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5月06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创新融资模式 “华谊兄弟”走上蝶变之路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从抵押、无抵押,到授信、上市,几次融资新模式都是“华谊”创造的,让金融部门看到了影视行业的光明前景——

  □ 新华社记者 周宁 李小虎

  

  “缺导演时来了冯小刚,没市场时有了贺岁档,资本少时引来马云、江南春,需融资时又准许创业板上市,遭遇产业链瓶颈时恰巧出台‘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新政’……”回眸被外界称之为“华谊之秘”的创业轨迹,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略带调侃地说,“运气好、政策好,成就了我的‘娱乐王国’。”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2010年投资与理财年会”上,王中军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结合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时代背景,“解密”了他的“融资哲学”与“华谊兄弟”的蝶变之旅。

  

  得认可、获投资

  最终登上“板”

  

  冯小刚、张纪中、范冰冰、李冰冰、周迅、黄晓明……从导演到影星、再到歌星,仅有16年历史便拥有100多名签约艺人的“华谊”,已成为中国最知名的“娱乐王国”。

  然而,“打造‘乐王国’并非一帆风顺。”王中军说,“影视业在上世纪90年代处于萧条时期,公司起步阶段融资艰难,贷款门槛太高、投资少之甚少,为了拍一部电影我只能下狠心把自己收藏的画、房子统统抵押,贷款拍电影。”

  但随着《一声叹息》《不见不散》等影片的成功上映,华谊的知名度和社会认知度得到巨大提升,融资环境逐渐好转。王中军说:“早年的时候,有的投资者他一开始也许不认识我本人,但一听说华谊、冯小刚的电影,马上就认可了,立刻就拍板投资了。”

  不过,随着在资本市场的洗礼,看似“粗心”实则聪明的王中军在不断学习中捋清了融资思路:通过“股权融资+股权回购”手段,先从其他原股东手中溢价回购股权,再向新投资者出售股权融资,先后获得TOM集团、雅虎中国、分众传媒等机构的资金4亿多元。

  在国家一系列“文化产业新政”出台后,“华谊”于2009年成功登上我国股市的“创业板”,成为“中国娱乐第一股”,对我国民营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目前,“华谊”占国内制片市场40%多的份额。“从抵押、无抵押,到授信、上市,几次融资新模式都是‘华谊’创造的,让金融部门看到了影视行业的光明前景。”王中军说,“影视业绝不只是‘瞎玩’,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原动力之一。”

  盯制片、扩院线

  打造产业链

  

  影视业的产业链分为制片(影视制作)→发行(影视宣传)→院线(影视放映)→衍生品(影视音像制品、游戏等)四大环节,“四箭齐发”才能造就真正的“娱乐王国”。

  《手机》1700万元、《天下无贼》3000万元、《集结号》2.6亿元、《非诚勿扰》3.5亿元……“华谊”投拍的电影票房屡创新高,显示了强大的制片能量,这还要得益于王中军的“铁哥们儿”冯小刚和他的“贺岁系列”。

  “制片的核心在人才,只有建立一流的经纪人队伍才能留住名导、明星。”王中军说,“经过4年多积累,‘华谊’旗下的经纪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聚集了来自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的近百名职业经纪人。”

  目前,“华谊”已完成制片布局,成为我国唯一一家集电影、电视剧、音乐、经纪公司于一身的影视制作公司。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中心主任尹鸿教授认为,要想成为“娱乐王国”,只生产内容远远不够,掌控发行、院线、衍生品等下游渠道,才能获得更大利润,特别是院线建设,可以长期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其年投资回报率高达50%。

  事实上,王中军早就开始了他的扩张计划:收购西影股份发行公司股权,参与《卡拉是条狗》《手机》等影片发行工作;用超募资金收购、自建或改造15家影院,在短期内实现自负盈亏;将通过增发股票等方式并购、参股影视品网游等衍生品开发……

  环境好、金融助

  华谊需乘势步步高

  

  “当前是中国文化企业发展的绝佳时机。”王中军说,“这个‘绝佳’仅体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持续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上,更是直接体现在金融部门打破旧有惯例,从资金上、政策上开始大力帮扶文化产业。”

  政府鼓励性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成功在创业板上市,获得包括招商银行在内的诸多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一系列的“利好”,让许多“华谊”人的心中,成为中国的“时代华纳”已经并不是仅仅是个梦了。

  不过,即便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民营影视企业,“华谊”也面临不少发展风险。比如,毋庸置疑,冯小刚是华谊兄弟的重量级人物,连“华谊”的招股说明书也直言不讳地承认,公司对冯小刚团队有些过度依赖,造成盈利模式单一、导演储备不足。

  日前,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指导意见”,首次引入保险机制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王中军说:“我最关注《指导意见》中提出的‘设立广播影视产品完工险’,因为目前我国的保险公司并没有‘完工险’险种,有时候我们只能到国外购买。”

  王中军认为,《指导意见》重在落实,特别是保险机构应尽快研发文化产业新险种,进一步细化风险管理机制,通过保费补贴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分散、控制文化产业项目的运作风险,让《指导意见》“雷声”大,“雨点”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