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记者 范阳菁
泛江津人的概念在不断地扩大,在外生根的江津人,婚嫁、繁衍、做事、交友——他们扩大了“江津人”的外延,传播着江津人的事业理念,传承了江津人的乡土情怀。
成都工商联江津商会在蓉津两地统战部、工商联的关怀和支持下于2007年8月15日正式成立。
时光如逝,岁月如梭。匆匆三年已过,王劲会长带领商会一班人,充分发挥了集体领导作用。今日的江津商会已渐成规模,不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好成绩,这与江津人豪迈开放的个性与无私奉献的胸怀、江津商会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富而思源的义举是分不开的。
今日,江津商会在荷花山庄举行三周年庆典,值此盛典之际,特对江津商会进行全景扫描,以飨读者。
大江西来
——江津人与泛江津人的商会
相同的思想与诉求是构成乡情的一个重要部分,既然有了乡情那就是泛江津人了,归根结底便是一家人了!
大江西来,在江津城区受阻,环鼎山绕了一个几字形的大弯,故江津又名几江。而江津人的奋发向上更是有目共睹,北宋豪放诗人苏轼眼中的大江东去也被江津人翻译为西来,好一番激扬的气势。
江津人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今天你来我这里做客,你是我的朋友,你就是泛江津人。
泛江津人的概念在不断地扩大,在外生根的江津人,婚嫁、繁衍、做事、交友——他们扩大了“江津人”的外延,传播着江津人的事业理念,传承了江津人的乡土情怀。
源于开放吸纳之渊源,成都江津商会注重同其他商会的横向联系。其对外积极交流,先后与四川省浙江商会、福建商会、江苏商会、重庆商会、天津商会等,以及成都市台州、福州、南安、闽南、万州、资中、荣昌、綦江等数十家商会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分别接待了福建商会、万州商会、綦江商会、荣昌商会、合江商会等单位来访数十次;参加商会间的联谊活动、周年庆典、新春团拜会、成立庆典等数十次。在商会间构筑了一个信息互通的平台,互相交流学习对方的成功经验。在此过程中,既扩展了江津商会自身的视野,也让更多的人成为了泛江津人。
随着江津人越来越多,江津人的圈子也越来越大。这样开放的商会、这样开放的一群人,注定成为成都商会星空群中独特而明亮的一颗星星。
富而思源
——反哺家乡投资兴业
友情、乡情、亲情……情情相生,情情相依。会员富裕后随时关注家乡变化,商会也鼓励会员积极为家乡建言献策,吸引他们返乡投资。
富而思源,江津商会指出,要充分利用商会这一中介组织既履行政府参谋部职能,又履行会员服务部职能,这是商会存在的重大意义。
2009年11月12日至13日,应重庆市江津区几江镇政府的邀请,成都江津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德华组织了包括浙江商会、资中商会、南安商会在内的6个商会共计30余人的成都商务考察团赴当地考察,考察内容涉及商业地产、餐饮、房地产、休闲娱乐、服装等领域。刘副会长说,这是我们反哺家乡,为当地政府建言献策的好时机,争取能在江津投资兴业,参与江津当地经济建设。
同时,为促进川渝经济发展,商会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以及灾后重建工作。目前,已参与了江津四面山风景旅游区的景区、江津城区花果山策划工作,以及四面山飞龙庙恢复建设项目等,同时参与了四川都江堰石羊中学等两所学校的重建,以及绵阳地区12所学校的灾后重建工作,为川渝两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商会成立后,同时起到了家乡地方政府联络站的作用。为加强对流动共产党员的管理,商会积极配合江津区组织部在商会建立了党总支部和四个基层支部,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回报社会
——大爱体现奉献义举
饮水思源,回报社会成为江津商会及其会员企业的共识——社会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伸出双手,义不容辞!
两年前的大地震是可怕的,但在那个非常时期,商会秘书处的同志们仍然坚守岗位,他们的努力是有回报的。
早在当年地震后的第三天,由商会组织的首批近十万元的物资和现金就已经送达红十字会;会员企业一品天下青龙正街饭店马总爽快地接受了给住在奥林体育场的灾民免费煮饭送饭的任务;四川省川威集团在自身遭受重创的情况下,爱小家、顾大家,仅在震后五天就捐款530多万元、价值30多万元的钢材物资等,并迅速组织了30余辆运输车给相关单位无偿运送救灾物资,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川威集团向社会作出承诺,钢材水泥等产品一律不涨价,为灾区重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商会会员为汶川大地震直接和间接捐资捐物达1200余万元。
商会在大灾面前的大爱,同时也表现在了商会会员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江津区李市镇黄桷小学地处偏远山区,办学条件差,商会组织会员募捐,共向孩子们捐赠了价值5万余元的书包、作业本、水彩笔、篮球、羽毛球等物以及1万元现金。
时至2009年12月31日,成都江津商会党总支部响应上级倡议的“爱心托起希望”暖冬志愿行动的号召,偕同成都市团委一起来到邛崃市夹关镇希望小学和贫困学生家庭进行慰问,并筹集了171件羽绒服和大量学习用品捐献给该校师生。
为了解决老年弱势群体的康复问题,在“阳光助老”活动中,商会捐赠1万元。会员们在自己富起来的同时,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不同的形式在积极回报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管理兴会
——规模与质量的取舍
商会是人脉资源的聚集之所,会员规模的扩展是必须的,而随之而来的会员管理却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尽量调动所有会员的积极性,商会管理层动起了脑筋。
两年前,商会刚成立,为了聚集人气,设立的门槛相对很低,虽然规模上去了,但是商会里面出现了良莠不齐的局面,这值得反思。
现在商会已经步入正轨,但有少数会员对商会活动的积极性不如成立之初。如何再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成为了摆在秘书处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上月的会长会议中,江津商会对于下述问题作出了一个重大决议:关于少数会员交会费不积极问题,管理层一致认为,以商养会,以会扶商,是办商会的基本原则。交纳会费是每个会员应尽的基本义务,对那些不履行义务的会员宁可不要,也不能为他服务,并责成秘书处尽快对不履行义务的会员先说服,不行再除名。
当然与此相对的,是商会中也有很多人在无私奉献。两位70多岁高龄的常务副会长刘开文、罗树林从个人积蓄中分别出资80多万元现金买办公场所,提供给商会免费办公;常务副会长周跃飞承担了两套房子装修的全部费用;会长王劲每年除交会费外,另捐赠10万元作为商会的活动经费;常务副会长曹型勇、黄明海、彭岭、陈显州,副会长兼党总支副书记田璧才、副会长兼副秘书长黄远祥,以及副会长李长山、韩飞、张华、万勇、郑静、杨斌、陈昕、杨艺、陈武,以及理事陈刚、王忠炎等在历次大型活动中都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在得到商会会员们大力支持的同时,商会也在不断地改进自己,踏实、务实成为了商会的工作目标。
以会扶商
——会员的服务部
商会作为民间社团组织,要聚众商之力,合众商之心,没有优质的服务是不可能的。
两年多的时间里,作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的刘德华手机不敢轻易关掉,更不敢擅离工作岗位。商会办公室的电话会随时会响起:“刘会长,请帮助协调下某某派出所,我的单位遇到点麻烦……”;“秘书长,我小孩今年要升学了,想进某某学校,请帮忙咨询……”;“刘会长,我的新店开张,请动员商会同仁来捧场……”等等。
两年前的一个傍晚,位于成都清江中路的会员企业中炎浴足保健向商会求助:几个“道上的恶人”在店面闹事,中炎总经理当时已无法化解,只有向商会求助。刘会长回忆说:“我走进去一看,好家伙!牛高马大的两个‘光头’正坐吧台前一言不发,脸上露出杀气。当时我马上镇定了下来,先了解了一下经过,其实心里在想对付的办法。和他们寒暄时借着递烟给他们讲道理,最后把事情解决了。”
当然,仅仅是以理服人是远远不够的,商会还在许多更为实际的行动中力帮会员,助其减少企业损失。
今年6月,商会会员成都和源轩家具厂在昆明的商场负责人携30万元现金卷款出走。由于昆明商场方对家具厂厂长陈刚不熟悉而勒令他退场,这样一来,陈刚不但失去昆明市场,而且将面临商场装修、仓库货品二次搬运等总计100多万元的损失。商会闻讯后,利用自身的人脉资源圆满解决了问题,为会员挽回了上百万元的经济损失。
在维权的同时,商会法律顾问还为会员提供了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进行各层面多元化的服务。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商会为会员提供信息,牵线搭桥,使会员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商会成立至今,为会员企业牵线搭桥,成交额1000万元以上。
相关链接
德商风范 慷慨解囊
——记两位为商会“建楼”的副会长
●常务副会长刘开文
受党多年教育的刘开文现已七旬,他时时想到的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让“我们这些富起来的人如何回报社会”。早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他就以公司名义向灾区捐赠16余万元,消防总队授予其企业以“爱心消防企业”称号,并获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红领巾积极行动模范个人”,被评为“宣传中国‘红领巾积分行动’十大杰出人物”。江津商会成立后,他尤其看重乡情,义字当先,率先捐资3万元作商会工作经费,在商会第九次常务理事会上,率先表态出资50万元为商会解决办公场地,后出资近80万(其中还有部分是暂借)买房给商会办公。
刘开文在部队上荣获诸多荣誉,在商海拼搏为社会做出卓越贡献。自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以来,先后历任65年194师防化科参谋,防化连连长,指导员,作训科科长,师部参谋长,代参谋长,以及四川消防总队副总队长等职,在任防化连连长期间,该连被评为“四好连队”荣获过三、二、一等功,被评为北京军区“尖兵连”,个人也荣获三等功四次,连年被评为“五好干部”,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并合影。
1990年刘开文下海经商,当时已是59岁高龄,1993年创办四川武盾实业公司,公司团队成员个个是精兵强将。在商海拼搏至今,该公司曾荣获四川省工程质量信得过单位证书,四川省“重质量,守规范,讲信用”示范单位证书,全国质量服务诚信示范企业证书,四川省连续三年工程质量无投诉信得过单位证书,全国质量满意企业等几十项殊荣。
●常务副会长罗树林
罗树林几十年为党兢兢业业工作,其旗下企业党支部、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健全。成都江津商会成立后,罗树林积极参与商会的各项工作,为给商会解决办公场地问题,慷慨解囊,从个人积蓄中出资80多万元现金买办公房,提供给商会免费办公。
重庆利华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渝富桥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成都江津商会副会长罗树林,1949年从童工做起,历任村长,社长,联社主任,村党总支书记,乡党委书记,区委组织委员,武装部长,区机关党委书记,区革委会主任,五中校长,区委书记,县委委员,全国供销总社朱平溪化肥储备中转库筹建处书记,副处长,全国供销总社朱平溪办事处书记、主任,中国农资公司重庆分公司书记、主任,中国农资公司海口榕海贸易公司重庆分公司书记,外地驻重庆市渝中区联合支部书记等职。1996年下海经商,成立江津利华贸易有限公司,并涉足化工进出口,房地产,港口物流,农业项目开发,旅游,休闲保健娱乐多个行业,企业拥有职工数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