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03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贫困学生开驾校自赚学费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上大学没花家里钱

  “因为我知道贫困的滋味,所以我成立了公司,我要让更多贫困的学生和我一起创业,凭自己的能力赚钱。”今年23岁的李福振是青岛港湾学院的学生,相比一般同学他的经历有些复杂:初入大学时靠卖手机卡养活自己,大二时因要照顾家庭从桂林转到青岛来上大学,大三时看准高校大学生服务市场蕴含的商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自己赚出上大学学费

  

  李福振出生在潍坊的一户农家,上初中起父母就来青打工,他自己在老家上学到高中毕业,这养成了他做事独立的性格。

  李福振自幼家庭贫困,从中学的寒暑假就开始做兼职打工了。2007年高中毕业,他考上了桂林航天工业专科学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趁着上大学前的两个月空闲时间,他开始为自己赚取大学学费,他找到了一个为岛城一家民办高校代理招生的工作,两个月赚了8000元。2007年9月,他没向家里要一分钱,带着8000元钱南下桂林。

  李福振进大学第一天他就跑遍学校周边20多家店铺找兼职,最后在一家快餐店找到一份兼职,还也可以免费吃饭。“进入学校一周,我看到销售手机卡有不错的利润,就直接找到了桂林移动总部,自己开始做学校的手机卡代理,第一个月我就卖出了40多张,赚了有两三千元。”就这样奋斗了半年,入学半年后的寒假,李福振自己买了笔记本电脑,还带了4000元回家。

  

  校园广场上叫卖衣服

  

  2008年9月,因为家人需要照顾,李福振从桂林航天工业专科学校转学到青岛港湾学校上学。到了港湾学院,他在学习之余继续创业路。港湾学院新校区在胶南大学城,位置比较偏僻,他发现不少同学回家很不方便,在第一周,他就联合汽车公司开通了港湾学院直达开发区、黄岛轮渡的周末学生班车。此外,看到暑假学生毕业要大量托运行李,他还和邮政合作办起了学校离校学生行李托运的业务。

  李福振和同学平时买衣服很不方便,他想到如果从开发区批发衣服到学校里卖,应该会受到同学的欢迎。“我从黄岛的批发市场进了一些年轻人喜欢款式的衣服,带领学校的贫困生一起在学校的南广场上支起帐篷卖衣服。”

  

  带百余贫困生开公司

  

  2009年8月,转眼即将进入大三的“毕业季”,不少同学都选择了去别的单位实习打工,而李福振却在这时开起了属于自己的公司——青岛振盛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主要从事高校服务的大学生创业公司,公司大部分员工都是刚毕业和在校的大学生,公司带动了100多名大学生就业。

  李福振的公司主要业务为在胶南大学城和开发区高校推广驾驶员培训和校园DM杂志。他说,在高校推广驾驶员培训的想法源于自己和身边人的经历。 “进入大学,为了多掌握一门技能,不少同学都想在空闲之余学习驾驶,考个驾照,后来我们发现在学校周围也没有合适的驾校。”李福振说,自己看到大学生驾驶员培训的商机,就选择了开发区一家高校办的驾校,为其代理招收学员,目前他已经为300多名同学提供了适合他们的驾驶员培训的服务,在港湾学院和黄岛一些高校建立了驾校的培训点。

  目前,李福振公司推出的“振盛服务”品牌已经在胶南和黄岛开发区的高校内小有名气,他的公司年营业额达20多万元,年纳税达3万多元。李福振说,现在他想将目前运行不错的高校驾驶员培训和校园DM杂志这两项业务做好,这两项业务更成熟后再考虑引进新的业务。(摘自《青岛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