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叶青——思路清晰的博士企业家
1964年2月出生,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正高职高级工程师。历任武汉理工大学硅工系教授、团委副书记、华新水泥厂中心化验室助理工程师、石灰石矿副矿长、扩改办副主任、扩建指挥部技术处处长、华新水泥厂副厂长、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现任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党委书记、总裁。
1999年,凭借着在工作中所展露出的激情和智慧,年仅35岁的李叶青成为华新的掌舵人。10年来,在这位温文尔雅的博士企业家领导下,华新公司以高于此前7-8倍的速度高速发展,新建项目投资一个,建成一个,见效一个,形成了较好的发展态势,水泥产量、销售收入、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超越历史最好水平,让百年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不断实现新的历史跨越。截止到2009年底,华新水泥年产能已突破5000万吨,总资产140亿元,营业收入近百亿元,成为100年来始终屹立在中国水泥行业前列的企业,受到中央等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一本“家谱”展示了华新的历史和荣光。1907年,为修建粤汉铁路,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公开招标兴建水泥厂。经慈禧太后御批,一条日产200吨的水泥生产线应运而生。发展到50年代,华新水泥的生产规模被毛泽东主席誉为“远东第一”,华新也赢得了“中国水泥工业摇篮”的美名。
1987年10月,充满激情和理想的李叶青,毅然放弃在武汉工业大学任教来到华新。1999年3月,华新采取定向募集方式在国内首次引进战略投资者,向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生产厂商——瑞士豪西蒙公司发行7700万B股。由此,豪西蒙持有华新水泥23.4%的股份,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创造。有人大骂李叶青是“败家子”,有人指责李叶青“引狼入室”。但李叶青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华新要想更进一步,必须与国际接轨。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冲击下,中国水泥制造业必将面临新的洗牌,一直走在思想解放和时代大潮前列的李叶青,为让华新的寿命存续二百年、三百年,正在指挥发起凌厉的“新世纪攻势”。
杨伯华——追求过硬、进取无限
男,汉族,湖南攸县人。1958年10月出生,1978年9月—1982年8月在中南矿冶学院金属材料系粉冶专业学习,高级工程师,曾任株洲硬质合金厂车间主任、分厂副厂长、分厂厂长兼党委书记等职,1998年1月任株洲硬质合金厂副厂长,1999年主持全厂行政工作,同年11月任厂长。2002年6月株洲硬质合金厂整体改制为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后,任董事长兼总经理,2006年10月任董事长、党委书记。杨伯华是株洲市第九次党代会代表、湖南省第八次、第九次党代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先后荣获株洲市“优秀企业家”、湖南省“优秀企业经营者”、“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劳动模范”、“株洲市劳动模范”、“第四届湖南杰出经济人物”、中国有色系统“2004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以及“2009年度湖南省新型工业化十大领军人物”、“2010年全国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突出贡献:杨伯华先生于1999年全面主持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行政工作,在认真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两头三化四提升”的发展战略,并带领公司全体干部员工以振兴中国钨业为己任,发扬“追求过硬、进取无限”的企业精神,以“打造国际知名品牌,跻身硬质合金强势企业”为目标,极力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钻石牌”商标1999年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钻石牌”硬质合金于2007年被国家技术监督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