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15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树起行业坐标(上)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赵晏彪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汪海就意识到国际鞋业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以耐克为代表的世界名牌加快了新产品推出速度,阿迪达斯也不断调整营销策略,来势凶猛地抢占中国市场,这预示着中国一批制鞋企业将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淘汰。

  与此同时,我国鞋业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大大加剧,南方小厂一窝风地扩资增容,总需求量相对过剩。加之原材料大涨价,各企业竞相操起“价格”这个武器,加快推出低端产品,争取更大市场份额。这种“价格战”,使国产鞋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低档鞋”的代名词,也使得行业平均利润大幅下降。这种混乱的局面必然鱼目混珠,导致一败俱伤的可怕结果,于是汪海说,作为一代鞋王,汪海向同行们呼吁道:

  “价格战,最终会被文明的社会和有理智的政府所淘汰,中国鞋业必须进攻高端产品领域,向更高的目标挺进。”汪海虽然多次借助媒体阐述自己的观点,但是当时在价格战中鏖战得精疲力竭的同行们,并没有把这种观点当一回事,而事实上,情况比汪海所料想的还要严重。

  2001年8月至2002年1月在俄罗斯发生了几次扣鞋事件。

  2003年冬罗马刮起了烧鞋风波。

  2004年尼日利亚温州鞋被列入“禁止进口商品名单”。

  同年2月俄罗斯内务部出动大量警力查抄莫斯科“艾米拉”大市场的温州鞋,损失约3000万美元。

  最为轰动的是2004年9月发生在西班牙的火烧温州鞋事件。9月17日,在西班牙东部小城埃尔切的中国鞋城,大约有400名不明身份的西班牙人聚集街头,烧毁了一辆载有温州鞋集装箱的卡车和一个温州鞋商的仓库,造成约800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然而,埃尔切的大火虽然熄灭了,事情却远远没有结束。人们心中充满了疑惑:为什么又是温州鞋?人们不禁想问,近几年来在国际市场上攻城拔寨又屡陷困境的温州鞋究竟怎么了?

  究竟怎么了?正如汪海几年前所预言的,中国的低档鞋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当地的生产和消费,必然遭到民众和政府的抵抗。

  (下期刊登“树起行业坐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