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海亮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齐齐哈尔市的中心城区,几年来坚持以“创新体制、完善机制,化解包袱、盘活资产,激发活力、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几年来,依托老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实现了变“包袱”为“财富”,让龙沙区尝到甜头,取得了改革、稳定、发展的三重胜利。
自2000年起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就开始陆续接收下放的国有企业高达342家,肩负起占全市1/3以上的下放企业的产改任务。一时间龙沙区成为了下岗职工多,停减产企业多、“三无”企业多、债务企业多、上访企业多、盈利企业少的“五多一少”的企业聚集区。
在面对3万多名亟待就业的下岗职工、十几亿元的银行债务,80%以上的空壳企业等一系列包袱的情况下,相关方面及时有效地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为龙沙区举全区之力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增添了底气、鼓足了干劲。7年间,龙沙区委以坚决打赢国企改革攻坚战为主要方针,以坚持“下放企业不是包袱是财富”和“抓改革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招商、就是抓稳定”为核心理念。同时专门成立了龙沙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综合办公室和21个产改推进组,党政一把手亲自着手推进全区的产改工作,灵活运用拍卖出售一批、股份改造一批、搁置储存一批、招商发展一批、集中保全一批这“五个一批”的产改方式,充分挖掘企业潜能,加快并推进企业产改。
2010年8月12日,以黑龙江省汽车改装有限公司为依托,上海联孚集团黑龙江龙华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在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这不仅是齐齐哈尔工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也成为齐齐哈尔市龙沙区以存量变增量,以产改促招商、以项目促发展的又一成功范例。该项目预期在未来五年后,可实现企业年销售产值486亿元,为国家创造利税57亿元,同时也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近5000个,使之为龙沙区乃至齐齐哈尔市立区、立市的一个大项目。
坚定不移地推进国企改革,不仅使龙沙区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企业职工利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更主要的是为今后的发展积蓄了力量、带来了活力。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已由2003年的18家,发展到现在的62家,其中产值超过5000万元规模的工业企业就占总规模企业总数的41.5%,成为龙沙区落实“合力抓企业、重点抓工业、关键抓招商、突出抓载体”发展思路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