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 敏
方幼玲,昆山金利表面材料应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而她手下的这家公司,近期即将登陆深圳中小企业板,被称为全球外观工业的翘楚。
一家民营公司,何以步入如此高的境界?
“做一个长久事业”
16年前,在台湾制造业外移的潮流下,做铭板起家的廖氏家族将目光投向了昆山,成立昆山金利科技公司,当时注册资本仅有84万美元。16年后,公司发展壮大,注册资本已经增至1亿元。
16年,17倍。对于从事外观件行业的金利科技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2005年,为了公司更好、更快的发展,金利科技启动了上市进程,于2010年4月顺利通过发审会审核,并于近日启动招股。
“要做一件长久事业,就必须在当地扎根。而进入A股市场是扎根大陆的最优选择。”方幼玲回忆当时的情景时,动情地说。
“最大价值点
在于创新机制”
任何时候创新比模仿来得更有价值,金利科技也深谙这个道理。作为一个外观件生产企业,它并不是简单地按照订单生产,而是在生产之前就深入参与客户的产品外观设计。
“通常,客户列出希望清单,希望产品有什么效果、素材、多大的成本投入,我们会在他们提供设想基础上尽量达成他们的心愿。”方幼玲认为,金利科技最大的价值体现在应用设计产品外观的无形服务中,参与设计端,形成的客户粘度高,可以在产品价值链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金利科技对客户最具吸引力的创新体现在被誉为“塑胶革命”IMD技术的推广应用上。 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机制,还表现在材料上的创新。在金利科技的作品里,除了传统的塑胶、铜、不锈钢、钛等金属,人造皮、纤维、木头甚至绸缎、宣纸,都能找到身影。
“目标是行业内
业务全而强”
在方幼玲看来,公司能够成长壮大,在于始终坚持择优战略。
接下来,金利科技无论在工艺技术的覆盖面或是产品应用的下游行业范围上,都占有广度的优势,但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金利科技的规模并不占优势。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各行各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同时,金融危机也使得部分客户调整了采购策略,要求供应商大批量、低价格供货。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们也适当调整了经营策略,将业务重点定位在技术含量高、批量适中的高端产品。因为这类产品最能发挥公司的技术竞争优势。”方幼玲说,事实上,对于一个规模不大的公司来说,最好的产品就是科技含量高、价值比高的产品。
业务战略调整有了结果,从去年第2季度开始,金利科技迅速迎来复苏,当年第3季度就已达到并超过危机前的最高水平;今年1季度又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业绩呈现出一个漂亮的V形曲线。
对于未来发展,方幼玲胸有成竹,“金利科技不仅要尽量覆盖高端外观件各种领域、寻找更新的材料,而且要做出更多兼具功能及美观的高效益产品,争做外观件行业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