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晴
感悟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一个人的品行、修为、视野,决定了梦想翅膀煽动的幅度;每一个爱国人士都想强国,强国的方向、角度、胸怀,决定了英雄不朽丰碑的位置和高度。
在民族品牌酒的行列中,茅台和五粮液被大家所熟知。但近几年来,一个崭新的民族品牌也已经悄然问世。与其他民族品牌相比,它不仅有着自己独到的酒文化,更有着让人振奋的酒精神——这就是:中华千秋大业酒!
仔细端详着酒瓶,酒瓶的设计, 是一本卷起来的线装版的书。而酒瓶的封面却是像地理图册一样的美景画面。画面的一端是福建福州的平潭岛,另一端是台湾的新竹市,而连接平潭岛与新竹市的中间部分,则是振奋人心的最宏伟的画面——“海上长城”。
也许有人会问:只知道秦始皇时候的万里长城,什么是“海上长城”?这个“海上长城”又有什么作用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采访了中华千秋大业酒公司董事长潘亚中先生。
原来这“海上长城”指的是学术界统称的“台海通道工程”,也就是北京到台北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跨越台湾海峡的一段。俗称“海上长城”。规划北京到台北高速公路是保证国家高速公路网完整性的需要。建成大陆和台湾间直接的高速公路通道也是人类历史性工程的突破,它将方便两岸人员经济往来和交流,造福两岸同胞。举世瞩目的在建工程,平潭海峡大桥预计在2010年完工。标志着“台海通道工程”——这一宏伟事业从理论成功的走向实践。因此,“海上长城”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工程。
据台海通道工程方案的总策划潘亚中介绍,1992年他在美国时,为了推动祖国的统一和国家的发展,他就开始和有关教授、专家联合发起成立了“台湾海峡和平发展研究院”,并竭尽心力地提出了《关于在台湾海峡筑堤、铺路、架桥的构想》,即从福建平潭到台湾新竹之间构筑一条长124公里的“中华统一大道”,将海峡两岸紧密相连。并且,近20年来,潘先生多次邀请方晓阳、郭履灿、彭阜南、吴之明等海内外著名专家、教授,对这一构想反复进行科学论证,并组织召开“填海造陆,强我中华论证方案研讨会”,而最终以从福建平潭到台湾新竹的北线通道为最佳方案。
记者:关于在台湾海峡筑堤、铺路、架桥的构想。你当初怎么会有这个想法?策划缘起是什么?
潘亚中:其实,我之所以有这个想法,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就是:我当时到海外去,身上就只有80美元,因为大家知道,自1840年以后,我们国家一直都很贫弱。新中国建立之后,我们的发展时间很短,又遭到西方列强封锁了几十年。所以,我1992年走的时候发展不多。到了海外之后,再加上西方国家总是拿我们国家没有统一这一点来欺负我们中国,特别是拿台湾来说事,动不动就拿这一点来敲诈我们中国政府,刺伤我们中国人的自尊心。大的国家拿台湾说事,还情有可原,他们力量强,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但是,一些小国,像太平洋一些小国,只有一两万人口的小国,也拿台湾来说事,就是什么,一会儿又跟台湾搞建交,一会儿又跟大陆搞建交,两边敲诈,这边勒索了又到那边敲诈。凡是在国外的游子,忧国忧民的思想都会更加强烈。在国内,就几乎很难有这样深的感受。一般情况下,都很难把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提升到民族尊严的问题上来。在国外,很容易就提升到民族尊严的问题上来了。就是民族自尊心受到特别大的刺激和伤害。所以,产生了这种民族复兴的使命感。我认为,要想复兴中华民族,首先就必须得统一台湾,就是这样一种想法。所以,为了祖国的早日和平统一,我策划了“强国之梦——填海造陆,统一台湾,复兴大中华”的构想。也就是学术界称的“台海通道工程”,俗称“海上长城”。
第二个原因是:毛泽东曾说过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不是什么好汉,所以,到现在我都没有去过万里长城。为什么呢?一是没有胆量去,二是不好意思去,更觉得没有脸面去。我们都知道,万里长城是秦始皇时代创造的辉煌,距今2000多年,使我们现在的子孙在全人类面前还引以为荣、引以为傲。我们在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有没有感觉到惭愧呢?试比较一下:我们现在的人口是秦始皇时代的数十倍以上,我们现在的综合国力是秦始皇时代的千百倍;如果100年、1000年、2000年以后的中华子孙在翻阅我们今天的历史的时候,看看我们为他们、为人类留下了什么的时候,我们将情何以堪!而秦始皇时代却为我们两千年以后的中华子孙和全人类留下了两大世界奇迹——万里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如果我们什么都没有留下,甚至连台湾也给弄丢了,你说说我们这代人是多么地无能,多么地窝囊。即使在九泉之下也够丢脸了。所以,呼吁我们这代人,不仅仅要尽快完成国家的统一,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完整的大中华,而是要留下一个强大的大中华。并且,更要创造出中华民族的辉煌,留下人类的奇迹-——“海上长城”。
记者:人们不禁要问,修筑“海上长城”就一定能够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吗?
潘亚中:根据海峡两岸的情势来看,先不管台湾当局对这一构想持什么样的态度,先研究论证出可行性再说。因为毕竟台湾海峡是中国人的海峡。随着台海通道的修建,海峡两岸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近。到时候台湾同胞会很自然地与大陆进行密切的友好往来。当然,我们的目的就是加强两岸同胞的相互交流。毕竟台湾与大陆有着血缘关系,到时候台湾与大陆的往来是挡都挡不住的。此构想完全是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全局考虑。因为中国如果以武力方式完成国家的统一,中国的综合国力将遭受到空前的打击。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不利。而且,台湾同胞也是我们同祖同宗血肉相连的兄弟姐妹,我坚信两岸同胞一定有智慧以和平的方式完成国家的统一。
记者:从1992年算起,到今年已经18年了,你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倡导和推动国家实施“台海通道工程”这个宏伟的构想。那么,当时是处在怎样的背景下?又是为什么要去推动呢?
潘亚中:众所周知,1993年,两岸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也就是实现了两岸的第一次会谈。我看到两岸既然已经开出了和平之花,我们在海外的华侨,就应该责无旁贷地推动两岸,尽快结出和平之果。我在地图上发现平潭最靠近台湾,所以我提出了启动平潭的建设。在平潭规划出生活小区、商业小区、工业小区、大学城等,将平潭打造成为台湾的后花园。就是在平潭设立“海峡经济特别行政区”,打造21世纪最强劲“经济磁吸盘”,形成“沿海峡经济走廊”。
以福建平潭为中心设立海峡经济特别行政区,其政策之特殊,要包括香港和澳门的总和。则可打造出21世纪最强劲的经济磁吸盘,而形成沿海峡经济走廊(惠州-潮州―漳州-泉州― 福州―温州-台州),此一区域进而形成“环海峡经济圈”,北接“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西连“珠三角”和“环北海经济圈”,成为名副其实“世界经济火车头”。同时,在平潭和新竹之间建设“台海通道工程”,把台湾跟大陆连接起来。连接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复兴大中华。这不仅仅是一个政治目的,更是一个经济目的,最大意义还在于建构了两条“世界经济交通大动脉”:第一条是西线,将台湾的交通并入中国大陆交通网,经新疆穿越欧亚大陆桥,直接将整个东南亚的货物通过中国大陆,台湾进入欧非大陆;第二条是东线,经过中国东北,穿越俄罗斯远东,从白令海峡,进入美洲大陆。这样,在整个中国大地上形成了两条经济交通大动脉,双向运行。既节约了时间,又降低了运输成本。据多位经济学家测算,“世界经济交通大动脉”的形成,将会提供沿线千万人以上的就业机会;使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年提升万亿人民币以上。经过30~35年的时间,中国的经济总量就可以超过欧美的经济总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21世纪中国崛起的梦想就会变为现实。建设这条海峡大道,台湾自然会成为“世界经济运营中心”,只靠收取货物运输的过路费,就能使台湾的经济总量比现在增长3倍以上。
记者:关于“台海通道工程”的构想,你在国外都做了哪些宣传?
潘亚中:为了让每一个海外的中国人都能了解“台海通道工程”的真正内涵,我反复在报刊上进行宣传,还在中文媒体上不断刊登广告。让人们了解“台海通道工程”的内涵。
除了在报刊、电视台上刊登宣传,我还在纽约《侨声》电台和《中国广播网》等华语电台做叩应节目进行宣传。同时印刷大量的文宣,在华人社区免费派发。喷绘大量的“台海通道工程”的设想图,免费赠送给许多爱国侨团和台湾朋友。并将“台海通道工程”的设想图制作成广告灯箱,悬挂在帝国中医学院的大门口,每天晚上照亮半条街。常常有路过的华人在此摄影留念,甚至也有的直接到我办公室向我索要“台海通道工程”的相关资料。
记者:那所花费庞大开支都是自己的?还是海外华人赞助的?
潘亚中:哪有人赞助哦,好多人一直都说我是疯子,说我有神经病。不务正业,乱扔钱。就连有些好朋友也说我是白日做“千秋大梦”。那肯定是只能靠我自己的经济力量运作。我的目的就是希望:不管是海外的华人,还是国内的同胞,都要让他们了解“台海通道工程”的内涵。从而对分裂国家的那些分裂分子从心理上进行打击。
记者:在国外生活得很舒适,怎么想到回国来推动?回国后做了哪些推动工作?
潘亚中:我回国推动的目的,其实是出自我个人的自私的想法。一是我本人非常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够亲眼看到“台海通道工程”建成。二是我到现在还没有登上过万里长城——因为我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讲过,如果我们国家不开建“台海通道工程”,我这辈子就不去拜祭万里长城。在国外期间,只要是能够进行宣传的渠道,我几乎都做了。但是,海外的华人毕竟还是少数,要想让国人了解这个概念,只在海外宣传很有局限性的。我倡导修建“台海通道”这个工程,除了是想促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外,更大的愿望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概念增强国人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希望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从内心、骨子里面都是爱国的。2008年的地震,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使我非常非常感动。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像一盘散沙一样让外国瞧不起。所以,回国后,也就是2005年,我继续组织一些专家对这一构想进行科学的再论证,并在全国政协礼堂发起召开“填海造陆,强我中华论证方案研讨会”。后来又发起召开多次论证研讨会。与此同时,我就开始了各种渠道的宣传。我开始印刷各种小册子,印刷年历和挂历,把“台海通道”这个概念渗透到老百姓的心里去,我最初是这样做的。当然,我也仍然继续在报刊上进行宣传。要不是在国外积累了运作的资金,要想让人们知道这个概念,还真的很麻烦。可是后来我发现,人们对小册子的印象并不是很深,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这样工夫就白花了。当今的社会,已经是一个非常商业化的社会。而且,人们对于酒桌文化很热衷。正常的吃喝是我们每天必须面对的话题。想到这些,我便开始把“台海通道”的概念往生活方面联系。实践政治概念经济化,经济概念产业化,政治宣传生活化,使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民族精神和增强国家意识,凝聚民族向心力。将“中华千秋大业”品牌打造成中华民族的民族品牌,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和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意在将台海通道工程的理念变成商业产业化,通过开发台海通道工程题材的系列产品将“中华千秋大业”的概念加以推广,扩大台海通道工程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就这样生产出了“中华千秋大业酒”和“中华千秋大业饮料”等产品。我曾在联合国演讲过“世界经济交通大动脉”的构想。回国后也被邀请进行演讲。先后在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礼堂、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香港等演讲过数十次。我演讲的激情,使师生们听后也备受震撼,看到他们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给了我继续推动“台海通道工程”的力量。正是社会各界的精神鼓励,使我一直保持着强烈的推动激情。
记者:“台海通道工程”,为什么要选择平潭到新竹的北线方案?
潘亚中:在所论证出的北线、中线和南线方案中,大多数专家选择北线方案,专家们都认为北线方案为最佳方案。主要是考虑到平潭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平潭距离福建省会福州市和长乐机场的直线距离都只有70公里左右。而平潭到台湾新竹之间的距离最近,仅为68海里,平均水深40米至60米。地震专家和地球物理学家以及工程地质学家、还有桥梁和隧道专家们不仅作了严谨、缜密的论证。而且,大量的史料记载,从1604年到2004年的400年间,这里没有发生过7级以上的地震。这表明,从平潭到新竹实施填海修路架桥建设通道是完全可行的。
记者:在我所听闻过的酒商中,几乎都是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才兴办酒厂或者从事酒行业。“造酒而并非为了卖酒”还是我生平第一次听说。你的爱国精神实在是令国人感动。你做中华千秋大业酒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潘亚中:我最初生产中华千秋大业酒,也没有打算要在中国长期做酒的生意,只是希望能够把酒送给中央各部委、社会各界的精英。让大家通过酒文化的方式更能够了解“台海通道工程”的概念。
我生产出来的中华千秋大业酒,几乎都送给了中央多个部委和社会各界的精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和400来位将军、部长也先后为“台海通道工程”的构想——“海上长城”题词。中华千秋大业酒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论坛》、《中国民族报》、《名牌时报》和美国《中国侨商》杂志等海内外数十家媒体报道后,已经驰名海内外。现在,全国已经有200多家媒体持续宣传。
你看,中华千秋大业酒瓶的设计是一本卷起来的线装本的书,她不仅仅是一只装酒的容器,她的文化含量更承担着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中华千秋大业酒瓶的设计理念:这是一本书,这是一页史书,十年功德,百年强国梦想,中华千秋大业,她将为未来的中华子孙留下一个万世基业。中华千秋大业这本书,对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来说,是一本爱不释手的书。其酒瓶和酒盒上的图案昭示着中华民族未来的辉煌——北京—台北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即学术界称的“台海通道工程”,俗称“海上长城”,这就是中华千秋大业酒的酒文化和酒精神。
所以,我做酒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台海通道工程”这个概念,而不是为了卖酒。只要是认识我的人,我几乎都会送酒给他们。酒送的越多,了解“海上长城”的人也就越多。
同时,我是想通过酒文化的载体,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当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团结起来的时候,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牢固的“民族精神长城”。有了“海上长城”和“民族精神长城”,中国必然会真正的崛起!我不仅生产中华千秋大业酒,也在准备生产中华千秋大业茶、中华千秋大业饮料和“祖国统一时间表”的手表。就是要把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的概念产业化、生活化,这样才能融入到老百姓的心里去。
凡是得到酒的朋友,他们都很珍惜她。她的外形已经不单限于只是装酒的容器,现在它都已经成为了酒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品牌的标志。文物学家们对我说,你不是在造酒,你是在创造文物。现在,酒类收藏界以能收藏到中华千秋大业酒为一大乐事。当中华千秋大业酒走向海内外华人华侨和普通百姓餐桌、融入每个爱国者的心灵的时候,中华千秋大业酒的含义一定会被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牢记在心里。
记者:如此现实的商品经济社会中,你不怕有人说,你在炒作中华千秋大业酒的政治概念为自己赚取经济利益吗?
潘亚中:我当然不怕。我前面已经说过,我做酒的目的不是卖酒。基本上认识我的人也都表示支持和理解。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5年来,我已经先后向中央多个部委、民主党派中央、社会各界、部队、学校、新闻界、地震灾区和港澳台侨同胞等赠送了30多万瓶中华千秋大业酒。
记者:你对平潭的宣传已经快20年了。而且,对平潭的规划和建设也很有独到之处,能给大家讲讲您的规划建议吗?
潘亚中:2009年9月福建省正式启动了对平潭大开发的计划,将之定位为对台先行先试的综合实验区。事实上,是石破天惊地建立“两岸共建共管试点特区”。中国大陆已经把平潭规划为对台开放的自由港。今后台湾同胞到平潭来不用签证,可以自由往来。国家对平潭的建设和发展更是备加关注。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将联合向平潭实验区授信3000亿,已经到位的达300亿。福建省政府宣布3年向平潭实验区投入1000亿元。
现如今的平潭,正在翻天覆地大变化。它即将会成为台湾的后花园,甚至是小台湾。建设离不开土地开发,去年的这个时候,每平方米还只售2000多元,而今年一下就升值到了6000-8000元。这些都说明,平潭即将变成一个比香港、澳门还要特区的特区。她的前景是无可限量的。
我对福州(平潭)实验区的发展有三个建议,供大家参考:
1、规划一个赌城,发展博彩观光业,突破平摊发展瓶颈。据说,目前在中国周边的赌城每年赌走中国赌民6000亿元人民币。如果这笔资金能够汇聚到平潭,对平潭的发展会怎样?
2、在平潭(两岸文化的连接点)建立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主题乐园——“中华文化乐园”。打造中华民族文化旅游航母,创造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旅游品牌。这个主题公园项目可以催生上万亿GDP产值,并带动数百万人就业。将平潭岛打造成台湾后花园,供台湾同胞旅游、娱乐、休闲。
3、启动京台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台海通道工程”建设。填海造陆,连接台湾,复兴大中华。
记者:你在1993年所提出的以平潭为中心形成新兴经济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国家都已经采纳。不久的将来,平潭将会发展成为中国第二个深圳或香港。你的中华千秋大业酒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
潘亚中:这算不了什么,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为自己国家的强大奉献自己微薄之力的,我只是尽了一个中国人的本分。“海上长城”将会成为继万里长城之后的人类奇迹。中华千秋大业酒,是传承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的载体。希望这个载体能够和“海上长城”一样,能够受到人们的喜爱。
记者:为了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乘势而上、勿失良机,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实现平潭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刚、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考察平潭,分别对平潭的规划和建设做出指示。王岐山说,平潭岛的开放开发,首先,应探索建立一个比较有利于开发和发展的机制;其次,要搞好规划,深入分析资源禀赋、历史人文以及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详细论证;再次,要在开发初期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体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平潭岛开放开发。
都说国很大,其实就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要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充满爱国情感,我们中国一定是最强大最繁荣的国家。
品味着潘亚中先生所写的《千秋大业酒赋》(之一)-——千秋大业酒香甜,两岸同胞盼团圆;香飘长城阿里山,醉醒长江日月潭。《千秋大业酒赋》(之二)——千秋大业酒飘香,台海和谐国运昌;阿里山上煮美酒,日月潭中醉长江………
笔者再次情不自禁地打开瓶盖,酒的味道很烈!很涩!也很香!酒里面,有那些为了祖国统一而奔走呼号的仁人志士的汗水;酒里面,有同祖同宗的先辈们的热泪;酒里面,有祖国和平统一大团圆的幸福和喜悦。期盼国家实现和平统一之时,“海上长城”将会诉说东方一个美丽的传说——让中国照亮东方,辉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