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营销决胜——2010中国汽车市场峰会”上,众多汽车营销老总共同为中国汽车营销提供了新鲜的案例,并清晰地勾勒出企业竞争力的主线,让大家得到的不仅是营销的启示,同时也感受到各个企业的营销智慧。
“华系车”需打持久战
李春荣 东风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
李春荣认为,今天中国的汽车市场就像战国时代一样,德系、法系、日系、韩系……各大品牌你争我夺。而当世界各大汽车巨头各自捉“系”厮杀的时候,自主品牌也开始悄然成系,“华系车”这个概念应运而生。
李春荣解释道,所谓华系车,就是“创新,得到国际社会和市场认可的中国汽车”。
吉利品牌形成竞争力
刘金良 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
1998年吉利生产出了自己的第一辆车,从那时起以后的10年中,吉利一直喊着“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口号。然而,刘金良认为,“虽然有销量,但这10年说实在的我们很心痛,吉利汽车在市场上落得了一个最低档的汽车,低质、低价的汽车名声。”
正是认识到了低端形象对品牌的负面影响,吉利开始转型。据刘金良介绍,吉利的战略转型设置了3个阶段:2007-2009年初见成效,吉利开始成为“有知名度”的品牌;第二阶段是从2010-2012年,吉利的目标是要成为“有影响力”的品牌;第三阶段从2013-2015年,吉利要实现脱胎换骨,成为“有竞争力”的品牌。
北京现代坚持“组合拳”
熊伟 北京现代副总经理、销售部副部长
熊伟认为,北京现代是在不断磨合中,学会了打“组合拳”,才彻底扭转了北京现代的颓势。他表示,“北京现代在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工作后发现了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者的差异性,明白了我们应该实施产品组合式的营销策略”。
通过伊兰特和悦动组合,目前这两款车在整个的A级市场保持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在2009年我们又完成了B级车的组合;之后实现了SUV的组合;今年8月23日,又实现了A0级的产品组合。”熊伟称,正是这一招招的“组合拳”使整个北京现代的产品线得到了相对的丰富,加大了自身竞争优势。
雪佛兰在挫折中成熟
任剑琼 上海通用市场营销部执行副总监
过去的5年里,雪佛兰在中国遇到过一些挫折,前4年大多数经销商都是亏钱的,而眼下,雪佛兰正在“回归原点”,完成其中国市场布局。
据任剑琼透露,去年年中的时候,雪佛兰在中国的经销商网络是300家,到去年年底时是380家,而今年年底的目标是530家。从这组数据上不难看出眼下雪佛兰的发展速度。据悉,到今年8月15日,雪佛兰已经完成了27万辆的销量,而这个数字,是去年全年的总销量。(王万利 蓝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