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研制出适合顾客按摩时的坐椅不说,还会用大拇指为顾客拨弄经脉。19岁的巴南人石毛果夫,靠别具一格的按摩手法和专用按摩椅,三年内集聚起一定的名气,更在竞争对手林立的金沙港湾小区,保证了自己每月都当万元户的“江湖地位”。
祖上四代行医
重庆沙坪坝区的滨江路上聚集着10来家按摩推拿店,从业者年龄多是四五十岁。记者前日上午沿途走访,多家均门可罗雀。而石毛果夫开的“义合公”按摩店却是门庭若市。
60余平方米的店面,被隔成3间。最外一间是接待室,里边两间除了7张按摩床,还有一张石毛果夫自创的按摩椅:半圆靠头,椅背半中横生出一节用以放手,造型独特显眼。该椅可避免顾客因躺在按摩床上过长、脸部被过久压迫而出现充血、鼻塞等症状。
石毛果夫祖上四代行医,耳濡目染之下,他从四五岁就跟随爷爷奶奶学习草药知识,七八岁拜民间师傅学习推拿按摩。
半年交不出房租
16岁那年,石毛果夫尚在重庆一医科中专读二年级,他决心自己创业。靠四处筹措来的1.2万元,他沿用祖辈上百年的名号“义合公”,开起了推拿按摩店。
经营之初,因面相稚嫩,加上四周对手林立,石毛果夫一度陷入困境,最糟糕时,连续半年无力交房租。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他依然自创出“一指拨经行气法”——用大拇指在人体的各骨节缝、经络间游移,并不断弹拨其经脉,可舒筋活络。此外,石毛果夫还自己设计、制作出专用按摩椅。
石毛果夫的努力、坚持和创新感动了几位老客户,他们主动借出2万多元现金,帮他渡过了难关。
两年后开分店
3年后的今天,石毛果夫已被众多的顾客尊称为“年轻的老资格”。尽管在其独创了按摩指法和按摩椅后,该店的价格从原来的30元/次提升为50—150元/次,但每天慕名而来的顾客仍络绎不绝。
为保证质量和信誉,石毛果夫一天最多只接待40位客人。知此规矩的老顾客,每天总是抢先预约。在当地众多的按摩推拿店中,这也成为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去年,石毛果夫又在南温泉开了第二家分店,面积达120余平方米。依靠两个店的红火生意,石毛果夫每月纯利润已上万元。
收徒弟10多人
名气大了,顾客多了,石毛果夫的生财之道也得到了拓展:多收徒弟不说,学费也涨了。
别看只有19岁,石毛果夫的学徒已有10多人,且多数都学成后另立了门户。前来咨询、联系的则源源不断,且多是具有专业知识、缺乏临床经验的医科大学生。
以往石毛果夫给学徒定的规矩是:学费8500元/人,学习时间为3个月。期满后,可选择独立开店,也可继续留在他身边带薪学习。今年3月起,石毛果夫将学费门槛进行了提升:每人15000元。
成本收益分析
两个店房租:2700元/月。
水电费:800元/月。
人工费:5个员工,每月工资支出约10000元。
药品、耗材:约4000元/月。
利润:每月上万元。
专家分析
服务精细赢市场
戴一边耳环,穿V型布鞋的19岁大男孩石毛果夫,创造了年轻人在中医界的“神话”。石毛果夫揭秘的答案是:“我只是用心把服务做得更精细而已。”
尽管按摩推拿不是一件具体的商品,但作为一种服务方式,当别人都在努力学习、以期更好掌握老师所传手艺时,石毛果夫却大胆自创手法和专用按摩椅,确保顾客在更舒服享受的同时,也取得了更好的疗效,赢得了更多的客源。
服务越精细就越具有针对性,越强的针对性就越能赢得受众的青睐。石毛果夫年纪虽轻,却摸到了市场的门道。
创富秘籍
有创新才不怕竞争
如同竞争激烈的餐饮业必须要有特色菜品一样,推拿按摩店同样也要有自己的特色产品,这个产品就是石毛果夫发明的专用按摩椅,以及独创的按摩新技法。
市场经济如同一个生态系统,因为充满了竞争,才逼迫创业者产生求新求变的压力和动力。石毛果夫就是因为沙滨路边10多家推拿按摩店的竞争,才逼迫他在专业上进行深度钻研,从而独创了“一指拨经行气法”和新型按摩椅,去满足顾客的需求。
石毛果夫还有一个营销技巧就是恢复了“义合公”这个老字号,因为经常推拿按摩的都是中老年人,对于这些消费者来说,老字号肯定具有更加强烈的吸引力。
(摘自《重庆晚报》 董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