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11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花旗银行:从未退出私人银行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 潇

  

  在近日举行的2010年花旗财富论坛上,花旗银行执行副行长、消费金融业务和信用卡业务总裁石安楠称,在澄清花旗银行从未退出过私人银行领域的同时,他更透露,近期花旗在私人银行领域还将会有“惊喜”带给市场。

  

  私人银行将有惊喜

  

  对于花旗将退出私人银行领域的传闻,石安楠近日高调予以否认,而这也是花旗方面第一次正面回应这一传闻。“事实上,我们一直在努力提高私人银行的运作效率,进行一些中后台的资源整合工作。目前,在上海和北京的整合已经做得比较好了,但相对而言,在广州的私人银行业务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但他也坦言,在现在的监管条件下,外资银行在中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着很大挑战性,因为外资银行目前不能把全部产品线都引入这一领域,“例如,客户想买国内的基金,外资行就不能做。”

  但石安楠认为,花旗在私人银行领域也具有自己的优势。“除了日常银行业务、海外投资业务外,由于我们的私人银行客户很多是企业主,而花旗对于个人财产与企业财产之间如何产生协同效应等方面也具有很多的经验。”对于下一步的发展计划,石安楠更故作神秘地表示,未来几个月将有惊喜带给市场。

  

  抢食个人消费贷款

  

  今年以来,国家信贷政策明显收紧,包括房贷、消费贷款等在内的个人贷款业务都受到了影响。尤其是个人消费类贷款,国内银行对此业务表现谨慎,基本上都需要进行抵押。相比之下,外资银行则通过各类无抵押产品抢食个人消费贷款的蛋糕。

  “2008年,我们推出了自己的个人物抵押贷款产品‘幸福时贷’,首先是在上海推出,积累了很多经验,去年底又在北京市场推出。”石安楠坦言,虽然有计划继续推广“幸福时贷”,但由于此类产品无抵押担保、风险较高,因此银行在相关业务上比较审慎。

  针对个人客户,石安楠也透露,从去年开始,花旗首家实现了花旗持卡客户在ATM上面取现和查询的免费服务,并且在花旗网上银行进行人民币境内转账,也实现全免费。“这项目推出之后客户反响非常热烈,所以在2010年,我们也会把全免费项目继续推广下去。”

  

  农村业务优于预期

  

  根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数据,目前国内村镇银行约为110家,而其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身影。相比汇丰、渣打等直接开设村镇银行的方式,花旗选择了贷款公司的模式,主要为城乡居民、个体工商户和微型企业提供包括抵押及无抵押贷款在内的多种贷款方式。数据显示,花旗已经在湖北和大连拥有3家网点。

  作为花旗中国业务拓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石安楠评价称,目前花旗在农村金融业务的发展非常令人满意。“这些农村信贷公司的运作表现远远好于预期,而其商业运作模式也证明是成功的,是可以持续盈利的。”而他更表示,只要监管层面许可,花旗将继续扩展农村金融服务的网点。