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沙洲 李丙驹 /文 寒松/图
5月8日,早上5:30时起床,7时从报社出发,报社驾驶员刘刚开车,前往绵竹市拱星镇参加江苏泰州市对口援建拱星镇工程集中交付使用仪式。仪式在上午9:30时开始,因担心灾区的一些路段还没修好,我们一早出发赶时间。从德阳到绵竹至拱星,去年我们去采访还没修建好的路段,早已宽敞畅通。公路两旁那些残垣断壁和灾民暂住的板房不见了,花园式的楼房新区成了灾区春天最美丽的风景。
9点前我们就到了拱星镇,一进镇我们就看到那象征拱星在泰州援建中“新生”的雕塑标志。镇街上挂着许多标语:“大爱无疆感恩致远,泰州拱星血脉相连”、“常思援建之情,常怀感恩之心”、“援建情深永远铭记,感恩奋进共建家园”……
要知道,两年前,只有两万多人口的拱星镇遭受重创:百分之一的人遇难、十分之一的人重伤,98%的房屋倒塌,出入交通中断,镇上最繁华的北宸老街几成齑粉。两年中,随着拱星镇卫生院、绵远河大桥、小学及幼儿园、廉租房及镇区四条道路、农贸市场、廉租房配套、村道、农田水利恢复、护城河、江苏工业园迎竹路等14个援建工程完成,如今拱星镇镇容村貌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因此,在泰州拱星镇援建部外边场坝上举行的交付仪式会场周围,一早就站满了闻讯而来的当地群众,他们用朴实的语言谈论着援建者的恩德。交付仪式开始,也一改主持人首先介绍到会领导嘉宾的惯例,而是一群小学生走上简易的主席台,表演歌舞《感恩的心》,随后镇干部群众代表又表演诗歌朗诵《我们把对泰州的祝福和感激高举过头顶》,他们以此方式表达对泰州人民倾情援建的感恩之情……
是的,在灾区,在这两年里,原本不相识的人,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这一切,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就是本着“泰州拱星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的理念,他们将拱星建成了一个比灾前更美丽的城镇。
然而,在瓦砾堆里“凤凰涅槃”的不仅是拱星镇的镇容村貌,还有拱星人在泰州人无私支持下顽强自救的精神和感恩的心!
援建,民生放在第一位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按照中央和江苏省委统一部署,泰州市对口援建四川绵竹市拱星镇。据泰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泰州对口援建拱星指挥部总指挥张长平介绍,省委、省政府确定由泰州援建拱星后,泰州市成立了以张雷市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姚建华市长为组长的对口援建领导小组,实行统一领导,明确部门责任,整合各方资源,确保援建工作高效运转、快速推进。市委、市政府迅速派出了规划设计人员前往拱星对接,着手重建规划的制定。援建指挥部抵达后,通过不间断地走村入户、现场勘查、座谈调研,仅仅一个月就拿出了拱星灾后重建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
根据江苏省与绵竹市签订的援建项目《协议书》,泰州市援建总资金3.64亿元,其中财政资金2.89亿元,各项捐助资金0.75亿元,其中用于农房重建、贷款担保、以工代赈、安全过冬等各项补助项目1.12亿元,累计实施四批14个工程项目2.2亿元,其余资金由绵竹市统筹。
“怎样才能发挥有限资金的作用,让老百姓得到更多收益?在援建过程中,我们考虑任何问题,都将民生放在第一位。”张长平说。
因此,在援建资金安排和建设时序上,援建指挥部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抓紧恢复公共服务设施和城乡基础设施,加快农房重建步伐,着力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是按江苏省统一部署对农房重建每户补助1.3万元和提供农房重建贷款担保,为广大群众重建住房解决实际困难。二是以恢复拱星镇学校及卫生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并配套标准化、现代化的设施设备。三是按集镇总体规划实施集镇四条道路和护城河改造,新建廉租房和农贸市场,为镇区发展拉开框架,完善功能,拓展空间。四是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农民集中居住点配套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恢复、农村道路建设等项目,提升广大群众灾后生产、生活及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
参加当天交付仪式的领导嘉宾和记者在会后去参观了新建的拱星小学和幼儿园,这所崭新的学校总面积1.3万平方米,总投资3500万元,包括局部4层的教学楼、3层的学生公寓、2层的附属楼、600平方米的风雨操场和拥有200米塑胶跑道的田径场等。据悉,这所学校,硬件条件可以与泰州城区任何一座星级小学媲美。新建农贸市场的特点是方便实用,每个摊位的细节考虑周到。来到竣工交付的廉租房新区,我们很感慨。拱星的援建工程中,原来没有安排廉租房项目。可是指挥部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城镇居民震后失去了住房,也失去了收入来源,即使有各种补贴,也无力重建新房。指挥部决定,从紧张的援建资金中拨出750万,建设了专供城镇特困群体居住的90套廉租房。
对此,来参会的泰州市副市长张爱平表示:“我们不建造标志性形象工程,我们要建的是灾区老百姓需要的、民生的、实实在在的工程。”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灾难是一种苦难,更是一种磨炼!
泰州援建者2008年8月6日进驻拱星镇,迅速展开了灾民救助和灾后重建工作。地震之后,拱星百废待举、百业待兴,泰州援建者抵达拱星后,时刻牢记重托,按照“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的总要求,以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基础设施和农房集中居住点配套建设为重点,坚持科学规划,突出民生,完善功能,克服人员少、灾情重、生活不适等困难,与当地干部群众紧密协调,紧扣时间节点,发扬“白十黑”和“5十2”连续作战的精神,全力以赴,确保了援建工作紧张有序地推进。到目前为止,泰州对口援建的14个项目已完工项目13个,占项目总数的92.9%。不足两年时间,拱星镇已旧貌焕新颜,学校、医院、敬老院拔地而起,新建6条道路,镇区面积从以前的0.4平方公里扩大至1.4平方公里,新建村组道路68公里,硬质水渠22公里,建成2幢90套廉租房,让6165户房屋受损的农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这标志着泰州已提前完成中央提出的“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任务。
“从我们踏进拱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一直把自己当作拱星人,也把拱星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带着一颗真诚的心来进行灾后恢复重建。有的同志至亲去世看不到最后一眼,有的同志家人生病未能回家照顾,有的同志子女幼小只能在电话里进行交流,有的同志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张长平坦诚地告诉记者,但是当他们看到孩子们高高兴兴地背着新书包走进崭新的学校,看到病人们在舒适整洁的卫生院寻医问药,看到灾区群众搬进新居而露出的灿烂笑容,“我们援建人员再苦再累,付出的代价再大,也无怨无悔!”
“大到重建规划的制定、援建资金的使用,小到村民矛盾的协调、热水袋的分发,指挥部都把拱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帮助解决。”拱星镇党委书记朱建军对泰州援建者介绍,“他们远离家庭,孤身在拱星援建,真吃了不少苦。刚来的时候,经常停水停电,几天不洗澡是常事;由于地震天象异常,最多的一晚上打了2.6万个雷,我们本地人都害怕得不得了,他们却硬挺了过来;到村组察看受灾情况,洪水淹没了道路,他们就脱下鞋子赤脚跋涉。还有诸如气候潮湿、饭菜不习惯、工作强度大、业余生活枯燥等,他们都没喊一声苦,真正把拱星当成自己的家乡来建设。”
拱星镇的机关工作人员上台集体朗诵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歌词: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必然同当……
几位援建者告诉记者,两年了,他们与当地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成了一家人。他们从当初吃川菜拉肚子、听不懂“川普”,到现在是吃川菜很爽,不仅听懂了“川普”,还能讲“川普”了。而且,如果说拱星人在泰州援建者身上学习到了舍小家为大家和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的素质,泰州援建者也从拱星人身上学习到了在灾难面前从容镇定、乐观向上的优秀传统,真切感受到拱星人民热情好客、勤劳善良的高尚品质。
今后将以产业合作和人才支援为主
据介绍,泰州在拱星镇援建工程的陆续启动,给拱星人带来众多就业机会;重建带来的商机,促进了拱星集镇的恢复和繁荣。而且,有70%的拱星农民工实现了返乡就业,有3000多外地人在拱星参与援建,每天拉动当地消费10多万元。
仅仅两年,一个公共设施基本完备、集镇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新拱星又出现在大家面前!一个处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新拱星在废墟上崛起!
“泰州在拱星镇的援建走在了江苏省援建工作的前列,更重要的是这些援建项目实现了温家宝总理的希望,让拱星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江苏援建绵竹副总指挥刘大威认为,泰州的援建项目让拱星站在了新的发展点。
是的,泰州市援建打造的这十几个“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廉洁工程”,使拱星镇的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地发展。绵竹市委常委付利民代表绵竹市人民表示感谢,他说,今后将采取扎实有效措施,使援建工程发挥最大的效益,造福老百姓。同时,付利民表示,援建项目交付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两年两地建立起了深厚感情,在这个感情基础上,希望今后两地在人流、物流、信息流上加大合作,争取向更多领域发展,促进绵竹、拱星向提速发展转变。
实际上,当初泰州援建指挥部在帮助制定的重建规划中,就对拱星的集镇发展、产业布局和新农村建设等作出了重大调整。如按照新规划,拱星将向南扩展,主要街道由原来的两纵扩展到三横一纵,集镇面积扩大了两倍多,并且规划了工业园区和专业市场、改变了镇区千百年来以街为市的现象。
“我目睹了地震带给拱星人民的巨大灾难,亲身感受到拱星人民上下同心、战天斗地的英勇气概。”已经几次前往拱星检查和指导援建工作的张爱平副市长高兴地说,每一次来,欣喜地看到拱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他表示,援建工作,如果说以前是以项目为主,今后将以产业合作和人才支援为主,继续本着“泰州拱星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的理念,加大产业合作力度,同时将加大两地人才交流培训的力度。
大爱托起一颗星
□德阳一小6.5班 张伊晖(12岁)
大地的伤
已不再疼痛
心中那一缕缕阳光
回来了
又一个春天
回来了
千里之遥
挡不住爱的脚步
泰州
同那鹰一般
越过高山
和田野
又一颗新星升起
这代表着拱星
代表着四川
代表着中国十三亿人民的心
这跨越时空的艰辛
如擦燃的火柴
点亮了心中的那一盏灯
托起了晶莹的那一颗新星
此时此刻
我的心 在燃烧
我们的世界将变得
更加美好
(本文因2010年5月8日,江苏泰州援建四川绵竹拱星12个项目全部完成,有感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