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26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川企“出征”狮城 招来“合作”无数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四川-新加坡贸易与投资合作推介会在新加坡举行,得到新商会界大力支持,众多新加坡企业看好四川机会。

  近日,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率团访问新加坡,在感谢新加坡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给予四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支持的同时,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正式启动的历史性机遇,在新加坡广泛开展经贸交流活动,四川-新加坡贸易与投资合作推介会(下文简称“推介会”)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

  据了解,推介会得到了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中华总商会和工商联合总会等各界的大力支持,受到新加坡及东盟工商界的高度关注和欢迎。在此次千人规模的推介会上,川新双方企业现场签约14个项目,涉及贸易与投资总额55.4亿美元。

  

  推介会影响深远

  9月17日,推介会举行当天,760多家新加坡企业、跨国公司及20多家商协会等机构共800多位代表,再加上与会的200多名四川企业负责人,1000多名代表把会场“填”得满满的。

  此次推介会是四川省在新加坡及东盟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一次经贸盛会。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等13个市组团赴新,长虹、泸州老窖、新希望、川威、通威等近百家四川知名国有和民营企业高层专程随团出访,对接洽谈双向贸易与投资合作项目,涉及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建筑工程、商贸物流等广泛领域。

  推介会促成项目52个,涉及贸易与投资总额63.6亿美元。其中,外资项目33个,投资额57.2亿美元;四川省赴新加坡投资项目8个,投资额4.5亿美元;贸易合作项目11个,贸易额1.9亿美元。“新川创新科技园”金融支持项目1个。现场签约项目14个,涉及贸易与投资总额55.4亿美元。

  据介绍,四川是中国与新加坡友好交流合作较为密切的省份之一,逐步成为新加坡及东盟在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经贸合作伙伴,新加坡也成为四川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仅次于中国香港、维尔京群岛两个地区),双向投资贸易快速增长。四川省与新加坡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物流、金融、信息、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有许多合作共赢的机会。

  

  新加坡知名商会愿搭商桥

  刘奇葆在推介会上说,中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蕴藏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机,四川是海内外客商投资西部的首选之地。四川将着力营造中国西部最优的投资兴业环境,亲商安商,让投资者放心投资、舒心创业。

  “今天有1000多名代表出席,盛况空前,这在新加坡本地并不多见。这说明,正在快速发展的四川有巨大的吸引力,拟建中的新川创新科技园有巨大的吸引力。”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张松声感叹道。

  张松声在去年10月曾到过四川。“我感觉四川就像一辆加满了油的越野车,蓄势待发,动力十足。地震的洗礼,让四川人民缔造了抗震救灾的奇迹!现在,四川正在努力创造一个新的经济奇迹!”他表示,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将鼓励会员商家,积极参与新川创新科技园建设。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是当地最有名望的商会组织之一,4000多家企业会员,135家商团会员,遍布各行各业。

  新加坡吉宝企业总裁朱昭明透露,2002年,吉宝首次进入四川,已运作了两个地产项目,目前在为成都一座垃圾焚烧电厂提供技术。

  但吉宝的目标远不止这些。吉宝是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新方参与者之一。这一次,吉宝又成为由淡马锡控股牵头的财团成员之一,参与新川创新科技园建设。

  “希望与四川分享我们在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和现代城市生活方面的解决方案,促进四川的发展。”朱昭明如是说。他也向记者表达了会议现场许多新加坡企业家讲的一个观点:四川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地方,只要你去了,就会有收获。

  (据新华网、四川日报相关报道综合)

  新川深化合作 “天时地利人和”

  今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今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

  在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林瑞生看来,这是在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下,新加坡政府和四川政府深化合作,共建新川创新科技园。

  天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未来十年将是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加快发展的时期。新加坡与四川合作的重点可以围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生活,搭建“现代”平台来促进创新。

  地利——四川是中国西部之心、成都是中国西部的上海,国际商家投资中国西部的重要窗口城市,新川创新科技园位于成都高新区,是目前成都发展最迅速的区域。

  人和——基于长期以来的稳健合作,双方彼此有了深厚的了解和友谊。双方共建新川创新科技园,充分地表现了四川努力做到“三个现代”的深意,同时也相信这会与“亲商、亲民、亲环境”的理念有机融合。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魏苇说,目前,中国又开始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计划在未来10年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四川是中国的经济大省和西部的经济中心。四川也确立了建设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定位。2009年,四川克服地震灾害和金融危机的严重困难,经济增速创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新高,增长14.5%,居全国第四位,十分难得。

  魏苇认为,新加坡现在进入四川不能算早,但也不算晚。新加坡企业可以在中国开发大西部的新一轮浪潮中,抓住机会,参与进去,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