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张德芹
习酒的发展道路就像奔腾不息的赤水河,蜿蜒曲折而又一往无前。
如果说30多年前在赤水河二郎滩拔地而起的“贵州习酒城”,是习酒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那么习酒在茅台集团统帅下历经12年艰苦奋斗,重新崛起于中国白酒之林的嬗变,则可谓是贯彻落实贵州省委、省政府“振兴黔酒”战略决策的一篇瑰丽诗章。
事物的发展总是一种阶段性演进的过程,每一个新阶段的开始,都是一个新的起点。站在今天的时间截面回溯历史、展望未来,习酒正走到一个创新发展的“关键点”:即在持续10年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起点上,如何把握发展机会、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续写习酒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辉煌。
(一)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形象。习酒之所以能够突破当年那么艰难的困境,并迅速地成长成为茅台集团旗下的一支劲旅,体现了贵州省各级党委、政府对于振兴黔酒大业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同时也反映了茅台集团在引领习酒实践科学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贵州白酒工业体系中,习酒无疑是一个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习酒的员工很朴实、很勤劳、很敬业,是一个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团队;习酒的酿造工艺成熟独到,质量控制体系健全严密;习酒还拥有赤水河中游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这些优势,是习酒创新“差异化”战略制胜市场竞争,实现企业永续发展的极其宝贵的根基。
今天,习酒正在走进一个发展机遇期。但要在历史发展的高起点上持续推进企业经济又好又快增长,习酒也亟待化解一些来自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压力。
来自企业内部环境的压力主要反映在:一些生产基础设施及设备已趋于逐渐老化的状态;由于地域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历史原因造成的人才培养滞后,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带来了知识与技能的不适应性;此外,企业员工队伍(包括中层管理干部)的年龄、知识、技能、体能结构,也存在着一个需要优化的问题。这些压力如不能得到及时化解,势必会给企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还可能阻碍企业经济实现有效增长。
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也使习酒保持快速、优质、稳定的经济增长面临严峻着挑战。例如:外国资本大鳄和酒业巨头对中国白酒产业实施的资本渗透及品牌蚕食战略,已使得产业环境出现的“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趋势日益向纵深扩展;中国白酒因过去盲目规模扩张带来的供大于求格局未得到根本性的破解,以及由此滋生的一些行业不正当竞争的“潜规则”还没有彻底消除,等等。尽管我们难以预测和掌控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但我们却需要对此保持一种警醒,并从已发生的重大变化中积极地去寻求应对之策。
“发展才是硬道理”。习酒坚持发展,近期是执行经营兴企战略的首要任务,也是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远期则是谋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当前,随着国内白酒市场呈现的“酱香走红”趋势,许多国内知名白酒大企业,包括一些内外资本运营企业,都十分看好“酱香蛋糕”,争相插足酱香型白酒领域。显然,这是要与黔酒整体争夺贵州市场乃至改写全国白酒市场的版图。
习酒作为中国白酒行业鲜见的兼具生产浓酱两种香型白酒资源优势的国家二级大型企业,不管是出于自身应对竞争和谋求未来发展的需要,抑或着眼促进中国白酒产业结构的优化,还是站在巩固茅台集团酱香领先地位的立场考虑,都迫切地需要通过加快发展来增强企业的基础实力,否则就难以获得化解新矛盾、应对新挑战的主动权。
(二)
习酒走进茅台集团赢得又好又快发展的实践,揭示了一个不可违拗的企业生存法则和客观经济规律:“好”与“快”两者之间,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不管是应对现实竞争,还是面向未来发展,习酒都需要遵循科学发展观,力求实现“好字当头,能快就快”。
我们讲“好字当头,能快就快”,是指要以企业内部环境能与外部环境形成一种“和谐互动”为前提条件,切实把握好发展的节奏,使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以防止陷入“重速度,轻质量效益”的增长陷阱。
根据习酒在过去十多年间的经济增长规律,此后较长时期,企业主要经济发展指标的增长幅度应控制在年20%~30%的区间。增长幅度太高,将使企业的资源要素支撑力不堪重负;增长幅度太低,则又可能导致企业与发展机遇失之交臂。
从习酒当前的实际情况看,要开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格局,从经济角度考虑,需要认真把握和处理好三个内在联系紧密的问题:第一,要坚守白酒生产的纯粮固态发酵的酿造工艺“底线”。第二,要顺应市场需求变化适时适度调整和优化习酒产品结构。第三,要把巩固本土市场与开拓省外纵深战略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始终认为,坚守科学、合理的纯粮固态发酵酿造工艺,是中国白酒质量的生命源泉,也是切实保证白酒具备优质、安全、健康品质属性的根本保障。因此,习酒诚信承诺,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不会背离或超越纯粮固态发酵酿造工艺的“底线”。
在调整和优化习酒产品结构方面,我们将立足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持续深入地开展以“创造顾客价值,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为核心的品牌价值创新,不断地科学优化习酒产品的结构体系。对浓香型习酒,要依靠科技进步,致力创新打造质量优秀、品味风格独具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中高档产品系列;对酱香型习酒,则在茅台酒已与其他酱香型白酒拉开的市价空间,架构一个市场销售价格低起100元、高至400元左右的“金字塔”产品结构体系。
我们采取这些举措,一方面是为满足国内中低端消费群体对酱香型白酒的需求,另一方面则藉此弥补茅台酒的“供不应求”及培育酱香型白酒的潜在消费者群体,进而捍卫国酒茅台的至尊地位。为此,在短期内,我们将不会对浓酱两种香型习酒的品类结构作“分化定位”。
要致力提高企业营销队伍的市场运营能力,继续执行“无贵州主体市场不稳,无省外重点战略市场不大”的市场开发战略。一方面,要对贵州主体市场进行深耕细作,构筑抵御外来品牌蚕食本土市场的牢固防线;另一方面,要精心选择与习酒有历史消费渊源的外省中心城市,实施纵深战略市场的开拓与建设,加快习酒走进中国白酒品牌“国家队”的前进步伐。
(三)
当今时代,企业在创造利润以对股东负责的同时,还必须担当起对员工、对社会、对环境的社会责任——其中包括:恪守诚信、注重安全生产、保障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证食品安全与健康、节约资源能源、维护生态环境等法律责任及道德责任。
面对这一时代发展命题,习酒基于应对未来战略竞争的需要,确立了以“爱人”、“敬商”、“回馈”、“和谐”为中心内容的企业社会责任观。
所谓“爱人”,是指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关注民生作为实践企业宗旨和使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实践目标为:一要把提高企业员工的年均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摆在与谋求企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对待;二要积极地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关心群众的利益,竭尽所能把企业所在地周边群众带富起来,使之能分享到习酒发展的成果,享受到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良好生活氛围。
所谓“敬商”,是指要真心诚意地尊敬习酒的经销商和供应商。我们强调“敬商”,是要进一步丰富企业原来确立与践行的以尊商、亲商、扶商、富商、安商、乐商为核心元素的习酒“情商文化”;同时还包含着要以“尊崇商德”的伦理观念,认真垂范“经营诚信”,让每一个与习酒打交道、做生意的人,都对习酒的社会公信度、经营诚信度形成一种高度的文化认同,使更多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市场资源的经销商和供应商走进习酒的“营销链”和“供应链”,从而构成一个“资源共享,品牌共创,市场共建,利益共赢”的和谐习酒利益共同体。
所谓“回馈”,是指习酒在加速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把积极主动地执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充分发挥支柱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以及热心公益事业、参与慈善事业和赈灾活动,当成一项企业社会责任来履行。
当然,这并非意味着习酒要“大包大揽”,去做一些自身实力不济和客观环境条件尚未成熟的事,而是本着“责任至上”的原则,力求量力而行,脚踏实地,把习酒资助贫困子弟解决入学难的“习酒,我的大学”社会公益事业,帮助地方政府建设“四在农家”,以及扶贫济困、慷慨赈灾等社会慈善活动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
所谓“和谐”,是指要把科学利用资源能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发展观,纳入习酒的发展战略、企业组织结构、生产管理及市场运营的全过程,致力把习酒打造成为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新型工业企业。
如果能采取类似法国波尔多地区发展葡萄酒产业的模式来整合资源,完全可以构造一个以茅台集团为“龙头”,牵引酿酒原粮生产基地建设、开发产品包装及交通运输业等同步发展的“产业链”,从而建成一个具有赤水河流域资源环境特色的黔北酒类经济区。
诚然,在这一远景发展构想还缺乏现实可能性的阶段,习酒也不能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我们要以一种积极进取的科学发展观,立足自身经济基础实力,从眼前做起,从身边做起,把“贵州习酒城”作为一个推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点”,从带动和推进周边乡村发展酿酒原粮生产起步,逐渐地向其他相关产业的纵深领域发展,最终构成一个以“贵州习酒城”为中心的白酒产业经济区。
(四)
习酒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当务之急,需要切实解决好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加强企业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企业团队整体的政治思想素质、经营管理素质、业务知识素质、生产技能素质、市场能力素质。
习酒企业团队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融入茅台集团以来的市场经济淬炼,整体素质得到了比较全面的提高,已成为习酒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提高员工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优化企业团队整体的知识结构、生产技能结构、市场能力结构及年龄和体能结构。
为此,我们于不久前按照“公平公正”的干部选拔原则,以“优化结构”为目标,对企业中层管理干部队伍做了相应调整,并腾出10个中层管理领导职位来进行“竞聘上岗”;同时还对企业营销队伍进行了适当的岗位调换;为培养企业后备人力资源,我们把新录用的60名大学生都安插到了生产第一线去磨炼。采取这些举措,就是为给肯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员工,提供一个施展才干、释放能量的发展平台,进而打造一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适应社会环境变化、致力企业发展的高素质的企业团队。
第二,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以建成一个“以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约束人,藉制度激励人”的现代新型企业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创新上,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观点——“从表面看,管理似乎离不开以商品为主的范畴,然而‘人’才是管理的全部内容。不能只对商品的行为感兴趣,必须把重点摆在关心人的行为上。”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首先从更新管理思想观念入手,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融入企业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的全过程。致力推进企业管理突破传统管理的“窠臼”,真正地转化为培育人、提高人的“人性化”管理模式。
第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一个以企业文化认同作为基点的企业价值观体系。我们从习酒“凤凰涅槃”的经历中感悟到,企业文化从其本质内涵来讲,是企业所要倡导、信奉和真正付诸实践的一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行为文明。它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是一种以精神感召、道德感染、人生价值体验为特征的“软实力”。
我们强调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切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目的是,通过建立一种以文化认同感为支撑的企业价值观体系,促使企业团队上至决策者、下到普通员工,每个人都能够自觉地依照企业文化所提倡的精神文明、行为文明来约束和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从而,促进企业团队形成一种敬业、爱岗、诚实、进取的和谐氛围,构成一种对企业发展充满必胜信念的巨大向心力、凝聚力和发展力。
回顾习酒的成长史,我们甚感欣慰;展望习酒的未来,我们备感任重道远。因之,延承历史,齐心协力,共创习酒美好未来,已成为我们每个习酒人肩负的一个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