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06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兖矿实业 “四大板块”逆势“飘红”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山东兖矿实业公司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冲击加剧的严峻形势下,创新营销模式,强化经营管理,着力科技研发,促进建筑工程、机电制修、房地产、物流等“四大板块”产业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自去年以来累计完成总销售收入50亿元,利润完成6500万元,超奋斗指标500万元,主要经济指标逆势创出历史新高。

  强化经营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他们围绕“四大板块”产业制定不同时期生产经营意见,实行分类施策、及时跟进、动态调控,大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确保各类项目资金、工程质量、产品工期等指标合理受控;针对不同时段实行分段考核,强化目标管理,变各单位班子基薪由“考核指标”挂钩为“与目标指标”挂钩,并完善了阶段性激励措施,促进了各项经营指标完成。实施资金集中管理,推广应用了NC财务系统,促进了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建设。出台资金运作方案,强力清收应收款项,加强银行账户管理,清收2008年之前外部欠款2亿元,收回集团公司内部欠款3亿元。

  创新营销模式,拓宽市场空间。他们针对产业多、产品多、生产单位多等实际情况,树立“大销售”理念,完善了公司层面的营销管理职能。坚持营销月度例会制度,互通招投标信息,实现所属单位营销资源的利益最大化。在宁夏成立了西北市场开发联络处,派出优秀营销力量长期外驻,着力开拓山西、陕西、内蒙古及青海等区域的煤机及建筑市场,取得显著成效;设立资源共享奖,调动销售人员积极性。这几项措施使所属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了利益共赢、优势互补,开创了营销工作新局面。

  着力科技研发,提升竞争实力。他们进一步深化“重人才、抓研发、搞革新”战略,实行研发经费统筹制度,对各单位按照一定比例强制提取研发经费,对全年科技研发无项目、技术革新无成效单位扣罚10%上缴额;在人才引进上,坚持“不为所有,但为我用”、“市场化薪酬”原则,吸收高端技术人才。多项措施激活了各单位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目前,在集团公司26个立项科研课题中,顺利完成10项;开发公司硬芯法钢丝项目等两项课题稳步推进。国内高端主流煤机ZF10000型支架、940型采煤机、SGZ800/800重型刮板运输机凸显规模效益,成为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各单位良好的创业平台,吸引了高层次研发人才的“回流”。实业公司全年招聘11名研究生、78名本科毕业生;机电设备制造厂实施“双百”工程,首批培训200人;37处选派优秀人才到清华、北大等高等院校进修学习;地矿公司围绕物探和地源热泵新技术网络各类人才,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同时,质量品牌战略获得显著成效:建筑安装产业中施工或参建的11项工程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皮带机、变压器等11个产品获得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唐村实业公司“兖矿长龙”输送带再获省级著名商标。

  (周燕 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