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06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劳动者的微笑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淮北矿业涡北矿一线职工速写

  虽然已近立夏的节气,但是天气依然有着些许凉意。然而在淮北矿业涡北矿的采访,却让笔者为这座矿山建设者们平凡的事而深深感动。

  

  万中华——“憨厚的微笑”

  

  见到万中华的时候,他刚出副井口,还没来得及洗澡,满身满脸的煤尘,几滴汗珠从额头上流下来,在脸上“冲刷”出几道白印。听说要采访他,他赶忙摆着手,憨厚地一笑,过了好大一会才说了一句:“我还要到主井绞车房看看运行情况呢!”

  万中华是涡北矿机电科四大件机修班的班长,打开始干机械维修算起,已经足足干了26年。快到“知天命”年龄的他,不太爱说话,总是埋着头捣鼓着机器,只有别人问起他的时候,他才仰起头,憨厚地笑一笑,接着继续捣鼓着手中的活。但是他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跟他们学上网,一些老同志就说他:“孩子都快结婚了,还天天和小伙子在一起。走,散步去。”这个时候,他总憨厚的笑笑,“不行,我得上网!”于是,万中华在单位里得了外号“老网虫”。但是后来大家才发现,他上网总是在浏览机械维修方面的网页,原来,他是在学习最新的机械维修方面的知识。

  今年3月末,涡北矿进行矿井年度检修工作,其中要更换副井罐笼,这是该矿首次更换,也是他在多年工作中首次更换摩擦式提升机罐笼。更换前一段时间,他一下班就呆在电脑旁,一会紧张的翻看网页,一会凝思苦想,一会又在笔记本上写着,三天后,他拿着一份副井更换罐笼的建议找到领导,在经过具体修改后,矿上同意了这个方案。仅用了38小时,副井罐笼安全更换完毕。周围的同事拍着他的肩,竖起了大拇指,“姜还是老的辣啊!”而他却依然是憨厚地笑笑。

  

  盛洪超——“快乐的微笑”

  

  在刺眼的焊花中,笔者在涡北矿机修厂铆焊车间见到了一位名叫盛洪超的电焊工。“别给我照相,我的发型乱了,西服在公寓里没有穿!这样照相,影响形象!”快人快语的盛洪超用毛巾擦了擦汗,几句话,逗得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

  “80”后的盛洪超,从部队转业后,在涡北矿当了一名电焊工,说起工作的辛苦,他笑着对笔者说,“不辛苦,只不过是加工些井下配备件。”在他的身后堆放了大约100多套焊好的钢筋支护芭片,那仅是他半天班的工作量。

  “听说咱矿对井下废旧材料实行统一回收复用,是吧?”还没等笔者继续问下去,他首先问了起来。

  “是的!统一回收复用,做到每一根废弃料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他听了这个话后,立即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一个小本子,上面画满了几何图形。“来,你看,这是利用废旧钢筋加工的螺丝刀图形,可结实了,保管用3年不会变形;这是利用废旧芭片加工的煤场筛矸器……”他一边说一边比划着。周围的人被他的“演说”吸引了过来。一位老师傅说,“没想到啊!你这小伙子还存着私货呢!”“想学吗?我教你啊!”盛洪超模仿电影《功夫》里的台词惟妙惟肖地说,惹得工友们开怀大笑。

  “经常来啊!”笔者离开铆焊车间的时候,他站在车间门口挥挥手,大声地说,隐约中看到他的脸上充满了快乐。

  

  蔡菊香——“幸福的微笑”

  

  “你好,这是副井上口。现在有三车木料即将入井。请注意。”平和的语气,蔡菊香在副井上口操作室内熟练控制着推车器。

  “做井口信号工有多少年了?”在工作间隙,笔者问到。“其实我在这个岗位还不到一年。”蔡菊香喝了口水,笑笑说,“原先是在老区做别的工作,到咱矿后才开始的。”

  作为老区转岗女职工的一员,2009年6月来到涡北新区后,经过系统的培训,她重新走上了岗位,每日三班倒的生活,并没有影响她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丈夫在去年8月份调进了涡北矿,两个人在一起工作、生活和原先在老区没有什么区别。”蔡菊香笑着说,突然脸色有些淡然了,眼眶里湿漉漉的,“只是把还在上小学的孩子留在家里,让父母亲照料着,很想孩子。”

  “每个月你们夫妻两人不一同休班么?这样可以带着孩子出去逛逛。”

  “不,我们两个人的休班都是错开的,这样可以多陪孩子几天!”蔡菊香擦了擦眼睛。

  “不过,听说咱矿的夫妻楼在5月底就可以入住了,到那时候,每逢孩子放假的时候都可以在矿上住了。矿上是时刻想着咱们普通职工的,我对咱矿的未来充满希望。”说到这时,在她的脸上浮现出幸福的笑容。

  离开矿区的时候,落日的余晖铺满矿山,辛勤的劳动者们依然在忙碌着,那一刻,劳动者、矿山和柔和的落日构成了一道唯美的画面。虽然他们只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工作很平凡,而且每天都在重复着,但是他们有微笑、有梦想,他们用微笑面对工作、用微笑感受生活,用微笑去憧憬美好的明天。

  (李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