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 杰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花店里,很多艳丽多姿的玫瑰、百合或康乃馨都产自千里之外的中国云南。作为亚洲最主要的花卉生产基地和国内鲜切花主要货源地,云南花卉八成以上外销,畅销国内70多个大中城市和40多个国家和地区。3月26日清晨,记者探访了云南花卉生产的“大本营”——昆明斗南镇,亲身感受特大干旱对云南花卉产业的冲击。
花卉品质普遍不如往年
中国产花看云南,云南产花在斗南。位于昆明市区东南部20公里外的呈贡县斗南是闻名遐迩的鲜花基地,花卉生产和交易量占昆明的一半以上,经营花卉产业的外地人远远多于本地的花农。据说,每天凌晨2点一过,斗南花卉交易市场就已人声鼎沸、交易热闹了。
果然,当记者清早7点多赶到花卉市场大厅时看到,交易高峰已过,花农几乎都收货回家了,剩下的大都是卖花的中间商。
一位专卖“勿忘我”的女花农告诉记者,当地的花几乎都种在温室里,但昆明6个多月没下雨了,灌溉遇到了困难,“村里的井都没什么水了,浇花水都要从滇池拉。”
一位名叫曾旭的花贩说,一捆好的康乃馨,20枝卖5块多,便宜的3块多,价格和去年差不多,但干旱以来,‘丑花’(品质不好的花)明显多了。他说着拿起一株玫瑰花指着,“今年市场上的花,普遍脖子瘦、花朵也小。”
八成花卉面积受灾
市场出现两极分化
来自云南花卉产业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上旬,在持续旱情影响下,云南八成的花卉面积受灾,成灾17.09万亩,绝收2.56万亩,直接经济损失8.97亿元人民币。其中,受冲击最大是鲜切花和花种苗的生产和销售。
记者了解到,云南鲜切花比预期减产近一半,优质花比率也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国内的需求却稳中有升,导致鲜切花售价差距明显拉大。
云南省花卉产业办公室推广中心工作人员陆继亮告诉本台记者,“今年情人节销售旺季时,A级的玫瑰花(即品质最好的花)平均每支卖到3、4块钱,是去年同期的两倍。而‘丑花’最低时每支就卖两毛,下跌了一半多。”
鲜花出口不减反增
全年前景依然乐观
随着国际知名度的日益提高,去年,云南鲜切花出口到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入达到1.2亿美元。“今年1月和2月,云南花卉出口增幅为35.9%,出口没受影响。”陆继亮欣慰地说。
谈到这背后的原因,他解释说,“云南花卉采取的是订单式出口模式,外国的订单早在去年就下来了。”
不过,由于水、肥料等生产物资价格上涨,花卉生产和经营成本增加,出口压力也在不断加剧。
尽管云南花卉产业目前正遭遇“寒冬”,但业界人士对云南花卉产业前景仍抱有乐观态度。陆继亮说认为“尽管持续干旱,但眼下正处在花卉交易淡季。花卉的生产周期短,销售的旺季在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只要干旱不持续下去,今年后期,花卉产业前景还是很看好的,有希望弥补回第一季度的损失。”
相关新闻
波及花市
部分城市鲜花涨两成
“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康乃馨、菊花、玫瑰等鲜花将迎来一个销售高峰。然而,由于鲜花主要产地、云南、广西、四川等地出现了严重的旱情,今年的鲜花价格走势变得扑朔迷离。记者3月25日走访成都高店子等主要鲜花交易市场发现,目前康乃馨、菊花、玫瑰这三种销量大的鲜花的价格普遍上涨约两成左右,其他装饰性花草的价格平稳。不过有批发商表示,如果云南旱情短期内无明显改善,成都的鲜花可能不止微涨。
成都高店子鲜花交易市场的一位张经理对记者表示,目前影响成都市鲜花价格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即云南等地鲜花的供应、市场的消化能力和本地鲜花的供应。目前,云南等地供应略有下降,成都本地的菊花、康乃馨要到6月份才能上市。
“目前成都市场的鲜花价格微涨,随着清明节的到来,涨价可能会持续到4月中旬,而‘5.1’前,又是婚庆的高峰期,因此,5月之前成都市场鲜花价格不可能出现下跌。”主要经营菊花的王经理对记者表示。
相比于成都鲜花市场的“微涨”,据记者了解,目前在西安、沈阳、深圳、郑州、合肥等地,鲜花价格普遍大涨,其中西安的鲜花价格平均翻了一番,郑州玫瑰、康乃馨的价格上涨了40%以上。
云南省花卉产业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2日,受持续干旱影响,云南80%面积的花卉受灾,受灾面积达46.5万亩,成灾16.28万亩,绝收2.44万亩。据云南省花产办预测,花卉产量较上年同期减少了一半,优质花的比例明显下降。
(席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