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09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自砸金饭碗,创业汉正街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创业很苦,但我不悔”

  谈及创业历程,佟菲不禁落下了眼泪:“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也许我还是会在饰品界继续做下去。创业很苦,但我不悔。”

  

  辞职下海

  

  佟菲和丈夫都是一家医院的医生,佟菲是妇产科医生,而丈夫则是医院的主任,两人都拿着高薪,捧着人人都羡慕的“金饭碗”。

  1998年,佟菲夫妇俩所在的医院面临改制,改制后,医院被私人收购,单位效益虽然未受重创,但是针对医院对员工的不公平待遇,很多老医生对新的管理及设施提出了诸多异议,然而医院管理方却未有任何答复,这使佟菲夫妇在内的许多医生对此非常不满。

  正巧,佟菲在那时怀孕了,丈夫希望佟菲先辞职,等孩子出生后,再筹钱转行做生意。2000年,佟菲便辞了职,父母和亲戚们都很难理解,劝她不要放弃高薪又体面的职业去做买卖。虽然饱受非议,但好在丈夫绝对支持,他们想方设法,最终说服了两方的亲戚朋友。

  

  友人相助

  

  佟菲是地道的北方人,丈夫是湖北人,虽跟着丈夫在武汉生活了十几年,但她对武汉依旧不熟悉,特别是做生意,哪里进货,哪里地段好,初涉商海的佟菲备感烦恼。

  好在佟菲的丈夫有一位生意场上的铁哥们,他转行做过多门生意,对武汉地段尤为熟悉。在他的帮助之下,佟菲在解放大道路口,选择了一个门面。

  “女人天生爱漂亮,我也不例外,做饰品无非是耳环、首饰、发夹等小物品,投资也不会太大。”佟菲坦言,最初的想法很简单,既然辞去了工作,又没有任何经验,最开始只能做一些好上手、投资低的生意。但和朋友、丈夫商议之后,她最终还是决定将饰品店规模做大一点,商品的档次选高一些。夫妇俩将攒下的积蓄拿出来,投资十几万,开了一家饰品零售店。

  在朋友的帮助之下,佟菲的店子开张之初还算顺利,除了不用像在医院一样,需要值班以及时刻急诊待命,佟菲也熬得很辛苦,开店之初,她是老板伙计“一担挑”,生意做得不错。

  但是做零售,要和形形色色的顾客打交道。“做零售,顾客重视的是售后,但遇到难缠的客户,就要耗掉大量精力。相比零售,做批发虽然累点,但毕竟大多数人都是商户,互相理解更容易些。”佟菲因此决定转做批发。

  

  转做批发

  

  2007年,佟菲找到了一个饰品供货厂商,其商品品类很广,包括所有的穿戴饰品。和厂商联系好后,佟菲来到汉正街饰品大楼进行考察,发现在里面做耳环等首饰的店家很多,也有不少高端产品,如果再做这一类产品,压力肯定很大,只有扩大经营产品的种类,才能在批发市场里立足。

  不久后,佟菲便在汉正街饰品大楼租下门面,从零售转做批发。最初时,给佟菲提供货物的厂商只有一个,以致去订货时,会遇到厂家强制要求拿货的情形。一次,佟菲看中了一顶帽子,但这个帽子订量必须达到1000个,才能给佟菲做。这种情况佟菲遇到过很多次,有时即使非常喜欢,也不敢轻易订下,一旦销量不好,损失是非常惨重的。

  为了避免与厂家出现纠纷,佟菲每个月都要出差去寻找更多合作厂商。如今的佟菲尽管依然忙忙碌碌,也更加辛苦,但看到自己的饰品店越来越有起色,再累也不觉得苦了。

  (摘自《楚天金报》 袁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