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20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央企亏本中标最大光伏电站项目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民企集体踏空

  延期半月之久的国家第二批大型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中标结果9月15日终于出炉,备受业界争议的13个最低报价如愿以偿,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下称中电投)成为最大赢家,但民营企业却集体踏空。

  此项目共涉及陕西、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和新疆等西北六省区的13个光伏电站项目,装机容量共计280兆瓦。

  秉承“报价最低者即为中标人”原则,国家第二批大型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中标电价全部低于1元/千瓦时。最高电价为0.9907元/千瓦时,最低电价仅为0.7288元/千瓦时。

  此次参与招标的民营企业无一家中标,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尚德、江西塞维等民营光伏大户都无一幸免。

  中电投等国企以低于1元的价格中标,引起了业界的争议。0.7288元/千瓦时是否合理?“从2007年开始,过去几年光伏产业的生产成本大概下降了50%,虽然不知道未来趋势如何,但目前还未达到0.7288元/千瓦时这个水平的电价。”15日,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所长沈辉也表示,“这个价格肯定亏,目前的合理价格应该在1.1~1.2元。要达到0.7元的价格,起码要三年之后。”

  沈辉认为,即便在西部阳光比较充足,1千瓦可以发电1500多度,比广东高出400多度,但是其价格也要在1元左右才能承受。有行业专家表示,在0.7288元/千瓦时的电价之下,项目至少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实现盈利。

  为何中电投等央企还不惜血本投标呢?“央企同民企不同,他们掌握的资源多,在融资方面有优势。而且光伏发电所占的份额并不大,未必会考虑是否盈利。他们拿到这些项目,一方面起到了示范效应,另一方面令很多企业难以进入这个行业。”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光伏企业人士表示。(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