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财
多年前的一天,在长沙市一家民营的书报刊发行公司里,进来了一位年近半百身躯瘦削的书商,从他那浓重的川味口音中,发行公司的经理很快明白了他的身份及其来意,便盛情接待。
客人是重庆一家名为“教育书刊社”的老板,刚下海不久,也是专业从事方兴未艾的民营二渠道的书报刊批发生意;这次来长沙,就是准备到全国闻名的黄泥街书市批购一些书刊,运到重庆去销售。
“你们都还只30来岁,多年轻啊!正是干事业的黄金时期,你们大有可为啊!可惜,我已年近半百了,快老了。”重庆老板则不无羡慕、并深抱遗憾地对年轻的长沙同行说。
随着历史画页的翻动,当年在长沙自称“老了”的那位重庆书老板,其大名,如今却赫然先后二次矗立于的《福布斯》中国巨富排行榜上了!
这位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当代中国历史的前民营重庆教育书刊社的老板、现已拥有十几亿资产的中国重庆力帆集团的董事长、总裁,名曰尹明善,生于1939年。
坎坷人生,大器晚成
在尹明善于47岁起步创业之前,在他掘到了事业的第一桶金之前,他的人生轨迹中,又有些什么与事业成功有关的内容呢?
尹明善生在重庆涪陵乡下的一个小地主家。1950年,12岁的他和50多岁的小脚母亲,便被“运动”到荒山顶上一间被弃用的茅草屋,仅凭一块薄地,几个锅碗,生存甚为艰难。
体力不足以种田出粮,只能靠智力养家糊口,他决定“做生意”:从一个好心人手里借了五角钱,步行到城里把钱批发成针,再回到乡下沿村叫卖。每天五角钱的针能卖一块多钱,每天赚得的钱,买够米后就存起来作“流动资本”。几个月后,他就“富裕”得拥有了好几块钱。
12岁的孩子不得不“做生意”,与其说是尹明善的聪明能干,还不如说是尹明善少年时代的艰辛困苦。虽然,当时的磨难,并不一定就是能构成今天辉煌的必然前提;但,已成为了“穷人的孩子”的尹明善,早早便不得不为生计着急奔波的经历,却无疑为他后来的大器晚成锻造了不可缺少的素质。
生意做了一年多,赚了十几块钱。他把钱都给了母亲,赤手空拳地到重庆求学读书。
掘获第一桶金后的睿智随着政策的落实,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头,不久,尹明善当了重庆电视大学英语教师;1982年,重庆出版社恢复,他前往应聘,又成为一名编辑。
两年之后,重庆外办下属一个涉外公司出现亏损,数十万的窟窿想找个能人去填上。市外办副主任是尹明善的朋友,看老尹平时交谈头头是道,认定他是经商之材,调去出任法人代表。尹明善没有辜负他,一年多之后,亏损填平,账上赢利数十万。
到1989年,他已经成为重庆市最大的民营二渠道书商。因为太顺,所以,他反而开始反思:这个行业尽管在全国正烽火连天,活跃异常,但也已是一眼见底。就当时的形势而言,它注定将是一个做不大的行业。他决定关门,退出书刊发行行业。
进军摩托车行业
在退出书刊发行业后,尹明善花了两年半时间,怀揣自己浪漫的商业梦想,从从容容地南下北上,东西考察,左寻右探,去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寻找能令自己生根发芽成长发展的商机。
有段时间,他帮助朋友在重庆解放碑做百货生意,自己则义务做参谋好几个月。那段时间,使他对真正的市场脉象,有了进一步的切身的体会。
机会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终于,他发现了家乡重庆山城独有的一个重大商机:摩托车!
55岁时,开始了第二次再创业的辉煌历程90年代的山城重庆以摩托车闻名,行业老大“嘉陵”和老二“建设”都齐集于此,因而,也带动了一大批生产销售摩托车及配件的民营企业,人称“摩托帮”。不过,在外人看来,当时,这条道上已经有两只大老虎拦路,更已有数不清的同行在虎视眈眈,没有相当的实力,要一头扎进这个行业,风险也是不小的。因为,两大摩托集团随便有个小动作,虽可使一些人一夜致富,但也能让另一些人转瞬垮台。
尹明善说,人不出门身不贵,产品不出门不值钱;国内赚钱,市场好汉;海外获利,民族英雄。
从全球看,除中国外,每年全球的摩托车市场容量大约是1000万辆,其中一半以上被日本企业占领,剩下的被我国台湾以及意大利等地企业瓜分。1998年9月,民营企业自营出口权批下来了,起跑枪声一响,尹明善就集中了最多的兵力,拼命开拓海外市场。
2000年8月19日,尹明善以5580万的代价买下了“寰岛”足球俱乐部,改旗号为“力帆”……他给力帆集团定的今后五年目标是:实现年销售收入60亿元,创汇2亿美元,利税4亿元。并立志再花8年时间,要把力帆打造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跨国摩托车大企业。
【短评】
创业要有好心态
曾经有一位记者问尹明善,这些年经商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回答说:感谢上帝,给我安排了今天的角色。我曾经梦想过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而现在看来,似乎只在企业家这个位置上,生命才变得如此厚重——因为我有了使命感,对企业、对国家。
并非多余的感触成功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尤其,当看到这一切辉煌,竟是由一位饱经磨难并已年近半百才开始起步的底层平民所创造时,我们会有些什么感触呢?我们还有没有理由埋怨这个时代?还有没有理由总是抱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抱怨自己人生道路上常常会有的种种困难、抱怨自己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成功呢?
固然,成功离不开机遇。但,处在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国度里,现在又正是改革开放的好年头,生逢其时,生逢其地,这不就是我们最大的机遇吗?
面对尹明善的成功,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果断抛开那些怨自己也怨别人却并无多少道理、更是毫无任何益处的情绪?因为,这个社会确还有更多的地方,是值得我们去发现、去表演、去创造的舞台。
尹明善在47岁才开始下到商海、55岁时才真正开始攀登事业山峰,竟也能获成功。
一切不甘平庸、拼搏创业欲图人生辉煌的朋友,你大可以想想:今年,自己“贵庚几何?”
你会不会顿感振奋?——在年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