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经亲戚介绍,许昌县灵井镇的农民、34岁的姚国强与修脚结缘,从此家境贫寒的他便踏入了这个行业。学成之后,他先后辗转平顶山、扶沟等地开店,虽几经波折,但再也没有回过头。而在姚国强背后,比其大一岁的善良妻子贠红则一直默默地支持着他,并最终选择了加入丈夫奋斗的征程。
洗、修、片、剥、挖、捏……一连串的动作,夫妻二人得心应手,配合默契。为别人解除脚下之苦,靠自己的勤劳双手合法致富,怀揣责任和梦想脚踏实地打拼,顶着社会的偏见和巨大压力,夫妻二人一步步向前乐观地走着。
夫妻同行
既当老板又当员工
“来啦,坐吧!”市区八一路与劳动路交叉口附近,回头客小金推门而入,店主姚国强热情地打着招呼。小金乐呵呵地回应后,一屁股坐在沙发上,顺手拿起电视遥控器开始选台,好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放松。店铺很小(其实是客厅),约12平方米大小,一次不过容纳四五名客人。设施也很简单,3个沙发、1张按摩床、1台电视及简单家具而已,但夫妻两人却布置得很合理。
妻子贠红很快从里屋捧出一木桶热水,丈夫则在酒精灯上对修脚刀具进行烘烤,随后逐个用酒精棉蘸酒精擦拭消毒。待小金脚泡得差不多时,姚国强则搬来两个马扎,一个自己坐,一个放修脚刀具。只见他双目凝视,一只手扶稳小金的脚,一只手拿着修脚刀工作:先用片刀刮去其脚底部的老膙子,然后再用清刀除去其脚指头周围的死皮。姚国强那一丝不苟的认真劲儿,活像一个脚部雕塑师。不多时,姚国强的额头便渗出细密的汗珠。之后,他用手挨个儿检查脚趾,并抹上药膏,细细地揉搓。
“疼不?”用按摩棒进行足底按摩时,姚国强轻声问小金。“还可以。”足疗整个过程持续近50分钟。由于有事,小金没有选择继续按摩,随后离去。但没过几分钟,他又回来,不好意思地呵呵一笑:“忘记划卡(小金办的是100元12次的卡,每来一次就划掉一次)了!”“没事,下次再划也行!”姚国强笑着说。
与修脚结缘
为谋生辗转各地
起初,姚国强并不怎么喜欢这个工作,认为修脚是“下等人”干的事情,面子上过不去。但生活的压力和想改变一下命运的想法,让其放下了所谓的尊严。在老家的妻子也鼓励他:“靠劳动挣钱不丢人!”为了谋生,姚国强硬着头皮,开始了修脚的职业生涯。
他从亲戚那里学会了数十种足病诊治的秘诀。由于刻苦钻研再加上用心,姚国强学得很快。很快,洗、修、足疗、按摩等业务,他便得心应手了。2003年8月,他的第一家修脚店在平顶山开业了。店铺很小,只有10多平方米。干了5年后,他积累了创业道路上的第一桶金。随后,他转战扶沟县开了新店。为支持丈夫,妻子也特地从老家赶来,加入了丈夫创业的征途!
“儿子后来考入了许昌县一高,我想着还是回来干吧!”2009年9月,姚国强在市区八一路租下了一临街房——两室一厅的房子。约12平方米的客厅成了夫妻二人的工作场所。和气生财,靠着过硬的手艺和热情的服务,夫妻俩很快赢得了周围人的信赖。回头客成了免费的“活广告”。
诚信:做事先做人,才能走得稳健
为避免顾客交叉感染,夫妻俩会对修脚刀具及毛巾进行仔细消毒。为及时通知顾客换药又顾全其隐私,夫妻俩只记其姓氏和联系方式。附近一位老大娘感叹道:“老远见我来,他们就过来搀扶我,有时还把我送到马路对面!”
在为顾客进行足疗的同时,夫妇俩还不忘传播一些养生知识。“只要捏一捏客户的脚,就知道他有什么毛病,然后对症下药,通过按摩脚部穴位让客人恢复健康。”今年43岁的贠红,乐观向上,快人快语。她告诉记者,通过长期的实践,如今她对如何洗脚、修脚、按摩应付自如,而且对中医治疗也非常感兴趣。“疼则不通,通则不疼!”贠红说,脚是人的第二心脏,有60多个穴位,每个穴位都有对应的脏器反射区。观察足疗时顾客的第一反应,她就能初步断定其相应脏器的功能好坏,然后因人而异给其介绍一些养生知识。
夫妻俩靠熟练的手法、热情的服务、耐心的讲解,赢得了很多回头客。有顾客甚至为其“一条龙”服务的10元钱价格而“叫不平”,建议其涨价。但夫妻俩觉得,他们面向的就是普通大众,顾客得到足够多的实惠才是生存之本。不管是男女老少,也不论其脚板是干净的还是有脚臭的,只要走进店内,都会受到店主的热情招待。
“姑且不说他们的收入如何,就他们这种敬业、乐观、友善的精神,就值得很多人敬佩!”一名回头客说起夫妻俩感叹不已。
(摘自《许昌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