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31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县太爷”抢图章(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赵晏彪

  

  胶南市委有关领导视《吸并协议书》和国家的法规为儿戏,在青岛市体改办召开协调会并且通知华青股份公司的领导带公章来办理公司注销手续后,仍不同意注销华青,还命令胶南市体改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华青公司拿走了华青的公章,以这种野蛮的行为阻止华青的注销。

  青岛市的两位主管副市长亲自协调此事,但是毫无进展。这一拖,又是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形势更加严峻。有媒体在关注报道此事时称:“原本这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一次并不复杂的资产重组行为,竟然演化成白热化的政府官员与企业间的拉锯战”。

  汪海在战场上跟美国鬼子拼杀没输过,在商场上跟外商争斗没败过。搏击商场几十年,经历过无数的艰难险阻,他从来没有一次激流勇退,或者是对别人的强取豪夺拱手相让。但这一次汪海遇到的不是商人,不是外国的资本势力,而是同属于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怎么办?汪海陷入了沉思。

  虽然这次的对手不同以往,势力也更加强大,但汪海始终坚信一点,中国还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无论哪一级领导,你还是共产党员,你还是要遵守党规国法。我汪海所做之事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企业的利益和国家的财产不受损失,行得直,走得正,不怕你胡搅蛮缠不讲理。

  12月28日一大早,“不走官场走市场”的汪海,来到青岛市委书记张惠来的办公室。过去每当遇到他解决不了的大事,汪海都会走进市委书记的办公室,这次他又来了,他向张书记陈述了按法定程序注销华青公司的重要性:“如果这件事不能在12月31日前解决,如期在深圳交易所发出公告,‘家丑外扬’,不仅会让双星在股市上的声誉大跌,企业损失惨重,也给以后的经营带来重大的风险,青岛这座开放城市的形象在公众的心目中也会大打折扣。一个城市的文明来之不易,一个城市的发展,更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我们不该因某些官员的本位思想影响大局。”

  张书记听了汪海的汇报后,认为事态严重,立即派有关人员调查情况,反馈回来的情况与汪海所说属实,他立即下达了注销华青的指示。12月30日,华青股份公司正式注销,随后成立了双星轮胎总公司。这场历时4年的纷争终于落下帷幕。

  汪海与各方势力斗法四年,最后他赢了,但是,在笑容的背后掩藏着鲜为人知的苦涩。

  (下期刊登“挽救崩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