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艳梅
4月9日早上10点,在河南省豫光集团生产车间,随着红红的铅液流入铅包,宣告中国首条直接炼铅生产线顺利投料,试产成功。这标志着豫光继富氧底吹氧化-鼓风炉还原炼铅工艺后,又一次刷新了中国铅冶炼史,再次站在行业技术的巅峰,引领铅工业发展方向。
废山上建起大工厂
走在豫光集团路面宽阔、高楼林立、设备先进的生产厂区,很难想象在2008年12月21日前这里还是一片一片高低不平的丘陵。不仅如此,这里的山体经采石场长期人为开采,已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成了没有任何价值的废山。而眼光独特的豫光人,秉承了先人愚公移山的豪情壮志,选择了在这片废山上爆破开挖,搬山填沟,利用地形参差建设厂区。
项目建在废山上,意味着施工难度和成本的成倍增加。要把高处削低,把低处填平,工程量达到1.6万方。而这里的地形结构为工程最让人头疼的土加石结构,100多亩的场地平整,工程人员竟动用了35吨炸药,上万根雷管,而爆破施工中还得小心翼翼,以保障近在咫尺的铁路动脉的安全。
对于公司的选择,负责土建施工的同志也曾提出异议,但冲着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的优势,豫光金铅领导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济源市市长赵素萍在视察项目建设之后,也赞叹地说:“豫光金铅大多数厂房都建在荒坡上,在废山上建工厂,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经验很好,值得推广,全市工业建设项目,都要借鉴豫光的这种做法。”
绿色工艺国际领先
如今,已经建设投产的直接炼铅生产线隶属豫光金铅直接炼铅环保治理工程,使用了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液态高铅渣直接炼铅工艺,该工艺较原富氧底吹——鼓风炉还原炼铅工艺相比,有效地解决了熔炼过程中潜热能浪费、SO2排放不稳定和转运过程中的粉尘飞扬等问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真正实现铅的直接熔炼,在进一步提高回收率的同时,极大降低了能耗,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清洁生产,使我国铅冶炼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炼铅工业又一次大的飞跃,可以完全替代淘汰鼓风炉,对整个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示范作用。
该工艺被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定蕃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鉴定为“工艺技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实用性强,节能效果明显”。经测算,该工艺能耗指标只有鼓风炉的60%,SO2排放量只有鼓风炉的10%,不产生污水,污染物排放水平得到进一步优化。该工程投产后,将成为国内铅行业的一个示范工程,并将推动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产业升级。
8年前,豫光金铅实现了富氧底吹氧化——鼓风炉还原炼铅工艺的工业化生产,掀起了行业的绿色风暴,成为中国目前最成熟的炼铅工艺,是豫光金铅过去10年对中国铅冶炼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
刚刚投产的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工艺是由豫光金铅自主研发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先进工艺,代表了中国铅冶炼技术的发展方向,项目的顺利投产也将为环保做出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