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中国低碳指数出炉
北京环境交易所与清洁技术投资基金VantagePoint Partners 日前在北京共同推出全球第一个中国低碳指数(China Low Carbon Index)。该指数是全球首个反映中国低碳产业发展和证券化程度的指数,同时也是第一个以人民币计价的低碳指数。
中国低碳指数覆盖四大主题下的九个部门,如太阳能、风能、核能、水电、清洁煤、智能电网、电池、能效(包括LED)、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该指数成分公司的筛选对象主要是在中国内地运营的企业。上市地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或美国等地,各成分公司至少有50%或达到35亿元人民币的收入来自于低碳产业业务。 (摘自《经济参考报 》)
欧委会投资
中国首只节能减排私募基金
日前,欧洲委员会宣布全球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基金原则性同意向绿星节能减排私募基金(绿星)投资1000万欧元。
绿星是中国首只专注投资于能源效率的私募基金,主要对发电余热回收利用中小型项目进行投资。
绿星节能减排私募基金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发起,由其下的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成立。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领导。
欧洲委员会和全球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基金认为,尽管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但其能效领域的融资机制尚在不断发展之中。绿星作为一个开拓者,将进一步激发中国充分利用节能领域无限机遇的浪潮。(摘自《新华网》)
中国成最具吸引力
可再生能源投资地
安永日前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国家吸引力指数》报告称,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地。
安永中国于2004年12月开始编制“可再生能源国家吸引力指数”;自那以来,中国的排名一直稳步攀升,直至今年终能登上“总体可再生能源指数”的榜首位置。在上一次发布的指数中,中国与美国是并列榜首。
美国的指数下滑了两个点,落后于中国;此前,美国的一项联邦可再生能源标准未能在今年夏季立法通过。随着美国财政部对于无担保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补贴计划于2010年12月到期,投资者对于有效激励机制能否持续难以把握,预计新的可再生能源设施建设将进一步放缓。
安永大中华清洁能源中心主管合伙人蔡伟荣表示,“中国能在指数排名中稳步升至榜首,这得益于中国政府对于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强力支持。加之行业的大力投入及其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一切,使中国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地。”
(摘自《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低碳投资主题值得关注
在北京交通银行和汇丰晋信基金管理公司近日联合举办的“低碳生活,智慧投资之旅”主题论坛上,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表示,近期股市大幅调整,逐步进入底部区域,部分板块长期投资价值开始显现,在股市中挖掘低碳经济的投资机会是价值投资的新主题。
金岩石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其市场定位是提升现代都市的生活品质,所以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低碳标准会逐渐改变传统社会的一些生活习惯,引领生活方式的创新。在企业估值的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现代金融业的“溢价”概念,而在各种“溢价”之中,最受追捧的“溢价”有二,一是成长性溢价,二是创新性溢价。低碳标准一旦融入上市公司的业务,会把这两个“溢价”带进公司的市值预期,给投资人带来超额收益。
金岩石指出,由于可投资对象的稀缺与超额收益的预期,具有低碳经济概念的股票多半都是动态市盈率和市净率较高的股票,在市场的波动中有较高的投资风险,投资人要有较高的投资经验和专业造诣。对于普通投资人而言,通过购买低碳经济主题投资基金是一种更加简单的分享低碳经济超额收益的方法。目前正在交行及各大银行销售的汇丰晋信低碳先锋基金就是国内第一只低碳经济概念的主题投资基金。
(摘自《中国证券报》徐国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