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12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对“卷烟上水平”战略任务的思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马文卷

  

  今年,国家局把“卷烟上水平”提到“行业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的高度,这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从行业特点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国家局局长姜成康在今年的全国烟草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卷烟上水平”是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是促进烟草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所在,是提高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

  “卷烟上水平”是推动全行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的战略方针。如何更好地促进各项工作扎实提高?笔者认为必须处理好四种关系。

  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按照国家局品牌发展规划,品牌合作生产是推动大品牌形成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也是国家局“卷烟上水平”战略方针的基本要求。从近年来跨省品牌合作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看,合作品牌主要集中在四类和少量三类卷烟品牌上。目前,市场卷烟消费量较大的为三、四类卷烟产品,随着合作品牌生产规模的扩大,已难以支撑品牌输入方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宏观调控政策上,首先要以全局利益为重,围绕品牌发展战略目标,推进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合作,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实力。同时,还要兼顾各工业企业及地方利益,从合作品牌的结构或增量卷烟生产计划方面向品牌输入方予以倾斜,实现品牌输入方的稍快发展。只有这样,品牌发展战略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技术创新和研发体制机制的关系。技术创新是品牌发展的源泉,是“卷烟上水平”的核心。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成立了独立的技术研发中心,进一步加大了研发经费投入。但是,科研经费投入的分散和技术研发成果的独享,不利于集中优势资源突破中式卷烟发展中的技术瓶颈,不利于行业大品牌的培育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当前应在现有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基础上,确立三到五家由中国烟草总公司直管的行业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为行业大品牌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各企业技术中心工作重点应转移到品牌的维护和同质化上来,防范卷烟品牌多点生产带来的质量风险。同时,要大力推进科研成果的有偿转让,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调动技术研发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建立不同层级的技术研发队伍,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加快中式卷烟核心技术的研究,为行业“卷烟上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现代烟草农业与大品牌烟叶保障的关系。原料保障上水平是“卷烟上水平”的重要基础,大品牌的形成离不开优质、充足的原料。近年来,各企业按照国家局的部署和要求,围绕各自卷烟品牌建立了烟叶基地,保证了卷烟品牌的发展。随着行业品牌发展规划的实施,品牌集中度将快速提高,大品牌烟叶保障的瓶颈将进一步凸显。因此,一方面要加快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建立标准化、特色化、规范化的烟叶种植基地;加快烟草前沿技术的研究,不断拓宽卷烟配方叶组使用范围,保障中式大品牌卷烟的烟叶需求。另一方面,要改革现有烟叶生产、收购、调拨模式,建立以工业企业为主体,以大品牌需求为导向的烟叶基地化供应新格局和灵活、高效的烟叶余缺调剂机制,提高卷烟大品牌烟叶的有效供给能力。

  品牌培育与市场营销的关系。市场营销是品牌培育的重要环节,是品牌价值实现的关键。目前,各卷烟企业都建立有自己的市场营销队伍,在卷烟市场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其工作重心在于如何提升品牌结构和增加卷烟销量,品牌培育的职责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同时,烟草商业企业作为市场营销的主体,拥有营销网络和卷烟市场管理等优势资源,在品牌培育和市场营销中的主体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种局面虽然有利于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在目前这种工、商管理体制下,不利于大品牌的形成。实现市场营销上水平,就是要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要逐步将工业企业的市场营销和品牌培育职能转移至商业企业,工业企业按订单要求保质保量组织好卷烟生产,企业间由市场竞争转向品质保障、成本费用控制等基础管理水平的竞争。商业企业要承担起市场营销、品牌培育、消费引导等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卷烟销售网络功能,促进行业大品牌的成长。

  “卷烟上水平”是烟草行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在当前财税体制下,实现“卷烟上水平”涉及到各方利益的调整和体制的改革,任务艰巨,压力较大。但只要全行业上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住机遇、攻坚克难,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局的各项工作要求,“卷烟上水平”的战略任务就一定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