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中海油在威海的海上一期10万千瓦风电场工程预可研报告通过了专家的评审,这一项目是全球目前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10亿元,规划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
□ 张 超 陈时坚
在传统的电力巨头之外,一直以海上石油勘探开发为主业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近年来也加入了争夺海上风场的行列中。据悉,中海油将独家开发威海近千公里海岸线的海上风电,整个项目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号称“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
“圈海运动”大势所趋
一轮海上风电的大规模跃进,已经箭在弦上。
被一些地方和企业视为跃进的“冲锋号”的是,国家能源局正在加紧推动海上风电的特许权招标。4月中旬,国家能源局将完成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的合同文本,4月底将进行正式招标。
“海上‘圈地’开始于2005年年底,各大央企早就开始积极动手了。”国家“973”计划风能项目首席科学家、江苏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告诉记者,“现在江苏沿海适合发展海上风电的海域基本已经抢占完了。”
“我国发展海上风电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目前并不具备大规模发展海上风电的条件。”中国风能协会会长贺德馨告诉记者,海上风电是风能发展的一个方向,但在缺乏风场规划、资源普查和核心技术的现实条件下,目前国内风电企业出现的大规模圈海和跃进是“盲目和不科学的”。
1亿千瓦风电“蛋糕”
4月初,中国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的招标,已经进入最后的准备阶段。此时,风电产业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早已摩拳擦掌。
在这之前的3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召开了海上风电招标工作方案讨论会。会议研究将在江苏大丰、射阳、东台和滨海的4块风场进行特许权招标,并将依此形成海上风电的参考电价。江苏省发改委已经委托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研究院对上述4块风场进行项目研究和前期勘测。
在陆上风电渐趋紧张之下,新增风电的绝大部分将来自海洋。
面对这一巨大蛋糕,除中海油以外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简称中电投)、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简称国电)等能源巨头,以及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锐风电)、湘电股份、金风科技等风机制造企业,已经展开了一场资源与话语权的争夺。
中海油的“风电梦”
2007年是中海油风电项目的“突破之年”。当年年初,中海油与山东威海市政府签订了总投资210亿元的海上风电开发协议。2007年底,中海油与福建省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合作协议》,据此开始在福建省开展海上风电项目。
2010年2月,中海油在威海的海上一期10万千瓦风电场工程预可研报告通过了专家的评审。这一项目是全球目前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10亿元,规划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
为顺利推进该项目,中海油建设了高达140米的海上测风塔。
“除了个别的项目,山东主要地区适合开发海上风电的地区都(被中海油)暗定了。”威海高新技术产业区投资贸易促进局局长助理高勤书告诉记者,根据与威海市政府签订的协议,中海油将独家开发威海近千公里海岸线的海上风电,整个项目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号称“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
在此之前, 中海油四更风电项目24台风机已于3月初全部吊装完毕,预计今年上半年投产发电。
据了解,四更风电项目已于近日获国家发改委批准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该项目为单边项目,预计年减排量约为8.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相关链接
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的动力机械,又称风车。广义地说,它是一种以太阳为热源,以大气为工作介质的热能利用发动机。
70年代初期,由于“石油危机”,出现了能源紧张的问题,人们认识到常规矿物能源供应的不稳定性和有限性,于是寻求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遂成为现代世界的一个重要课题。风能作为可再生的、无污染的自然能源又重新引起了人们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