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城市中,越来越多的上班族会利用午休时间做美容、泡脚及其他消遣活动,“午休经济”正渐渐成长为一块大大的蛋糕。但可惜的是,商家还没充分意识到这点,“午休经济”还是一座亟待挖掘的“金矿”。
午休工具渐成市场热销品
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午休产品,竟一下搜索到5万多件产品。记者还发现,这些“午睡商品”越来越新潮。比如一种“午睡枕”只要接上mp3、mp4、电脑,音乐即从枕头中心底部发出来,且声音被枕头外围隔离,不用担心吵到他人。据网上一位卖家称,自去年10月份起,他就进了一大批午休产品,午睡椅、充气枕头、眼罩、耳塞等都卖得很好。
随着越来越多人士把午休的时间用在了午睡上,午休工具逐渐成了市场上的热销品。消费者林女士对记者说:“自己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每天中午都要睡上一觉,不过枕着胳膊很不舒服也睡不着。所以,利用周末时间挑选一件舒适的睡枕。”的确,午睡对于上班族来说犹如足球比赛中的“中场休息”,只有中午休息得好,一天的精力才会充沛。
不可小瞧的“蛋糕”
在某学校工作的吴老师告诉记者,以前她的午休时间大多用来美容、逛街……她的账本上清楚地记着仅一个星期午休时间的花费就300元。从上个月开始,吴老师和单位同事选择在午休时间午睡。为了午睡,她们纷纷买了折叠椅、遮光眼罩、隔音耳塞等,尽管都是网上淘的,加起来也要300多元。
午休商机潜力大
适度午休能提高下午工作效率,这是催生“午休经济”的原动力。本地“午休经济”虽然方兴未艾,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足浴、美容等少数行业外,商家很少有专门针对午休市场的促销措施,基本上处于消费者自发的状态。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午休时间虽然只有两三个小时,但与周末“休闲经济”兴起一样,其中蕴藏的商机非常大,可以挖掘。比如,前些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有人开设了“午睡吧”,每小时收费10元,提供单间,还有饮料、书报等,短短3年就开了10家连锁店,月赢利5万元。因此,要想挖掘更多的午休商机,需要商家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从午休需求上去寻找更多的市场服务空白点。(摘自《番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