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秀静 本报记者 赵长远
虎年的春节,王晓杰深入到生产一线,走访慰问所有在重要岗位加班的普通员工;深夜,她则和员工们一起,在厂门口点燃烟花,迎接又一个新年征程的开始。
四平昊华员工记得,这已经是她第四次和大家在一起过春节了。而自王晓杰上任3年多来,每天早六点半上班、晚九点多回家,一千多个日夜,她一直这样度过。企业3000多名员工认可王晓杰:一个把全部身心扑到四平昊华的当家人。全体员工心里更清楚,没有这么好的带头人,四平昊华作为一家重组改制、绝地逢生的老企业,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再创辉煌。
四平昊华重新崛起固然可喜,而辉煌背后的故事则更为可敬。众所周知,四平昊华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昊华及中国化工集团重组地方企业的典范。短短三四年间,四平联合化“变身”为四平昊华,在世人的观望甚至是置疑当中,敢打敢拼,步步为赢,利润总额每年递增10倍,重新树立起吉林省、四平市化工行业的标杆形象。
而在2004年前,历史包袱沉重、重疴缠身的四平昊华,甚至令重组方——中国昊华总公司,也没有让它起死回生的十足把握(当时,企业负债率达到196%,亏损额2.9亿元)。当时的中国昊华领导警言:“再多的扶持,也救不活一户没有志气的企业,破产对于四平昊华而言,可能性依然存在,四平昊华最终的崛起,关键还看企业自己。”
2006年9月,王晓杰成为四平昊华的董事长、党委书记。她接手的,是希望,更是无穷的责任和巨大的风险。任何一个行业内的人士都清楚,全国化工企业的老总,没有几个能常年睡上安稳觉的,高危的行业特性,需要铁打的神经和意志。一个女性,可以吗?
事实胜于一切雄辩。王晓杰担任董事长的4年时间里,企业先后投资近20亿元,建设完成双5万吨项目、双20万吨项目、百万吨水泥项目。公司主导产品聚氯乙烯树脂由当年的3万吨、8万吨发展到30万吨。烧碱由4万吨、10万吨发展到30万吨的生产规模,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化工原料生产基地。
仅2009年,在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四平昊华逆境拼搏,产值、收入首次突破12亿元大关,较上年增长67%,发展势头强劲;“100万吨/年电石渣制水泥”项目建成投产,实现了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销售工作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逆势而上实现产销率100%,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建厂50年历史最好水平。
曾经在中国昊华和吉林省眼中积重难返、颇为担忧的四平昊华,去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在中国昊华集团排名第七位,利润总额2397万元排名第九位。现在的四平昊华,让上级公司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更好更快发展,企业的实力、前途、空间,已和重组之前不可同日而语。人们在惊讶感叹之余,更敬佩这位外表文弱、内心却异常坚强的杰出女企业家。
品格和能力是王晓杰撑起四平昊华发展天空的两支强有力臂膀。从省、市政府心中难以抚平的“心病”,到各级领导爱护有加的“眼睛”,四平昊华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丝一毫没有改变王晓杰的生活轨迹。每天,她都在职工食堂和上百名员工们一起刷卡就餐;平时,她的办公地点不是在办公室发号施令,而是置身于每一条生产线旁解决难题;关键时刻,她带领营销团队奔大庆、走大连、赴江浙,共闯天南海北……她视公司里的员工如兄弟姐妹,为了3000多员工能过上好日子,为了几代化工人的重托,她永远身在一线、永远朴实无华,永远谦和严谨——这份定力,最终在四平昊华整个企业中,演化成为凝神聚力搞事业、团结一心大发展的强有力的感召力。
管理创新,是王晓杰为四平昊华输入的又一活力之源。3年多来,她极力强化内部机构改革力度,精简机构,实行扁平化管理;重视引进人才,选拔“年青化、知识化、专业化”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一大批年轻的知识分子得到重用;实施青年人才培养工程,为企业发展积蓄能量;引导企业走上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先后拿出7个亿作为环保投资,真正实现了还故乡一片碧水蓝天的承诺;各级领导到企业视察都惊讶眼前的变化,过去的“破大家”神奇般地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化工企业;调整经济结构,国内最大的电石渣制水泥生产线,每年将50.4万吨电石渣吃干榨尽。由被动到把握发展主动权,增长方式的转变,折射出四平昊华发展理念的深刻变化,折射出她超凡的管理能力和胆识。
管理宽严相济,在重塑企业发展格局之时,王晓杰大幅度提高职工收入水平,改善职工住房条件,修建学生公寓让广大员工充分享受到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
品德与管理能力相辅相成,这是一个企业家成熟的标志。进而,我们还可以说,对于一户“后进企业”来说,一把手的品格因素,在企业重生的过程中,作用至关重要。只有一把手的心中只有企业而没有私心和退路,企业员工才能在心中舍小家顾大家。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发展,说神秘也神秘,说不神秘也不神秘:上下齐心,其利断金。这已成为四平昊华企业文化的核心。
上级领导高度评价四平昊华的发展。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任建新说:“王晓杰是个女企业家,能想事、能干事、并能干成事,有眼光和管理能力。全厂120万平方米,南北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是我见过同类企业最好的一家。”这是赞扬,更是激励。
好的上级公司,好的政策扶持;好的企业当家人,好的企业管理形象;好的职工队伍,好的经营业绩……多重因素,成就了四平昊华。令中国化工集团和昊华集团欣慰的是,四平昊华现在已经拥有了最佳的成长环境。除了总部的全力扶持,更有地方政府的倾力关爱。去年12月中旬,新任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到四平调研,第一家就来到四平昊华检查工作,省长王儒林更曾为四平昊华的生产销售亲身奔走;前任吉林省委书记王珉和省长韩长赋,都多次深入企业并亲自帮助过四平昊华发展。吉林省人大、省政协,四平市五大班子,都数不清地来视察并介入四平昊华成长。四平昊华的影响力,在吉林省化工行业与日俱增,在四平市首屈一指。
走进四平昊华,厂址还是在老地方,人员也依旧是那些人员,但是,这里每一个车间的设备和工艺流程都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那一排排管架、一个个贮罐,到一条条生产线,在四平昊华的每一个角落,看到的每名员工身上,我们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企业众志成城、内外良性互动,在这样的社会大家庭里,王晓杰带领四平昊华,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企业大腾飞目标。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基础化工原料生产基地,正在长吉图(编者注:指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图们江的简称)国家战略实施的今天,稳步崛起,重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