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晏彪
汪海决心双星要与同属国企的东风轮胎联手,成为橡胶行业国企拯救国企的一个先例,表示:“不为别的,就是要把轮胎这个制造业发展好,做大做强做成世界知名的轮胎品牌。”
汪海当然知道,企业家承担着社会责任和行业振兴的责任,但是他更知道自己不是救世主,如果一个毫无更生能力的企业,只能垮掉,那么东风金狮还有没有造血的机能和可挖掘的潜力?汪海亲自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从机关到生产车间全面摸底,以他锐利的目光发现了这家公司可以重新打磨发光的钻石!——配套齐备的生产线,以及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的13家销售分公司和在各地所形成的50家轮胎销售代理机构。了解到这些情况,汪海的双眼一亮:双星拿下东风轮胎,马上进行再次输血,这位倒下的巨狮不仅会迅速复活,还会加快提升双星轮胎的生产实力与市场规模,还将解决几千名职工的就业问题,这将是一步三赢的好棋!
但是,双星的一些中层干部并不理解汪海的战略目标,他们认为东风无药可医,连外国企业都救不活的“老大难”,他们的职工已经没有斗志,这位“四大天王”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我们如果盲目进入无疑是一个无底洞。
还有人说,我们刚刚接过华青轮胎,还没有完全站稳脚跟,再接东风轮胎,一旦有个闪失,会连累双星,你汪海的一世英名会毁于一旦!
各种声音都有,汪海开始一言不发,最后他召开了全体干部大会,他说,我要为自己的名声着想,也要为双星着想,更要为国家和民族着想,如果我们不救东风,谁去救?救活东风表面看是救活一个国企,实际上是代表一个思想,一种理念,一个市场化理念和非市场化理念的战斗,无论你是国企,外企,不走市场化,不按市场规律行事,你一样会败下阵。所以,双星下决心进入东风,就是尽快抢占中国的轮胎市场,为中国人争口气。通过双星与东风的共同努力,使双星轮胎这个中国人自己的民族品牌在市场上真正占有半壁江山。阻止发达国家随意抢占、侵吞或瓜分我们的市场,这也是我们对国家负责,对民族负责,对国有轮胎行业的生存、发展和形象负责的一种做法。
于是,做事一向以雷厉风行著称的汪海,在金狮集团退出资金后,迅速重组东风,在橡胶行业第一次创造了“国企救国企”的先例,汪海以他的大将风度和管理大师的气魄开始复活这只轮胎行业的“休克狮”。
(下期刊登:“毛泽东题字与重振‘东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