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17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宁夏红:世界果酒的典范品牌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从快、从速、从稳、从远”带动了枸杞深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宁夏红”围绕着品牌的培育、开发,不断整合各种资源,积蓄后发优势,让枸杞成为世界的朝阳产业。

  □ 张晓磊 本报记者 王剑兰 于丹  

  天地灵犀,资源富庶之地赐予人们许多创新发展的空间,孕育出内涵深厚之品。宁夏红枸杞果酒的诞生,就是大自然与人和谐缔造的结晶。采用中国枸杞之乡——宁夏中宁的枸杞为原料,经过高科技现代工艺,运用生物工程技术酿造而成,平衡配方,“宁夏红”是天然的饮品,是天、物、人的和谐佳酿。它精致,因为它蕴含了枸杞文化、酒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韵味;它大气,因为它的包装和对外形象展示始终贯穿了喜庆、热情的色系——红色。

  今年元月,企业订单突破601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5%,刷新了企业单月订单纪录。为什么“宁夏红”问世以来,以一股锐不可挡的豪迈气势,一枝独秀屹立于世界果酒之林,成为世界枸杞果酒第一品牌?  

  以振兴民族产业为己任 

  做品牌是滴水穿石,靠理念才能持之以恒,靠企业的文化、经营理念渗透和凝聚而成,而不仅仅靠广告和宣传;要赋予品牌的不光是产品方面,最重要的是社会责任,这才是品牌必不可少的灵魂。

  时间追溯到1999年10月2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视察中国枸杞之乡——中宁县时,品尝了宁夏红中宁枸杞制品有限公司(原中宁枸杞制品厂)生产的枸杞酒,感觉非常好,随即询问该厂的经营情况。当得知该厂已破产4年之久时,朱镕基总理转身对陪同的自治区领导指出,枸杞是宁夏宝贵的特色资源,枸杞酒非常不错,枸杞产业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面对朱镕基总理的要求,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的毛如柏找到香山酒业集团董事长张金山,希望他能够兼并枸杞酒厂,将枸杞产业延续下去。那时,宁夏香山酒业生产的香山春系列白酒,虽然只是一个区域性品牌,却一度对宁夏的白酒市场形成了强劲的冲击,不但改变了宁夏区域白酒销售格局,而且一举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一战略定位的基础源于:宁夏枸杞甲天下,其药食的两用价值和独特功效早已被世界所公认。但长期以来,枸杞仅仅被人们用于煲汤、泡酒、泡茶,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能叫得响的品牌产品。因此,新的枸杞酒不应是单中国酒业风向标,纯的保健酒,而应是目前在市场上没有出现的、开创酒类先河的新品类产品。就是在这样的反复试验中,历经上百道工序在一次次改进中最终被确定下来,因此,“宁夏红”在使命的召唤下,在振兴民族产业这一愿景下问世了。  

  将药食文化和中国红文化结合  

  按照香山的思路,“宁夏红”有意避开了保健酒的常规定位,原因何在?长期以来,中国保健酒大多以性保健作为功能基础,消费者对保健酒的认知实际上就是“性保健酒”。“性保健酒”由于受到人的身份、形象、面子等因素影响,难以在公众场合饮用。而“果酒”具有纯天然、绿色的特性,人们对其的认识是温和健身、适宜日常饮用。由此定位,使得“宁夏红”在之后的市场操作中,既拥有了进军即饮市场(主流餐饮渠道)的空间,也在非即饮市场(礼品)取得了不俗的表现。

  火红的枸杞是宁夏的象征,是宁夏的代表;而在中国,红色象征着激情、喜庆、幸福。红色的文化,注定是一种成功的文化,吉祥的文化,健康的文化。火红的枸杞,火红的文化,与宁夏的地域名称相结合,既能打响宁夏的地域品牌,又象征枸杞果酒的地道特色——红色的、来自中国枸杞之乡原产地的枸杞。因此,“宁夏红”——一个响亮的品牌名称被挖掘出来了。

  “宁夏红”于2007年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最具竞争力100强企业第53名”,入选 “中国最具影响力20强酒类品牌”。

  “宁夏红”率先提出的“每天喝一点,健康多一点”的消费理念,将积淀了千百年的枸杞药食文化和中国红文化完美结合起来,更增添了品牌的文化魅力和优势。

  枸杞深加工产业“四两拨千斤”  

  “四两拨千斤”是“宁夏红”进军全国市场的策略。“宁夏红”的宣传策略是紧紧围绕产品定位开展的。正是在央视的广告和2002年春季糖酒会上的运作,使得“宁夏红”知名度一路飙升,以最快的速度跻身中国枸杞产业行列,8年时间打造出中国枸杞第一品牌——“宁夏红”枸杞果酒。

  “宁夏红”品牌的成功运作及推广,对全国的枸杞产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带动起了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河北为主的枸杞生产区,枸杞的种植面积达到200多万亩,在“宁夏红”之后,仅宁夏区内就有100多家企业介入了枸杞深加工领域,参与的资本达40多亿元,参与的劳动力近300万人,枸杞产业逐渐成为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又一新兴朝阳产业。“宁夏红”健康产业奠定了市场化的品牌体系,为中国枸杞和世界果酒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和榜样,从而确立了世界果酒的典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