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26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创新香型 提升白酒附加值的“板斧”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现代白酒的营销史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白酒产业经历了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间快速增长,白酒产业迅速过渡到了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的无序竞争阶段。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高端白酒的香型结构是以浓香为主,约占到70%的比重,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以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等小众香型约占到30%的比例。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首创“兼香”香型的湖南酒鬼酒在1985年的横空出世,改变了当时中国白酒业的格局,其特殊的“一口三香”的口感和“前浓中清后酱”独特香型,支撑起了酒鬼酒高端的价格,其市场价格当时超越了茅台和五粮液等传统名酒,成为当时中国白酒的制高点。

  2000年以来,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白酒企业中高档产品开发的任务都非常艰巨。作为传统名酒企业的洋河酒厂,对支撑高档产品的香型也同样地进行了创新,并推广成功了绵柔型“蓝色经典”高档系列产品。洋河蓝色经典的创新开发的“绵柔型”香型,满足了中国高端白酒消费者对绵、柔的口感追求,开创了中国的新的香型——绵柔型。“蓝色经典”系列中的“梦之蓝”的价格高达600多元,足见香型创新的产品力。“天之蓝”、“梦之蓝”的成功正是高端白酒在香型上创新的一个经典范例。其引领的“绵柔型”香型正在被很多品牌所跟随。

  陕西的西凤酒在推广中高档产品时,创新开发了“凤香型”“中国红”系列,其价位都在500元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端白酒。西凤酒也借凤香型白酒的推出,提升了品牌,为高端产品提供了支撑,为消费者提供了独特的利益点,附加值在价格上也能得到体现。而在“凤香型”的“中国红”白酒推出之前,高端的西凤价位也不过300多元钱。一些区域的地产浓香型白酒中小企业,在开发中高档产品时,香型上也都进行与当地主导香型的差异化。天津某白酒企业今年新开发年份高档酒,就专门研发了清香型白酒,以提升其产品力。山东景芝开发的高档新品采用全新的芝麻香型,其价格比同等品牌的产品高出1倍还多,其芝麻香型的产品单价高达1000余元,有力地托起了产品的卖点,提升了品牌。济南地产名酒趵突泉的芝麻香型的价格也比浓香型的价格高出很多,给自身品牌提供了很高的附加值。

  五粮液旗下全国品牌五粮醇是一个老品牌。销售增长乏力,品牌开始老化和低档化。去年年初,五粮醇成功了研发了新的香型——淡雅香型,淡雅型五粮醇一经推出,迅速赢得了消费者和经销商的青睐,五粮醇的品牌得到了激活和提升。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作为白酒口感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白酒企业会开发出更多的香型,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同时,香型作为白酒的物理属性,在渠道和竞争中起到排他性的竞争。汾酒在山西市场能占到绝大部分的份额,与其清香型在山西长期教育培养消费者是有很大关系的。其他香型几乎销售不动。香型的排他性竞争力可见一般。红花郎作为酱香型产品,之所以销售很好,很大原因是因为其酱香型产品,在茅台价格偏高的情况下,选择红花郎,同样能喝出茅台(香型)的感觉。

  不断创新的香型,仍是当前高端白酒产品创新的重要途径,相信会有更多的新香型不断出现,白酒的香型世界会越来越丰富多彩。香型创新,必然成为高档产品研发并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利器。(文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