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11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读EMBA为给女儿做榜样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五旬老总花16万

  □ 陈红艳 史云波

  

  50多岁的企业老总花16.8万元学费报读硕士学位班,为的不是文凭,也不为多交合作伙伴,只为给女儿做个榜样。这是记者日前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MBA广东教学中心获悉的有趣求学现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MBA广州班每年都会有一些年龄50多岁,甚至近60岁的学生,硕士学位对他们来说,已经再无提升职务等功利需求。

  前不久,广州一家房产评估公司的老板李先生在报名时说,他读书不是为了硕士文凭,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儿女做个榜样:老爸都“知天命”了,生意上事情这么多,还挤出时间来读书呢!

  随后,记者采访了李先生的女儿,她目前就读初三,成绩中等偏下。“一听说老爸真要去读硕士,还是蛮吃惊的。”她说,自己真的很为老爸这番苦心所感动,自己没理由不好好读。

  无独有偶,以前,某省属国有企业的副总(副厅级)学生说自己读EMBA的理由,也是为了儿子,因为他不想让儿子的同学觉得,他老爸尽管官做得高,文凭却不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MBA广东教学中心主任盘和林表示,应该承认,拿一张硕士文凭是很多人读EMBA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活跃在经济一线的“老总学生”们,因当年的教育资源稀缺等原因留下遗憾,“补文凭”成为他们的需求之一,因此实实在在地“充电”、提高能力是他们的重要目的。

  据悉,在这里读EMBA每人学费从十几万元到三四十万元不等,学生一般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平均年龄接近40岁。

  

  专家点评

  用心良苦但并非良策

  五旬翁重返校园现身说法,是否真能起到良效?对此,教育学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系主任王建军认为,这种做法可看出父母的良苦用心,但算不上是良策。

  王建军分析说,小孩读书成绩不好,可能是对课本没兴趣,对读书没有内心需要,只是在被动读书,或者方法不对。那么,父亲读书的动机又是什么?如果父母仅仅是为了“树榜样”而去读书,那他自己也是没有内心需要的被动读书,这样的话,小孩可能只会旁观,甚至在父亲考试不及格的时候加以嘲讽,这个“榜样”岂不是在现身说法——这个书就是不好读!

  如果父亲自己有内心需要、有兴趣读书,而不单是为了小孩而重返课堂,这样对小孩带来的影响才可能是正面的,激发小孩去反思自己。

  他表示,小孩的转变除了外因的影响,关键在内因的转化。父母需针对小孩的问题,“对症下药”,这样才能促进小孩的真正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