企业重新启用今年春节期间缺工时的招工方法,可见企业对一线普工的渴望。
“现在入厂的工人一般每个月可以拿到3000~4000元,因为加班工资也提高了。”南方鞋材招聘代表告诉记者,由于目前是生产旺季,工人的加班量会比淡季时候增加,所以工资水平也明显提高了。(慧聪)
才市提醒
求职者应避免
“这山望着那山高”
一些企业缺工,求职者的求职心态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求职者看好大企业,企业的招聘人员对此有着自己的担心。“大型企业有一套管理规则,即使是有经验的工人也需要从基层做起,再得到提升,但是目前很多工人就是不愿意从基层做起。”
业内人士提醒,求职者其实不要太在意从大企业的基层做起,因为培训和晋升的机会很多。不少一线的生产工人半年或者一年内都会获得提升。但前提是需要您对生产的各个环节都熟悉,这种经验只能从基层积累而来。
C中部
华中才市
营销人才需求量最大
计算机人才供给量多
近日,华中人才《第三季度人才供需报告》出炉,该报告根据第三季度近十场招聘会所提供的3万余职位及对800多家企业的统计显示:营销人员、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财会人才需求量仍占据排行榜前三位,营销人员受行业发展影响,仍占据人才需求榜首,占据总需求量的30%以上。
据长江商报报道,排在人才需求前十位的专业是:营销、管理、技工、机械、制造业、文秘、电子电气、计算机、人事、财会。排在人才供给前十位的专业是:营销、财会、管理、文秘、机械、电气、化工、房地产土建、计算机、国贸。
而从供给方看,计算机人才供给量较多,但以基础维护为主,能独立承担研发编制新程序、新系统的高层次人员很少,尤其是既精通营销又懂开发,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缺口较大。管理、财会、国贸人才供需情况稳定,建筑/房地产类、机械技术类人才供给量不足。
报告显示,需大于供的行业有:销售类(供需比为1∶18)、专业技术类(供需比为1∶6)、生产/制造类(供需比为1∶7)、金融/投资/证券类(供需比为1∶5)、医疗/医药类(供需比为1∶5)、建筑/房地产类(供需比为1∶5)、计算机类(供需比为1∶4)、电子/电气类(供需比为1∶4)、通讯/通信类(供需比为1∶3)、机械类(供需比为1∶3)、广告/企划类(供需比为1∶3)、商业/贸易类(供需比为1∶3)、财务/审计类(供需比为1∶2)。(周蓓)
才市提醒
职业规划和
系统理论学习不可少
尽管职位前景乐观,但是市场人士提醒,盲目跟随热门职位排行榜寻找工作不可取。对于未就业毕业生而言,因为普遍缺乏工作经验,跨专业求职难度不小,向对口专业岗位应聘的成功率相对比较大;对于有工作经验的人来说,只要具有一定的工作业绩,岗位相当,在同行业内的“流动”相对容易,但若想转行跳槽到其他未接触过的领域,则需另下一番苦功。因此除了事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之外,系统的理论学习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