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中旬,综采二区负责回采的7219工作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工作面机巷地压大,向下要刷帮5至7米,跨度达10米,且工作面必须保持29度扇形甩采,机头机尾必须保持1:9的进尺比例等。
面对集团公司乃至国内同行业矿井都罕见的采场困境,安徽淮北矿业孙疃矿综采二区188名干部职工依靠顽强的毅力和先进的技术水平,历经两个多月,不仅成功渡过难关,其质量标准化创建水平位居全矿首位,而且全区实现“零三违”。他们敢于迎难而上的“亮剑”精神受到全矿干群和矿业集团领导的高度赞扬。
坚实行动 树起一面旗帜
虽是夫妻同矿,王彦新自9月21日调入该区,他的妻子却一直没有见过他。妻子从电话中得知王彦新的中耳炎又犯了,之前医生已经多次催促让他抓紧治疗,否则可能会失聪。可是作为党支部书记的王彦新却把医生的忠告当作“耳旁风”。妻子多次到单位找他,几乎每次都被告之下井去了。为了尽快融入工作,准确把脉职工思想动态,王彦新把单位当成家,吃住在矿里。20个小时在现场对他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他说:“由于顶板承受压力过大,导致U型棚变形严重,有些地段人员只能爬行通过。可是每到交班时间,职工们没有一个主动撤下来的,我都要催促好几遍,大家才不情愿地离开。面临如此困境,职工不但没有丝毫怨言,还争抢着干,我实在舍不得离开他们呀!”现场机器的轰鸣声,震得王彦新不得不用双手紧紧捂着耳朵,工友们看到后,心疼地劝他说:“王书记,这儿交给我们你尽管放心,你先升井休息吧!”他却摆手笑着说“我没事,大家才辛苦呢!和你们在一起,我心里踏实。”这不是一种坚实的行动又是什么!
忠于职守 擎起胜利希望
1962年生的区长甄传根面对困境,犹如一只洞若观火的老虎,表现出的是一种从容、镇定和无所畏惧的王者之气。7月16日,区动员会上,甄传根一句 “是条汉子,跟我上!”的口号感染和带动着全区干群,他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厉兵秣马,并当即许下完不成任务誓不罢休的誓言。说到做到,甄传根带头坚持天天盯夜班、跟中班,强化现场管理,及时调整和谋划好下一步工作目标,并不断地为大家鼓劲加油。全区班队长以上管理干部自7月份以来,达成了一项不成文的规定,大家自觉每月只休一天班。9月25日,星期六。甄传根早晨7:00下井,由于职工在刷帮时,机头甩采角度不够,急需扩帮扩棚,为了掌握现场情况,甄传根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现场,直到次日凌晨3:40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升井。他的嗓子喊哑了,眼睛熬红了,可当耳边传来熟悉的机器轰鸣声,甄传根却忍不住欣慰地笑了。“平常时看得出,关键时站得出,困难时候豁得出。”这是综采二区全体干群对甄传根,对这位老党员最中肯的评价。
花样年华 书写无悔青春
不满30的技术员孙亚东处理问题冷静而果敢。早在5、6月份,他就开始查阅相关资料,精心编制技术规程措施,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顺利完成了大小面对接,其间未发生一起挤架、咬架现象。孙亚东对工作面的长度、进尺等关键数据都亲自测算。在一次测量时,孙亚东发现运输机有下窜迹象,及时汇报这一情况后,又当班连续测量六次,升井后他反复计算、论证,率先提出“先撕帮、后进尺”的观点,并就如何撕帮、注意事项等作了详尽的技术指导与说明。他的相关理论已由河南某大学借鉴并编制成专业技术书籍。10月15日,孙亚东还要参加矿主管技术员“公推公选”,可他连休班时间都挤出来加班了,根本无暇顾及竞聘方面的资料准备。正如孙亚东所说:“7219工作面就像一个练兵场,所有的采煤技术性难题,都在这里出现了。这对我来说既是考验又是机遇,我一定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把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在实践中加以最充分的应用。”
“不计个人得失,人人冲锋在一线”是该区全体干群留给笔者最深刻的印象。两个多月里,该区人员出勤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提前完成了攻坚任务,安全质量标准化稳步提升,他们创造了该矿发展史上又一个“奇迹”。如今,这支标杆区队正众志成城,以勇往直前的攻坚精神,瞄准新的目标,为“决战年底一百天、确保实现安全年”续写新的辉煌。(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