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抚平“受伤”的浙江商人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一直参与山西煤改的浙江商人利益保护工作的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尽管很无奈,但总比拿不到钱好。”如今,周德文又经常被山西一些县市邀请去进行演讲,大谈民营经济如何发展。

  □ 江淮晨

  

  对于山西而言,如何保障政策的连贯性以及抚平“受伤”的浙江商人是一大考验。高达250亿元的资金,或将继续留在山西,因为一直拿不到余款的温州商人大多会选择这种合作方式。

  记者日前从山西和温州有关方面了解到,目前已近尾声的山西煤矿兼并重组进程,有了新的改良方案。为避免浙江民营资本利益受损,山西省将允许“滞留”的温州民资入股国有煤炭企业。这或许会使高达250亿元的资金继续留在山西。

  按照新方案,温州投资者可将被并购的小煤矿和参与兼并重组的国企一同设立子公司,并依附于国营煤矿。兼并重组后没有拿到的补偿余款,可作为资本入股。但在新设立的子公司中,国有企业占股51%,民营资本占股49%,双方可共同参与公司管理运营。

  一直参与山西煤改的浙江商人利益保护工作的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尽管很无奈,但总比拿不到钱好。”如今,周德文又经常被山西一些县市邀请去进行演讲,大谈民营经济如何发展。

  在周德文看来,煤改政策微调体现了山西引进民资的决心,这是新一届山西省领导的新思维,也是山西煤改必要的动作。“当地国企没钱或者没有主动性给浙江民企补偿款,煤改很难推进下去了。”

  补偿余款是指温州民企在山西投资煤矿的投资人和当地国企在2009年签订的兼并收购补偿金额未拿到的款项,“一般很多民企都只拿到30%到50%定金,其它大多都没拿到。”周德文说。

  但到了2009年年底,大部分温州民企的补偿余款,却一直没有拿到。据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仅在山西宁武县,就有温州投资的小煤矿22座,至今没能拿到的总余款估计达30亿元以上。“目前套住的温州资本大约500个亿,估计最多拿回来250亿。”周德文对记者说。

  如今,突然而至的煤改“改良版”方案出台,至少意味着,尚未拿到补偿款余款的温州商人,可以继续经营当年自己投资的中小煤矿。

  这一办法已经受到一些温州商人的积极响应。“不响应也没办法,去年被兼并后的温州商人很多没拿到补偿款,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一位温州投资者说。

  而山西方面也的确有自己的苦衷。频发的矿难,给予当地很大压力,部分观点认为只有大型国企才能避免“带血的GDP”。根据山西煤炭工业厅信息,煤炭重组山西将形成多元化的办矿体制,其中国有、民营和混合经济的企业大致形成了5:3:2的格局。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李建功认为,在此轮煤炭行业兼并重组中,温州“煤老板”合理、合法的利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