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石化单位加工成本在可比炼化企业中排名第一,人工费用不到炼化板块平均水平的1/3,人均利润等6项指标2009年在中国石油炼化企业中名列第一。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长庆石化通过推行扁平网络化管理,保持队伍精干高效,生产管理精益求精。通过实行生产优化和技术创新,提高了产品的创效能力,使企业从一个年加工能力20万吨的小炼厂发展成为500万吨加工规模的中型炼化企业,在建设精品炼厂道路上迈出了大步。
经过近20年的建设发展,长庆石化已由一个年加工原油20万吨的油田小炼厂,成为具备年500万吨加工规模的中型炼化企业。多年来,长庆石化坚持管理和技术创新,不断夯实基础,狠抓精细管理,着力建设精品炼厂。
管理创新
保持队伍精干高效和成本领先
他们创造性地推行扁平网络化管理方法,将生产组织单元设置为六个运行管理部,由运行部直接管理到班组,使机构编制、非生产人员和用工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也使信息沟通更加快捷,管理更加高效。公司与工程建设、设计、科研院所等签订合作协议,让这些合作伙伴以战略联盟形式在公司扮演企业内部一些团队的角色和职能,从而使公司的组织架构从横向上大大缩短。
突出优化
在生产管理上精益求精
公司年500万吨炼油改扩建项目,全厂物料平衡受制于催化原料偏重的因素,影响整体经济技术指标。他们一方面深化对标管理,开展挖潜增效;另一方面,申请建设年80万吨催化原料预处理装置,初步解决催化装置原料偏重的问题,经济技术指标大幅度改善。
在生产过程中,注意强化平稳率考核,装置操作变动实现全过程受控,对各主要操作参数平稳率挂牌管理,每日实时描点,每周通报分析,每月考核。坚持每周分析关键机组运行参数,月底考核兑现,不断提高计划检修率,注重强制保养。
通过实施电机变频改造、溴化锂制冷、油汽及余热回收等,大幅度降低能耗。抓好污水处理、中水回用设施运行,公司还将邻近的生活区污水、雨水汇集到污水场作为中水的原料水。与周边企业合作,将富余气体等热值互换,使资源能源得到充分利用。
文化引领
在提高员工素质上下功夫
以关键岗位和一线队伍建设为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利用社会资源设立培训指导中心,组织编写员工入厂教育培训教材。3年来累计送外培训530多人次,岗位培训1.6万余人次。2005年9月起,持续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大锻炼”活动,为员工成才打造“动力平台、读书与交流平台、仿真平台、竞赛平台、激励平台”五个平台。
(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