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国政 通讯员 罗锡亮 王辉) 3月26日,山东兖矿集团运筹多日、借助金融危机为催化剂的战略核心工程——“责任文化”揭开神秘面纱。当天在济南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有关领导和兖矿集团董事局主席耿加怀联手启动兖矿“责任文化”建设工程。启动信息在与会的兖矿集团及个分公司、子公司负责人中和百里矿区产生心灵反应,并且跨区域、过大洋覆盖兖矿赴外开发的“五大基地”,10万兖矿职工从此跨入求天地人和之道,谋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征程。
全国政研会、中国煤炭工业政研会及山东省有关厅局、有关媒体300多人目睹了这一软实力工程的启动盛况。
企业文化专家贾春峰指出:兖矿新的文化工程定位为天地人和的责任文化,具有统领意义和时代感,它包涵了企业对国家、对社会、对用户、对员工、对股东、对股民、对合作伙伴的责任,体现了行业特点和企业个性,是企业负责任、讲信用的真实体现。这个方案的实施,必将成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经典范例。
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宝莅在启动仪式上说,兖矿集团责任文化立意高远,目标明确、科学严谨、切实可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体现了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了以文化力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发展新理念,体现了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的紧密融合,无论是集团层面的母文化体系还是各实体单位的子文化系统都具有很强的文化包容性、依存性和共生性。
兖矿集团党委副书记宋国介绍说,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兖矿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内核,在全国煤炭行业、乃至全国企业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抗击金融危机的实践提升了对企业文化软实力的认识,因而把创建“责任文化”列为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的战略工程。
一年来,为全面优化、完善企业文化体系,提升支柱型国企的责任理念,兖矿集团党委组织开展了扎实深入进行了集团文化整合和提升创建工作。通过调研分析、座谈讨论、专家论证,几上几下,数易其稿,形成《兖矿集团文化整合方案》和《关于深入推进集团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其核心理念准确定位在天地人和的“责任文化”上。
“天地人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也是兖矿集团的发展之道。企业文化定位于此,就是顺应能源行业发展规律,以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为本”,激发和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凝聚力、向心力、竞争力,走一条洁净、高效、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国际化企业集团。
新构建的兖矿集团责任文化体系以安全为“天”,管理为“责”,廉洁为“气”,美德为“魂”,确立了“和谐兖矿、追求卓越”的企业愿景、“立责于心、公允至信”的核心价值追求和“创新领先、合力致远”的企业精神。集团公司母文化体系广泛汲取整合了集团所属单位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形成了“3+6”的架构模式,即:“三为六预”的安全文化、“三自六精”的管理文化、“三廉六端”的廉洁文化和“三德六立”的美德文化。
新的企业文化架构提炼经典、继往开来,丰富升华了原有“四位一体”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示出统领全局的脊梁作用。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到兖矿视察,耿加怀汇报了“三为六预”的安全文化建设情况,表示要以此为统领,扎扎实实落实“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控”措施,巩固发展安全生产三周年的成绩。张德江副总理充分肯定兖矿的做法,希望继续以预防为主,狠抓落实,以扎实的文化建设培育过硬队伍,推进安全生产和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血脉 · 灵魂 · 脊梁
——兖矿集团天地人和“责任文化”建设巡礼
孔孟之乡是儒家文化滋润2500多年的热土,在这片土地上崛起的兖矿集团秉承传统,博采众长,熔炼出充满活力的“兖矿文化”。它宛如坚挺的脊梁,使兖矿成为一面旗帜,国企改革的每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都可以从这里看到示范;它宛如血脉和灵魂,使兖矿勇当国企发展的马前卒,从矿区开发建设、生产技术创新、打造市场品牌,到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碳经济、搏击国际市场,一次又一次闯关。
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兖矿文化经受了新的考验。同舟共济,审时度势,调整结构,攻守兼备,兖矿集团党委和董事局一班人从成功抗击金融危机的实践中感受企业文化的力量。面向未来,更清醒认识到,在后危机时代实现“十二五”、建成国际化综合型企业集团的跨越式发展目标,需要强劲的经济实力,更需要强劲的文化实力。
兖矿像当年攻关会战、将建矿采矿技术推向世界前列一样,举集团之力,借外脑智慧,取危机教训,集典范精华,对企业文化进行了一次全覆盖、多包容的整合升级。
3月26日,在省会济南举行企业文化创新启动仪式,向全社会宣布:兖矿10万职工决心高举天地人和“责任文化”大旗,忠诚担当对国家、民族、社会、客户、职工的重任,谱写国企发展的新篇章。
文化之魂 报效国家 造福社会
眼下,兖矿正在进行一项牵动千家万户的工作:招工。这次给职工子女提供了2800人的就业机会,职工家属奔走相告像过年一样传递这个消息。
去年适逢危机袭扰,公司承诺工人不下岗已属不易,仍然为职工大学生子女和零就业家庭腾出539个就业岗位。据统计,2002年以来,集团公司就创造了2万多个岗位。
就业尤其是大学生就业被称为是社会第一难。兖矿每年都要承担诸如安置复员军人就业任务,但是社会招聘兖矿集团职工子女就业的机会几乎为零。两难之间,兖矿没有埋怨社会,默默地打造一个个就业机会。
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兖矿责任文化中的精髓。面对共和国改革进程中的种种矛盾困难,兖矿从来就是不分份内份外,义无反顾地去承担一份负重。
为国分忧,为国争光,10万兖矿人的这份赤诚达到全方位、全过程的境界。去年春节,电煤告急,成千上万个家庭放弃举家团圆的欢乐,加班保电煤。今年春节情况稍有好转,生产一线得以休假,但他们依然惦记万家灯火,所有的煤仓都装得满满的。三天假期,电煤照常发运并且超计划23%,感动得三大电力公司大年初三送来感谢信。从2001年到目前,兖矿始终是山东保电煤第一大户,近几年为此少挣的利润每年都过10亿元。就在煤炭价格大涨的时候,兖矿竟然缓停销售供不应求的精煤,一个月份突击发运电煤238列、汽运26000多趟。
兖矿稳步推进结构转型,加快产业创新,形成煤炭生产、煤化工、电铝机械三大主业方阵和跨国、跨区域“五个产业基地”的崭新布局,跳出“煤竭城衰”的怪圈,处处展现出春天般的朝气:新型工业园,朵朵花儿开,其 “首创”和“第一”展示着“国家利益至上”的企业文化特征:
首创厚煤层综采放顶煤技术,领先国际水平3—5年,研制的全球第一套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支架走出国门,实现向发达国家输出先进采矿技术的历史性突破;引进并创建我国第一套7.63米炭化室型焦炉及尾气制甲醇生产线,将我国焦化技术推进20年,并改变了炭一化工路线;首创粉煤气化、水煤浆气化、煤炭萃取为主导的技术密集群,建成我国首座煤气化发电与甲醇联产工业化示范工程和第一套甲醇低压羰基合成醋酸装置,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建设工程”,并向美国实施煤化工技术转让,开创了向欧美等发达国家输出煤化工大型成套技术的先河;建成我国第一套费托合成煤制油中试装置,包括煤炭间接液化等11项创新技术被列为国家“863计划”……
“以国家需求定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国企天责,也是企业发展好字当头的战略保证。兖矿之所以规避一次次风险,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保持健康稳健的发展步伐,这是一条根本性的经验”。全国人大代表、兖矿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耿加怀如是说。
文化引擎 跨越发展 创新无限
2009年8月30日,全球知名企业家云集悉尼,参加在这里举行的达沃斯领袖论坛会议。在招待宴会上,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见到兖矿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兖州煤业公司董事长王信,高兴地热情拥抱,并用中文说,兖矿综采放顶煤专利技术是适用于澳洲最好的采煤技术。他虽然没提及并购菲利克斯的事,但此后并购谈判一路绿灯印证了澳大利亚政府的支持。
“陆克文总理被人誉为‘中国通’,但是兖州煤业并购菲利克斯没在这方面沾光,两国文化差异很大,澳政府对外来的资源型企业要求十分苛刻”。王信认为,兖矿之所以能在列强云集的澳大利亚资源领域开发澳思达煤矿立住脚,继而又成功完成澳洲最大的收购案,而且不停顿地把蛋糕做大,除了技术先进适用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对方看准了兖矿的创新理念和能力。
纵览兖矿连续保持中国煤炭行业科技创新企业荣誉的历程,就会发现一个特征:企业或某个领域每每占领一个高地、拿到国家级奖项,都会进行危机教育,将新成绩定位成新的起点。永不满足自我,始终紧盯先进技术前沿阵地,铸成兖矿“创新领先、合力致远”的企业精神。
2009年,兖矿的高效洁净煤制甲醇与联合循环集成系统和自动化放顶煤关键技术与装备两个项目同获全国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在全国企业中不多见,对兖矿人而言则是前进道路上的一方铺路石。在他们的新规划方案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为提升产品质量,兖矿在全行业率先发起以零缺陷、零杂物、零投诉为主要内容的“三零”工程建设,连续七年拼搏,使“兖矿煤”成为第一个在国际市场挂牌的中国煤炭产品,被称为第一产煤大国里程碑式的事件。十几年过去,荣誉榜又添全国质量管理奖、中国质量鼎和亚太国际质量奖。全国惟一的三项重奖集一身,以过硬的成绩被命名为煤炭行业首批“AAA”级信用企业、山东省首批诚信示范企业,赢得山东省省长质量奖个人贡献奖、山东省首届企业管理奖。眼下,在煤炭畅销的情况下,又投巨资将现代化洗煤厂全部进行了技术改造,将品牌建设高水准推进新的循环。
作为中华环境友好煤炭企业、中国环境保护示范单位和中国节能减排十大功勋企业,兖矿创建了煤泥煤矸石综合利用和高硫煤气化制甲醇两条绿色产业链。“十五”期间,节能环保年投入2.88亿元,百元工业产值能耗下降了60.17%,年节标准煤6万多吨,相当于为国家增加了4800多万元效益,实现16%的“利润率”,接近节能环保投入产出17%的世界先进水平。一年来,将金融危机的压力转化为调整优化的动力,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24个创新团队高效率运作,清理、优化、评价、停缓建30个项目,涉及投资180亿元。三大主业漂亮转身,以98项科技成果和42项重大技术突破全新构架低碳经济产业链条,产业发展由2008年末的全面防御稳步转入进攻阶段。
进攻方向任务十分明确,他们将面临的差距和风险梳理出392条,知己知彼,使后危机时期的兖矿上下充满必胜信心,加速挺进“十二五”的战略目标:销售收入过千亿,利润过百亿,建成国际化综合型企业集团。
文化实力 德美民心 和谐共创
有一个诉说久远的哲理,眼下成为世人目睹的现实:企业百年不衰的竞争实力归根结底不是技术和资本,而是人,是做事精道德为先的人。兖矿决策者明白这个道理,坚持走文化育人的道路,磨练出一支能打硬仗、讲奉献、任劳任怨的队伍。这是兖矿几十年保持青春不衰的最根本的、也是不可复制的“商业秘密”。
2008年11月18日,来自南美洲的一则消息令人振奋。由兖矿集团承揽的委内瑞拉铁路工程竣工,查韦斯总统高兴乘坐首发的中国造动车组,并以拉美反殖民统治运动领袖为名,将其命名为“玻利瓦尔号”。241.55公里铁路,1500多个日日夜夜,每一米工程、每一个暑冬,留下兖矿人数不清的感人故事。身在异国他乡,万事皆难,每当困苦难逾时,他们就升起国旗宣誓,此时有一种神圣:祖国和亲人就在身边。工人王志金的父亲去世,家人怕影响他工作没有告诉。事后他得到噩耗,悲痛地跪向家乡磕头尽孝,热泪洒在铁路工地上。
2002年以来,先后有数千名兖矿人离开金窝银窝的总部驻地,奔向西南葱岭、吕梁山脚下、太行之巅、毛乌素沙漠、准噶尔盆地和鄂尔多斯大草原,并且第一家走出国门远赴澳大利亚的猎人谷,崛起250亿吨资源的黔、陕、疆、蒙和澳洲五个产能基地,为创建国际化大集团闯出一条新路。
历数兖矿一路走来的闪光足迹,每一块里程碑背后都有一卷感人肺腑的史话。兖矿研制的新型气化炉被誉为是继美国德士古气化炉之后的第三代炉王。与美国老式的炉子相比,新型气化炉的热场效应、炭转化率、用氧量、灰渣可燃物等关键指标都高出一筹,这其中的每一项指标的诞生都历经磨难。炉体温度控制是个关键难点,炉内超温热场失控会导致耐火砖剥蚀速度过快,直接影响气化炉的寿命。世界上炉体耐火砖寿命最长周期是8000小时。为实现超越,攻关人员冒着高温用绳子把自己吊进20米深的炉膛内提取数据,调整一个数据,就连续奋战30多个昼夜,吊进吊出20多次;优化一项指标,就连续两年取得100多项攻关成果。最终使炉体寿命达到18000小时。而且以1800吨的大容量超过国外200多吨,使新型气化炉成为国内煤化工产业规模化、大型化的首选,实践证明,创建现代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更需要职工队伍文化素质的养成,在市场经济成长期的中国更是如此。魏晓波是一位年轻的物资计划员。每天早上他来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查询ERP系统待审计划。这天,他按照需求指令为一线办理一批配件订购手续。但是,他突然发现该厂产品煤安标志状态是“注销”。小魏正在纳闷时,该厂业务经理走了进来。一番解释,原来产品老标志被注销,新标志正在办理中。业务经理拍胸膛保证产品质量,无论怎么说,小魏就是那句话:没有资质证不能采购。
兖矿集团在山东首家创建了与ERP系统对接的党风廉政建设预警系统,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全过程参与38个重大项目监督,严格把关,不徇私情,使物资供应部门一年20多亿元的采购无差错,杜绝了不合格品流入生产环节。兖矿在被国际劳工组织认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之后,到目前又实现连续1360多天、产煤1.4亿吨安全生产,其中就有这个环节保障。
在奥运“祥云”圣火传递活动中,兖矿总经理王信担当了曲阜站的火炬手。这是一条穿越了五千年历史文化、独具儒家文化特色的奥运火炬传递路线。兖矿人沿着这条路线走过来,近水楼台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创造性地揉合现代化矿区的新鲜元素,构建安全文化、管理文化、廉洁文化、美德文化“四位一体”的责任文化,“创新创效”、“敬业爱岗”、 “廉洁奉献”、“公共道德”、“孝老爱亲”五大类道德模范层出不穷,职工队伍见贤思齐,精诚奉献、把握明天、开创未来的信念更坚毅,产业发展以“文化力”催生核心竞争力步履更稳健,上下同心,豪情满怀,向着建设“责任兖矿”、“百年企业”的目标,阔步前行,谱写“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有效发展、和谐发展”的更加美好的篇章。
(兖矿集团新闻中心 撰稿 罗锡亮 周燕)
企业简介
兖矿集团是山东省属国有重点企业,历经30多年开发建设,已形成煤炭、煤化工、煤电铝及机电成套装备制造“三大主业”和省内煤化工鲁南、邹城、兖州“三个园区”及外部贵州、陕西榆林、新疆、内蒙古鄂尔多斯、澳洲“五个基地”发展格局。截至2009年末,企业资产总额700亿元,在册职工9.35万人。先后获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中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特别奖,“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国企创建“四好”班子先进集体,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首批煤炭行业“AAA”级信用企业、山东省首批诚信示范企业、山东省首届省长质量奖个人贡献奖、山东省首届企业管理奖等荣誉称号。2009年8月,被中宣部列入新中国成立60 周年成就展工业企业典型,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中央媒体进行集中宣传报道。上市子公司——兖州煤业公司居“2009年度普氏全球能源企业250强”第124位,位列“2009年上市公司中联百强”第一位。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兖矿集团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责任型、创新型、和谐型”国有特大型企业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一系列“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方针政策,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利润总额25亿元,上交税金55亿元,总体形势好于预期,整体工作呈现危机之中有亮点、务实之中有创新、逆境之中有发展良好局面。2010年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同志视察兖矿集团,对兖矿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是对兖矿集团的亲切关怀、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
兖矿集团“十二五”初步规划煤炭产量1.1亿吨,煤化工产品产量1000万吨,氧化铝、铝锭及铝制品产量70万吨,销售收入过千亿,利润过百亿,建成国际化综合型企业集团。兖州煤业公司启动实施“二次创业、加快发展”战略,确立到2012年经济总量比2009年翻一番,煤炭产量7500万吨,建成“四大产业基地”,实现“四地上市”,“十二五”建成产量过亿吨、销售收入过千亿元大型跨国能化公司。实业公司加快推进内部资源整合,到2015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煤化公司规划到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利润20亿元。电铝公司力争到2015年末形成“百亿电铝”产业规模,进入山东省有色振兴规划重点扶持的三家“百亿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