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最大的小额贷款公司SKS刚刚完成了首次IPO,募集了3.58亿美元的资金。在引进和学习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草根金融的政策步伐完全可以再迈得大一点。
□ 安邦咨询研究员 陈业
金融行业对社会经济的一大贡献,就是充当资金调剂融通的中介,让那些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和个人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在中国,资金饥渴程度最高的,当属中小企业和乡村农民,也就是草根金融市场。发展草根金融,既能带动整体经济活力,又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其好处自不待言。
以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众多的浙江省为例,今年上半年,浙江省义乌市目前仅有的两家小额贷款公司——义乌市惠商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和义乌市浪莎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发放贷款42382万元、27880万元,总计达7.0262亿元,上半年利息收入达3214.4万元。从全省情况看,2009年以来,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705亿元。浙江省金融办小额贷款公司联席会议的数据显示,其平均年利率达8%,资本收益率近6%;而浙江省工商局公布的监管报告则称,这一数字已经达到年均贷款利率13.83%,资本收益率9%-11%。
尽管如此,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代表的草根金融也渐渐触碰到了政策“天花板”。由于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存款,又缺乏其他有效的融资渠道,很多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两三个月后就把全部注册资金都贷出去了,即使有业务也没资金做;尽管小额贷款公司从事的是金融业务,但却是按一般的公司待遇缴税,税收方面缺乏优惠;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方向,要么是接受批发贷款,要么是升级成村镇银行,但是关于小额贷款公司未来发展的政策细则一直没有出台。
监管层的摇摆不定,也许是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考虑,但这种担忧可能过虑了。在我们的邻国印度,草根金融正搞得风生水起。就在最近,印度最大的小额贷款公司SKS刚刚完成了首次IPO,募集了3.58亿美元的资金。此次IPO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最终定价在招股价格区间的上限。参与认购的机构大牌云集,有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红杉资本,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也抢购了30万股。机构的追捧源于SKS诱人的发展前景。截至今年3月31日,它已拥有680万客户,其中580万为活跃的借款人。SKS计划在2012年将客户数量发展到1500万,进而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额贷款公司。此次IPO融资正是要支持这一发展计划。
SKS上市融资的成功,为中国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提供了一种思路。
银行批发贷款、债权融资、股权融资都可以成为解决小额贷款公司后续资金不足的途径。
同时,只要风险控制得当,坏账比例并不会随贷款规模的扩大而上升。SKS至今仍保持着极高的还款率,其贷款中逾期还款超过一个月的仅占0.33%。这一数字在近两年保持稳定,而它的资产规模在这两年中几乎已翻倍。
SKS的贷款对象以小组为单位,如果发生坏账,则小组成员均不可再从SKS获得信贷。这种互相监督的方式使超过1/3的贷款申请一开始就被小组成员内部否定了,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